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中维生素C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2019-10-09 10:45黄小蓉王柯然
关键词:抗坏血酸蒸馏水草酸

唐 功,杨 肖,黄小蓉,王柯然,朱 欣

(阿坝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 汶川 623002)

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又称为奇异果、猴仔梨等.其外观形态一般为椭圆状,成熟的猕猴桃成红褐色,表皮被覆有浓密的绒毛.其内部是呈亮绿色的果肉,中间有一排黑色的种子,可以食用,其口感酸甜、鲜嫩,且营养丰富[1].猕猴桃中富含的维生素C是柠檬的2倍,苹果的40倍左右[2].维生素C有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凝血的作用,能促使血脂下降,增加人体应对感染的抵抗力[3].因此,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提取研究对猕猴桃的营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有很多研究和测量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如:2,6-二氰靛酚法、碘量法[4]、铅硫化氢法、2,4-二硝基肼法[5]和荧光光度法[6].但上述方法一般存在样品需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受干扰因素强、需较长的时间等问题.本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7]间接测量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获得较好的效果.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在不同提取剂、盐酸的用量、温度的影响下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变化规律,以此为猕猴桃中维生素C有效提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三江镇猕猴桃,市售.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00μg/mL):准确称取10mg抗坏血酸于烧杯中,加入2mL10%的盐酸,溶解后转入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10%(m/V)的盐酸溶液;2%(m/V)的草酸;5%(m/V)的三氯乙酸.

1mol/L的NaOH溶液.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HH-S2型水浴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医疗仪器厂.

1.2 实验方法

1.2.1 猕猴桃汁的制备流程

猕猴桃→挑选→清洗→沥干→切碎→打浆→过滤→猕猴桃汁.

1.2.2 样品的处理

将猕猴桃用清水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称取样品于榨汁机中,打磨成浆液后,加入提取剂.将其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充分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将滤液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盐酸含量下进行单一变量处理后,待用.

1.2.3 标准曲线的制作[8]

分别准确移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mL)0.1、0.2、0.3、0.4、0.5、0.6、0.8、1.0mL于试管中,再分别往试管中加入蒸馏水(mL)9.9、9.8、9.7、9.6、9.5、9.4、9.2、9.0mL.则抗坏血酸溶液浓度为(μg/mL):1.0、2.0、3.0、4.0、5.0、6.0、8.0、10.0μg/mL.分别转移到石英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n=243nm处[9]测量其吸光度.以抗坏血酸浓度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以蒸馏水作空白对照,作标准曲线.研究采用的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光波长范围为195~375nm,其光源为氘灯,使用时环境温度控制在15~30℃,环境湿度控制在60%以下.

1.2.4 提取剂的选择[10]

将处理好的猕猴桃,准确称取三份(均50g)于烧杯中,再放入榨汁机中粉碎,往三份中分别加入2mL 2%的草酸,5%的三氯乙酸,2%的草酸+10%的盐酸作提取剂.将捣碎后的浆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处,摇匀后过滤,取滤液测定.取三支试管,均加入0.4mL 10%的盐酸,分别加入0.2mL不同提取剂提取的样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mL后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43nm处[9]测定其吸光度.

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提取剂提取的样液0.2mL、2mL蒸馏水和0.8mL 1mol/L的NaOH溶液,混匀,15min后加入0.8mL 10%的盐酸,混匀,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得到碱处理样液.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43nm处[9]测定其吸光度.

1.2.5 温度对猕猴桃中维生素C提取的影响[11-12]

将猕猴桃洗净、去皮、切碎,准确称取猕猴桃5份,每份30g,各加入2mL 2%的草酸后,按前面1.2.2对样品进行处理.得到滤液后,每份均准确移取10mL于新的5支试管中,分别置于15℃、25℃、35℃、45℃、55℃的水浴锅中,加热20min.按照1.2.4中的方式对样品和待测碱处理液进行吸光度的测定,以此得出不同温度下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变化规律.

1.2.6 盐酸的量对猕猴桃中维生素C提取的影响

将洗净、去皮、切碎的猕猴桃,准确称取5份,每份30g.分别加入10%的盐酸(mL)0.5、1.0、1.5、2.0、3.0mL,按前面1.2.2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处理.再按照1.2.4中的方式对样品和待测碱处理液进行吸光度的测定.

1.2.7 计算公式

由待测样品和待测碱处理样液的吸光度之差,来查取标准抗坏血酸曲线,即可得到抗坏血酸溶液的浓度(维生素C的含量),从而计算出猕猴桃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mg/100g)=200*C/m*V.其中m为样品质量(g);C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到的维生素C的含量(μg/mL);V为测试时所吸取的提取液的体积(mL)[5].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抗坏血酸曲线的绘制

根据1.2.3的制作方法,得出抗坏血酸的标准曲线,见图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0814x+0.0064,R2=0.9995.

图1 标准抗坏血酸曲线

2.2 提取剂的选择

根据测量,得出样品及待测碱液的吸光度,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提取剂提取的样品吸光度及待测碱液吸光度

从图2可知,用2%的草酸作提取剂效果最好,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71.40mg/100g.用2%的草酸+10%的盐酸作提取剂时效果较差.

图2 不同提取剂对维生素C提取影响

2.3 温度对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提取影响

根据研究,得出不同温度下样品及待测碱液的吸光度.见表2.

从图3可以看出,当提取温度由15 ℃增加到25℃时,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提取率迅速上升并达到最大值.当提取温度由25℃上升到55℃时,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提取率下降.原因是提取温度过高时,维生素C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含量减少,提取率下降[13].所以25℃条件有利于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提取.

表2 不同温度下提取的样品吸光度及待测碱液吸光度

图3 不同温度对维生素C提取的影响

2.4 盐酸的用量对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提取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盐酸的用量下样品及待测碱液的吸光度.

表3 不同盐酸的用量下提取的样品吸光度及待测碱液吸光度

不同盐酸用量下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变化规律见图4.由图4可知,当加入盐酸1.5mL时,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的维生素C含量为78.73mg/100g.

图4 不同酸度对维生素C提取的影响

3 结果

研究表明,在2%的草酸作提取剂,温度为25℃时,盐酸的用量为1.5mL时,提取效果最好.此研究测量方法及提取方法简单,实验效果好,适用于研究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提取,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

猜你喜欢
抗坏血酸蒸馏水草酸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同时测定小麦粉中L-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
热压式蒸馏水机和多效蒸馏水机制备注射用水的质量比较
从慢性肾脏病综合诊疗的角度看草酸
影响DSQ型水管倾斜仪资料的蒸馏水问题研究
番茄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研究进展
微波消解-抗坏血酸-钥蓝比色法测定油脂中磷含量
抗坏血酸癸酸酯、抗坏血酸月桂酸酯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稳定性研究
右旋糖酐对草酸脱羧酶的修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