人工智能+教育: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新契机

2019-10-08 04:03龙献忠戴安妮
大学教育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人工智能大数据

龙献忠 戴安妮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展现出个性化、智能化、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也被应用于高校人才培养。然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长期存在着机械化、形式化以及人才评价和反馈机制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在“人工智能+教育”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學过程与人工智能技术应深度融合,通过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提高认识水平,用好人工智能助力学生教育幸福感的获取,这必将有利于在解放教学和学习生产力、搭建师生沟通新平台、建设智慧校园等方面助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刻变革,最终提升我国人才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改革;智慧校园;“互联网+”;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9)04-0107-07

收稿日期:2019-01-23

作者简介:龙献忠(1968-),男,湖南芷江人,教育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院长,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戴安妮,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长沙,410082。

人工智能时代已悄然而至,诸如语音输入及人脸识别等各类应用技术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已在多个领域快速发展运用,如交通、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健康、教育、低资源社区、公共安全、工作和就业、娱乐”[1]。这些领域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轨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无论是当前,还是在未来,人工智能都将长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等教育领域亦是如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人才培养质量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内在需求一致,人工智能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变革起到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教育领域学科门类逐步增多,师生队伍逐渐壮大,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改革面临一些新瓶颈。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融入高校建设和发展,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是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人工智能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然特征

当前,人工智能已融入我们生产和生活的细枝末节当中,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作用到对于人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都极为重要的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方式,给传统的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代教育技术的五大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愈来愈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2]。显而易见,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将有效弥补传统教育中的一些缺失和不足,促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进而推动人才培养向契合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需求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人工智能之所以能迎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是源于其独有的四大显著特征:

其一,个性化。人工智能程序可以基于学习者的个人信息、认知特征、学习记录、位置信息、媒体社交信息等数据库,构建学习者模型,并随着不断扩大更新的数据集中调整优化模型参数,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资源、学习路径、学习服务的推送[3]。例如,由清华大学研发的智能学习助手“小木”,已在学堂在线175门课程上部署,服务学习者近万人次,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学习者答疑解惑,与学习者进行主动交互,还能细心地根据学习者的喜好,为其推荐一些课程和论文。同时,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呈现出客观化、量化等趋势,智能化的教育服务将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场景、角色以及学习特点等,实时调整自身以最终迎合教学需求。其所具备的大数据库以及云计算能力不仅能够实时针对用户情况进行分析,还能不断调整优化,匹配适合学习者的方案,进而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服务水平。这一特性也将有助于学习者在应用人工智能时,依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学有所获。

其二,智能化。传统教育领域,知识的获取和贮备完全依赖于书本、教育工作者对知识的领悟以及长期从事研究得出的经验,其贮备时间受到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使得其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储蓄,并且,人工智能可以实现长期记忆、永久记忆。这就使得人工智能可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成长体系,甚至可以借助于愈加完善的算法模型,进行推理运算。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还能够理解周围的教学环境,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做出适时、恰当的反应,能依据用户的特征和不同需求,能够“聪明的”动态化调节[4]。因此不难预见,在未来,智能化的教育教学工具使得“教”与“学”变得更加高效。

其三,即时性。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之于传统教育,不再受限于过去的“三尺讲台”,而是可以实现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泛在学习和终生学习。学习者能够不受时间和场地的束缚,可以无时不刻享受到智能化的学习资源。这将极大程度地减少天气、场域等外在因素对学习者学习效率的影响,进而确保学习者能够享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其四,开放性。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撑下的人工智能能够快速构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库,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传播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科学专业的评价体系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创建在线教育和移动学习,不仅可以节约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实时掌握国情国需,培养出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契合的高素质人才,更可以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培养出满足国际化需求的现代化人才。

二、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然不足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解释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这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5]。要推动改革的进行,首先要洞悉高校人才培养现存的不足之处,并适时、适当调整,以求与当前社会发展的理念和需求接轨,这也是“人工智能+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推动人才培养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具言之,当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以下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机械化

人才培养应当始终立足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需要。“有用的人”“和谐的人”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想象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与认知迁移能力,这些品质的培养与塑造应该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6]。然而,大规模扩大招生以来,受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不够清晰、培养方法较为陈旧、缺乏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负面影响,大学毕业生常常出现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和探究能力的现实情况,以至于导致严重的教育同质化的问题。通俗地讲,这一群体如同工厂批量生产的零部件,精美却缺乏特点和新意。进入社会后,他们在岗位应聘中显现出缺乏竞争优势,往往只能适应机械性较强和重复程度较高的工作的特点。而高校人才培养缺乏“求变”意识是致使高校人才培养机械化和同质化的重要诱因。由于学制单一,培养途径相似,缺乏技术支持,且多为大课堂教学,学生鲜少有亲身实践和相互分享交流的机会,致使他们逐渐丧失探究钻研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这既与新时代高校人才素质多元化的需求相背离,也与国家和社会要求人才既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相背离。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形式化

