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育

2019-10-08 07:47邱云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育儿家园外婆

邱云芳

摘 要:“对话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被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我们尝试在主动对话、有效对话、多层对话的过程中,转变家长教育观念,解决家长育儿困惑,提升家长育儿水平。

关键词:对话教育; 家园同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1-116-001

“对话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被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我们尝试运用“对话教育”,实现家园有效互动,力求在主动、平等、开放、智慧、有效的“对话”过程中,转变家长教育观念,解决家长育儿困惑,提升家长育儿水平。

一、理清主客体关系,主动对话,转变个别家长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对话”教师是主导,幼儿园要主动创造“对话”机会,同时又要改变教师权威的传统现象,进行平等、自由而开放的“对话”。比如遇到单亲家庭不允许另一方来园观看孩子时,我们便主动沟通,抛开家庭成员之间复杂的关系和事件,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一共同目标入手,从孩子健康心理生理角度进行剖析,快速找到共同话题,有效解决问题。

二、讲究智慧策略,有效对话,解决部分家庭的育儿困惑

据数据分析:90%以上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困惑,因此我们从解决家长困惑入手,不断提高家长教育智慧。

1.做忠实的听众,在倾听中了解家长需求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为了能及时了解家长教育困惑,我们在班级群、幼儿网站都开设了《育儿困惑大家谈》栏目,认真倾听家长朋友的教育需求,找到家长育儿经验的最近发展区。

2.做真诚的朋友,在对话中寻求教育策略

认真梳理家长的教育困惑,通过园本沙龙、阅读分享、班级群聊等方式,围绕话题自由发言,探讨研究,深度对话,寻求最佳教育策略,创造性地解决家长育儿的实际问题。

(1)为经常哭闹的妈妈支招。中班漫漫近期来园总是哭闹,不肯来园。我们认真分析原因:漫漫家有个能干的奶奶,退休后一直照顾漫漫,前阶段漫漫生病了,在家休养后,就产生了依恋强势奶奶的情感,不愿上幼儿园了。找到原因后,我们就商量对策,打电话告诉漫漫妈妈,全家统一口径:漫漫长大上中班了,奶奶找到了新工作,奶奶送完漫漫后就去上班。这招真灵,聪明的漫漫从此高高兴兴上园了。

(2)为活泼好动的幼儿谋策。中班华华,父母离异,跟随妈妈与外公外婆居住,妈妈下班后喜欢玩电脑,外公下班后很早休息,外婆经常让孩子写字,华华在家不听话,经常发脾气。

策略一:运用心理学,释放多余精力

建议外婆带孙子到小区里打球,跑步,送孩子去学跆拳道。过了不久,外婆说:“华华每天打球、跑步,累得满头大汗,回到家很早就入睡了,脾气也有了好转。”

策略二:以退为进,避免冲突弄僵

当孩子不接受家长建议时,家长可以采取迂回策略。例如离园时,外婆让孩子穿一件外套,而孩子不要,如果两人各不相让,便会僵持。这时,外婆可以对孩子说:“那我们把衣服围在腰上,好吗?”走到半路,当孩子感受到冷的时候再帮孩子穿上衣服。

策略三:走出家庭,体验亲子乐趣

建议华华妈妈多陪孩子一同游戏,带孩子去邻居家串门、公园游玩、影院看电影、书店买书等,让孩子体验亲子乐趣。

(3)为双亲缺失的家庭献爱。她叫琳煜, 在她读小班的那年,父母不幸意外死亡,留下年迈的爷爷和这个4岁的孩子。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决定:将爱进行到底。

当师生捐献的一万五千多元钱交到了爷爷手中,并告知给予学费减免时,年过花甲的爷爷愣愣的站在原地,双眼流出了感动的泪滴,嘴中不停的说着“谢谢!谢谢!”。全体老师开始一周一轮的“爱心妈妈接力棒”,为其讲故事、梳头,买生活、学习用品等,给予她一份妈妈般的呵护。老师精心挑选绘本,买好简易图书架,来到了孩子家,布置图书角,让孩子从小与书做伴,在童话故事中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明天。

三、探索方式途径,多层对话,满足全园家长的育儿需求

对于全体家长一些共同的話题,我们便通过阅读、讲座、沙龙等活动,让家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与书本、专家、名师的沟通互动中,普及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育儿水平,使家园对话成为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过程。

1.与书本的对话——汲取理论知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育大师的经典名著永远是我们景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因此,每学期我们都会推荐家长阅读一本好书,例如《叶圣陶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爱的三部曲》,瑞吉欧《孩子的一百种语言》等。

2.与专家的对话——站上领域高度

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家长育儿困惑中有些涉及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内容,比如如何改变幼儿多动症?怎样选择适合幼儿的图书并进行指导?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则邀请相应心理学专家、幼儿文学作家、主任医生来园讲座,让家长在与专家的对话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习得专业技能。

3.与名师的对话——学习教育艺术

对于教育方面的热点话题,幼儿园则邀请名师来园与家长对话,比如召开新生家长会时,普及“如何帮助小孩快速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知识;针对困惑“入小学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邀请小学校长来园讲座;邀请特级教师来园作关于“怎样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家长朋友在与名师的对话中理解教育的真谛。

4.与家长的对话——共享育儿经验

家长之间的对话是最平等、亲切的,班级沙龙可以让家长在分享交流中共同提高。比如有一位家长,她在外资企业工作,平时她会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到外国员工家中生活,参加一些聚会,让孩子学会与外国人交往的一些西方礼仪和文明。我们就邀请她来介绍经验,让全班家长学会了一些有效的交往语言和方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对话教育”使教师由“主宰者”转为“平等中的首席”,最佳的效果,是在“对话教育中”教师和家长产生“共振”运动,在对话过程中产生智慧火花,让教师和家长共同收获喜悦,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家园合作需要把握“和谐”的音符》,早期教育(教师),2013(3)

[2]《家园共育 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北京家园教育共育中心网站

[3]刘华初.《对话,解释和解释者》,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2)

猜你喜欢
育儿家园外婆
破耳兔
唠叨的外婆
梦中家园
外婆的钱
外婆回来了
温馨家园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