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德·科恩与女神的爱情箴言

2019-10-09 06:09尘雪
看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玛丽安科恩德拉

尘雪

玛丽安与科恩

20世纪60年代,在希腊美丽的海德拉岛上,一个挪威女人、6岁小孩的母亲玛丽安·伊伦,与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诗人莱昂纳德·科恩,在希腊邂逅并相爱了。

后来,科恩成为传奇诗人、歌曲创作者和艺术家,玛丽安因成为科恩经典歌曲(如《电线上的鸟》《哈里路亚》《再会,玛丽安》)的主角,而被世人熟知,被誉为科恩的缪斯女神。

2016年7月,当科恩听说玛丽安即将离世时,他写信给她:“亲爱的玛丽安,终于到了这个我们都真的老去的时候了,我们的身体正在垮掉,我想我很快就会随你而去的。”

然而,今年7月在北美上映的纪录片《玛丽安与科恩:爱的箴言》(Marianne & Leonard: Words of Love)却揭示了:在一段佳话的背后,往往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情。

科恩维系一生的浪漫关系

纪录片《玛丽安与科恩:爱的箴言》带领观众回顾了科恩的人生旅程,讲述了他与玛丽安在希腊早期的恋爱关系,从“自由恋爱”和开放婚姻时期到科恩事业成功时他们的爱情是如何变化的。

此外,纪录片还囊括了早期朱迪·柯林斯对科恩的支持,1970年怀特岛音乐节的嘈杂吵闹,科恩在以色列表演中间剃胡须的插曲,以及后来他没钱了进入修道院静修的岁月,还有《菲尔·斯佩克特》(Phil Spector)专辑……

相比剧情片,这部纪录片的形式,也能较大程度在诚实的基础上,建构玛丽安与科恩的浪漫关系。正是真实的力量,让这部纪录片的一幕幕格外令人动容。

比如,当70多岁的科恩重返舞台表演时,他邀请玛丽安坐在观众席第一排。

比如,当玛丽安临终前,爱人的信件及时送来,念给她听:“我离你很近,还差一点点就要凑近你……”玛丽安连连感叹道:“真美啊!真美啊!”

比如,就在玛丽安去世3个月后,科恩也去世了。这一幕尤其让我眼眶湿润。它让我想起曾经在日本箱根的毕加索美术馆里,读到毕加索和情人的故事—当毕加索去世后不久,他的情人玛丽·特蕾丝·沃尔特也自杀殉情。

致使最后一幕如此感人,也是因为导演前面大量的铺陈:两个热爱自由、天生不羁的人,历经岁月的洗练,分分合合,没有一纸婚约或是养育儿女,却能直到临终前,在彼此心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这是平等的爱情吗?

据说,科恩继承了母亲的抑郁基因,无法与人维持长久稳定的关系。科恩穷尽一生探索爱情、人生等课题,晚年甚至进入修道院静修悟道。最后,科恩领悟到“爱是平等”。我想,这也是纪录片的海报选择一张两人都穿着一身白衣白裤的照片所蕴含的象征性意义。

科恩在成名后,招惹了不少对他倾慕的舞台后台“花环女孩”。

可是玛丽安和科恩的爱是平等的吗?英国纪录片导演尼克·布鲁姆菲尔德在《玛丽安与科恩:爱的箴言》中告诉我们:不是。虽然在朋友们眼中,两人是天作之合、完美匹配,但事实可能令人有些失望。

科恩是诗人,是音乐人。玛丽安是“生活艺术家”,在海德拉岛的文艺圈子里,是唯一不搞艺术的,但她自称是“生活”的艺术家。

显然,玛丽安对科恩的付出要多一些。玛丽安是科恩在海德拉的“衣食父母”,她代表着海德拉的温暖气候,以及闲适的文艺氛围。她崇拜和欣赏科恩,在意自己在科恩面前是否优雅。她照顾科恩的生活,同时忙碌于自己的生活,以及养育儿子,但她并不依赖科恩。