随着人类迈入与机器共同学习的时代,信息化和智能化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便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加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出现人才缺口,对于高新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日趋攀升,但这一需求的攀升使得高校人才培养的另一大问题——创新型人才培养形式化开始显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创造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曾指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创造性未得到发挥[7]。我国高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知识获取式的培养模式:教师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扮演知识获取者的角色[8]。学生被迫长期接受灌输式的知识传授,因此也难以形成敢于直面权威、与之平等对话的学习态度。正因为如此,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探究性思维的培养往往被敷衍化和形式化地一笔带过,自然导致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寸步难行。长久以来,高校人才培养有其固有的、所要遵循的规律和原则,传统的学科划分以及知识结构输入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其传统一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方面保障了人才培养的秩序,但另一方面却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和体系遭到桎梏,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的真切关注和有效培养,使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流于形式。

(三)人才评价和反馈机制缺乏科学性

人才培养的过程固然重要,但依照一定标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过程和结果作出公正的評价,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反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推行教育民主化的过程,从中可以了解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师生群体未来的内在需求。董泽芳认为,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评估和反馈机制在评价的目的上,存在重鉴别、选拔与淘汰,轻反馈、矫正与调控等问题[9]。可见,单纯刻板的评价机制是远远不够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标准也需要及时针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只有依靠合理的人才评估手段、科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良性的建议提出等,促使评价与反馈过程环环相扣,才能最终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由关注教育目标转向关注学生本身,将“爱”带入教育中,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从而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高幸福感的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以上都是人才评价和反馈机制所需要着重关注的维度和进一步调整的方向,也是现今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之所以缺乏科学性所忽视的要点。

三、人工智能时代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省思

不论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推动社会转型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工智能+教育”时代背景下更是如此。创新和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明确智能化时代和传统时期对专业发展、学习机制、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提出的不同要求,需要结合现代化教育内涵探索学习者的新需求,并提出合理对策。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与教育过程相融合,产生1+1﹥2的效果[10]。须及时通过内省和反思发现并解决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凸显出的问题和矛盾,并合理利用智能化时代的发展契机,寻求超越,才能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这一理念更全面地融入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中。

(一)人才培养应注重求“长”求“精”

朱永新曾在“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大型公益论坛上表述“未来学习中心”将有的基本特征:从学习中心的内在本质来说,它会走向个性化;从学习中心的内容来说,它会走向定制化;从学习中心的评价来说,它会走向过程化。从学习中心的目标来说,它会走向幸福化[11]。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普及化将深刻影响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在这一进程中,高校对于学生能力的个性化培养、学生学业的过程性评价和学生学习幸福感指数的重视程度都在逐步提升,这些指标的高低从本质上来说都反映了个性化内在需求的满足程度。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的“面向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便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12]。换言之,高校若能抓住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机遇,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关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其特长发挥创造空间,这无疑将会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传统人才培养的观念中,总是一味地追求让学生沉浸于理论学习,培养的人才虽是学科理论知识丰富,但在观察力和行动力等能力方面尚存缺陷,并且他们较少花费时间、精力关注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所学常常是泛而不精、全而不专,导致在面临择业时缺乏就业竞争力,难以寻觅到与之匹配或是心怡的工作岗位。而“人工智能+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则注重求“长”求“精”,对学习主体更为人性化关注。此理念将为高校人才培养所应用到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改革契机,从而回归“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育人初心。这将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挥所长、展现其独有的特质。此类学生,无论是在校期间,或是迈入社会后,都将更有可能成为将自身价值最大化、满足个体内在需求、成就社会价值的专业人才。高校人才培养应当正确认识到,求“长”和求“精”意味着的并不是教育目标舍弃与教育资源浪费,其实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发现自身、实现自身价值。在人工智能大发展的趋势下,人才培养实践中只有坚持人工智能与求“长”求“精”教育相融合,才能推动人才培养向更符合时代所需的趋向革新。