1960年10月,希臘,抱 着孩子的玛丽安(左)、科恩(左二)与当地居民在岸边就餐

《玛丽安与科恩:爱的箴 言》剧照

《玛丽安与科恩:爱的箴 言》剧照

从纪录片中不难看出,从蒙特利尔、海德拉岛到纽约,玛丽安一直把自己的生活置于科恩之下。她甚至把儿子送到寄宿学校,因为自己和科恩经常旅行,无法照顾儿子。

在一段佳话的背后,往往有那些不为人知的隐情。

而科恩呢?虽然前往希腊海德拉岛的科恩已经是一名备受赞誉的诗人,但在海德拉的日子里,科恩花费数年写了一本被诟病为“看不懂”的小说《美丽的失败者》。因此,在那几年里,玛丽安是科恩的财政支撑。而一旦科恩找到自己的声音,并成为能赚钱的歌手,便将玛丽安抛诸脑后。

不仅如此,科恩在成名后,招惹了不少对他倾慕的舞台后台“花环女孩”。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倡导“性解放”。而相信自由恋爱、践行“开放婚姻”的玛丽安,也曾因科恩的“花心”而自杀未遂。她还不得不容忍“两女侍一夫”的情形—在与玛丽安于海德拉一起生活的同时,科恩在蒙特利尔跟苏珊组建家庭,养育子女。

或许,对玛丽安来说,遇见科恩不知道是福是祸。

不管怎样,导演尼克·布鲁姆菲尔德的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玛丽安不仅美而不自知(总觉得自己脸太圆),而且她内心强大。她遇见科恩前已是单身母亲,离开科恩后仍旧另嫁他人,而且她跟自己的两位男友也一直维持着终身友谊。其实,无论有没有遇见科恩,玛丽安都会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女人。只不过科恩的名气,让玛丽安被更多人知道。

科恩晚年闭关修炼佛教好几年,最后领悟出,爱情是男女从身到心的结合,女人要成为她自己的内容,也成为男人的内容。这启示倒是很好地证明了玛丽安的包容和强大。

反文化运动的摧毁性

这部纪录片将两人的关系按照时间线索,贯穿始终。除此之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段内容,也是不容错过的。

2019年距离20世纪60年代“理想主义的夏天”刚好50周年。50年前,40多万人聚集在纽约州北部城镇伍德斯托克附近伯特利的一个农场里,进行一场“和平与音乐的三天”与“水瓶座大爆炸”的划时代性聚会,在这举办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系列摇滚音乐节“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这场集合了自由、性、大麻和摇滚音乐的聚会,象征着反主流文化运动的黄金年代。而“文艺青年”科恩和玛丽安也是那个年代的经历者。他们的阵地在美丽温暖的希腊海德拉岛。海德拉是文艺人士们逃避无聊和庸常人生的避难所,这里整夜整夜地办聚会,反主流文化的宣言振振有声。

然而,导演尼克·布鲁姆菲尔德并没有回避这场被文艺人士奉为“文艺黄金年代”的反文化运动负面而消极的一面。很多人在大麻和毒品中被毁掉一生,特别是当时倡导的“性自由”,对传统家庭造成的破坏,让颇受女性欢迎的科恩迷失和沉沦,让玛丽安多次想要自杀,她和他的关系跌入谷底。这也证明了,两人虽然懂得爱与被爱,但是有时缺乏维系这段关系的责任感。

今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正式宣布停办。当我看到这段岁月出现在这部纪录片中,也滋生颇多感慨。不管好坏,半个世纪过去后,一切不再。今天,年轻的一代或许并不知道科恩是谁,更不会知道那个美好的女子玛丽安是谁。

猜你喜欢
玛丽安科恩德拉
直面镜头:我就是5000万美元艺术骗局的始作俑者
动物狂欢节
叙政府军收复德拉市
莎拉邦德
球迷悼念 这一夜为沙佩科恩斯足球队流泪
“神啊,我准备好了”
木兰花开
索菲的选择
生命就是不停步
情感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