(二)人工智能技术和教学实践需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将会逐步融入到高校人才组织和管理实践中,形成“人工智能+教育”的新路径。传统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中,仅凭教师个体注意力和观察力很难解决的一些窘境,如班级人数过多、教师群体时间精力有限、学生发展程度各异等,使得教师无法真正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成长和困惑。但这些窘境,在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下能够轻而易举地被攻克。在不久的未来,以大数据形式保存下来的学生信息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的数字化大门。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教学实践中形成并记录在云端的各项数据,不仅在有效时间内被数字化,并且建立了数据间的紧密关联,系统化地形成了数据管理和应用模型。这些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的成果将为教学实践指导引路,促使高校人才培养在目标设定、内容设计和方法选用更为贴近个性化需求的理想高度。

随着数据源的拓宽和知识量爆炸式增长,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日趋弱化。教师群体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主动转变自身角色,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主动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需求,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资源提供者和伙伴。这一转变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和教学实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推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三)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提高认识水平

2017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发展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13]。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发展智能教育和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也应认识到,要自如地运用人工智能收集教學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并进行反馈、分析学习者的现有学习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我们还需要大力深化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是推动人工智能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现“人工智能+教育”模式的前提。由于现有能够有效掌握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缺口大,多所高校已经宣布计划申报AI专业,而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高校则纷纷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一批高校相继作出的努力促进了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立和逐步完善,这将推动教师和学生群体深入认识人工智能,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深入融合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当中,最终形成“人工智能+教育”模式。

(四)人工智能助力学生获得教育幸福感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才培养的成本大幅降低,但我们仍然需要辩证认识人工智能的优势与劣势。在未来,线上教学或将成为教育的主流模式。随着网络公开课的发展与完善,不同领域的教育者纷纷加入到网络课堂的录制中,线上教学意味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场地、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相较于人类史上的任何时代而言,新型人工智能工具大众化和普及化使得教育不再只是经验主义,模拟操作与逻辑推演使得人才培养本身变得更具实践意义。然而,“人工智能+教育”并非完美无瑕,尽管人工智能给学习者创造了自主选择、反复思考、在实践中学习的条件,但由于当前技术的限制,在短期内对人工智能的运用仍未跳出灌输式和程序化的教育模式。另外,对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人类模糊和丧失最本质的情感以及忽视教育对于幸福感的获取这一重要目的。教育的发展是人类谋求福祉的过程[14]。人才的培养应是顺应时代不断变化和革新的,但在抓住这些“变”因子的同时,更应把握育人的重点,切实把握住那些“不变”的、属于人才培养本质的因子,也就是育人最终是要帮助学生在教育中获取幸福感。

学习者从教育中获取幸福感,可借助以下三种手段:其一,通识教育是人成就幸福灵魂的必由之路[14]。结合通识教育培养人才的道德素养、思维能力和价值观,提倡注重学生人性发展的“全人教育”。其二,尽管人工智能在运算推演上具备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过度依赖于概率判断事物的演变不利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高校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教育的同时,也必须保证学生充分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其三,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通过面对面给学生传授知识所形成的情感交互和关联,是作为技术手段的人工智能始终无法替代的。高校人才培养应认识到,传统课堂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是相互渗透、协作共存、相辅相成的,而不是消逝与取代的关系。通过合理运用以上三种手段,激发教师和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在认识到“人工智能+教育”这一理念模式优势的同时,也能够及时省思其不足,不忘人才培养的本质是让人能够从中获取教育幸福感,能更好地适应智能化时代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四、人工智能助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刻变革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新时代赋予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15]。近年来,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最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2.0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和融合,高校人才培养也受此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大发展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供了许多新思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大幅度革新,甚至可能被新模式完全取代。由此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高校人才培养将全面进入“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时代。从高等教育回应社会时代变革的历史逻辑看,立足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为“支点”,以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的革新或重组为逻辑起点,是高等教育的应然理路和实然选择[16]。人工智能将助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变革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教学生产力和学习生产力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完成低效而简单的工作,例如教师的重复教学、出题出卷、批作业阅卷和学生的枯燥计算、重复记忆、机械实验等。这些令高校人才培养暴露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难以深入地学习理论知识,多数时候难以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更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更别说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工作重复率高,创新时间少,教师知识体系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致使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教师和学生群体知识能力不能够适应时代需求;三是教师每日教学任务繁重,易引起职业倦怠感。而人工智能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高效率从事一些简单重复且机械性较高的工作,解放出人类的时间和精力。具体来说,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人工智能以最低能耗完成一系列高重复率活动,例如初级计算、实验筹备、简单评价活动,自动生成量表和数据供师生使用,减少他们在这类活动上消耗的时间。在智能化时代,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原本被人类视为“技术活”的某些实验活动、信息搜集活动和计算活动不再显得那般困难和神秘,其复杂程度显著降低。当大量繁杂且机械的工作被人工智能轻易完成时,教学生产力和学习生产力能够极大程度地得到解放,教学创造力和学习创造力也将被空前激发。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世界和人类本身,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造性活动。解放学习生产力,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度学习,从枯燥的,重复性、机械性高的学习和记忆活动中解放出来,发掘自身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这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满足自身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学生产力的解放,则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搭建師生沟通新平台

社会学家齐美尔曾指出:“社会是通过人们的互动而产生的,各种人际互动形式是构成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材料,社会就是社会上个人互动的总和。”[17]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推动师生互动、建立师生关联、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个性了解和关注,搭建师生良好的沟通平台进一步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软件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以及实时学情监测和分析,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个性特点等数据全方位的掌控,并据此将特征相似、程度相近、能力相仿的学生群体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所擅长或薄弱的部分,进而提出改进建议,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避免班级同质化与低效率教学。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撑下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深刻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同时因为新的人机共生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为紧密和融洽。在智能化学习环境中,教师的参与必不可少,人机协同将是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突出特征[3]。这也意味着在智能化学习背景下,教师只有足够理解“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和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充分了解学生个体情况和个性化需求,有效利用智能化分析、评价手段,才能搭建与学生之间更为优质的沟通平台。

(三)建设智慧校园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三全”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即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15]。数据采集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硬件、软件的保障[18]。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门延伸人的智能的技术科学,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严密逻辑支持。通过一批应运而生的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量化学生学习数据、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将有助于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具体而言,建设智慧校园主要包括三个途径:其一,建立智慧化数据采集和反馈系统,利用智能机器人进行教情和学情的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和建议反馈;其二,建立智慧化的教学和实验设施。例如,建立模拟实验室模拟实验数据和预测结果,或是设立智能安全预警系统,以保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其三,设立智能机器人助教或是教师,连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环境,令泛在学习会逐渐成为基本形态[19]。高等教育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的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化教育、包容的教育、公平的教育与终身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顺应时代潮流,建立智慧化和谐校园,也是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经之路。建设人工智能智慧校园,有利于收集、监督和使用校园大数据,将数据信息加工处理,服务于师生群体和作用于校园建设。同时,经过经年累月的数据累积和存储,加上合理使用分析工具,能够促进智慧校园形成自我完善的成长体系,从而使得教育更成熟的阶段迈进。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同样能将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习者本身,帮助其合理改进学习习惯,调整学习状态,为更高效、便捷地探索新知识提供了现实路径。通过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将极大地减轻学校在校园管理上的负担,增强学校的个性化服务水平,提升学生校园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和幸福感,为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支持[20]。

五、结语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改革要与时俱进,必须一直处于进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有机融合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新动力。高校应清醒认识并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明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人工智能+教育”理念指导下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推动课程设置、知识体系、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以及人才组织和管理策略改革。我们应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教育”大发展所带来的新思路,选取合理路径推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有效推动高校发展,提升我国人才素质,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有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走上深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Stanford Universi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ife in 2030: Report of The 2015 Study Panel[EB/OL].[2018-08-20].https://ai100.stan-ford.edu/sites/default/files/ai_100_report_0831fnl.pdf.

[2] 刘界,黄冠,王冰洁.关于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弥补当前教育缺陷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03):50-51.

[3] 梁迎丽,刘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8(03):24-30.

[4] 吴永和,刘博文,马晓玲.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7(05):27-39.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文件和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3-94.

[6] 余小波,张欢欢.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9(01):75-81.

[7] Guilford J.P.Cognitive Styles:What Are They?[J].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980(40):715-735.

[8] 路麗娜.“创新教学”理念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大学教育科学,2016(02):74-77.

[9]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03):30-36.

[10] 张坤颖,张家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研究中的新区、误区、盲区与禁区[J].远程教育杂志,2017(05):54-63.

[11] 朱永新,徐子望,鲁白,等.“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4):15-30.

[12] 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6-09) [2019-02-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2/23/c_1124154392.htm.

[1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22):7-21.

[14] 欧阳鹏,胡弼成.教育是通往幸福的阶梯——兼论“教育无用”的真相、原因及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8(04):38-4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132.

[16] 赵智兴,段鑫星.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依据、困境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2):213-219.

[17] [德]盖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5.

[18] 吴刚,陈桂香.高校大数据治理运行机制:功能、问题及完善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8(06):34-38+66.

[19] 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01):16-28.

[20] 钟登华.智能教育引领未来:中国的认识与行动——在2019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的讲话[EB/OL].中国教育在线.(2019-06-19)[2019-05-16]. http://www.eol.cn/news/yaowen/201905/t20190516_1659070.shtml.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人工智能大数据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下一幕,人工智能!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