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职业教育方针及措施论略

2019-10-09 10:54张洋波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民政府抗战时期抗战

张洋波

[摘           要]  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地区各重要城市相继沦陷,大批企业、工厂迁往大后方,此时,如何解决职业技术人才匮乏已成为国民政府的燃眉之急,国民政府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促进了职业学校的增长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大后方落后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    键   词]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职业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122-02

1937年“七七事变”后,社会各界对如何发展教育以应对抗战这个特殊时期的需要都非常关注。1937年8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要求全国各地各级学校在抗战时期“务力持镇静,以就地维持课务为原则”;各级学校的训练“应力求切合国防需要,但课程之变更,仍须遵照部定范围”;学校教职员及大中学生“得就其本地成立战时后方服务团体,但须严格遵照部定办法,不得以任何名义妨害学校之秩序”。[1]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在抗战爆发后,要求教育部门除了应急战争需要外,其他各方面应以维持正常秩序,这也为之后制订“战时当作平时看”的政策定了一个基调。

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总方针

抗战初期由于战争局势不明,全国人民共同抵抗侵略,关心国家兴亡的各界人士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救国主张,当时教育界也出现了各种抗战救国的教育理论,主要有“读书救国”论、“教育适当改进”论、“教育彻底改革”论。这三种言论各有其合理的方面,同时又都有欠妥之处。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出台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是一个应急方案,随着局势的变化,东部文教发达地区大多沦陷,综合各方面考虑,国民政府制订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总方针。我们可以从国民政府高层的言论和颁布的政策中窥见其制订此政策的过程。

1938年3月初,陈立夫在重庆就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职位发表有关教育方面政策方针讲话时强调:在这个特殊时期,教育的方针政策应该与经济实际情况、国民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人民的生活情况相适应,充分意识到现今的具体国情,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注重农、工、商的发展之需,力争做到学以致用,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潜力,并适应国防生产之所需求。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陈立夫在上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之初就有“战时须作平时看”的认识。当然毕竟彼时的局势是我方节节败退,不可能完全把战时当作“平时”,面对沿江、沿海大片沦陷区的工矿企业等单位和学校的西迁,国民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应对战争的要求,就像他在就职时所说:当前形势下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是组建临时性学校,中小学的老师成立战时服务部门为战时需要和对学生的救济工作服务。今后对学生之思想行为、生活习惯等项应特别注意,以期适合战时之需要。

《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规定:(1)注重国民道德修养的提高,根据战时需要重新修订教材和教育制度,注重科研的实用性并提升科研水平,充实科研所需之设备。(2)根据战时的需要,培养训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推进符合实际情况的分配工作。(3)注重对年轻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之能为抗战地区和农村地区服务。(4)增强对社会妇女的培训工作,使她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民生事业,以增强战区的各项所需。对这几点的要求集中表明了国民政府当局把特殊时期一般化对待的抗战方针。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及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加强和重视,可得知当时专门职业技术人员的匮乏,政府部门也通过各类学校加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求民众提升道德修养,提升服务意识,以抗战大局为重。与此同时,还制定了有关各级教育的纲要方案,旗帜鲜明地提出当局的抗战方针政策和要点。这些教育方针和实施要点,由于战争局势的不断变化,有些没有遵照以上实行,比如,随着战争的深入,国民政府在中后期经常要挪用教育经费到军事工业等开销中去,自然就不能实现“教育经费的逐年上升”。有些方面,比如,建教合作和开展职业补习教育等,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了战时急需的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总体而言,这些教育方针和实施要点成为了战时教育的指导性原则。

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积极有效的措施

抗战之初,东部沿海、沿江各重要城市相继沦陷,随着国民政府各主要机关及其所属几百家工厂企业迁移大后方,后面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又新建了一批工厂。同时战时大量的工矿企业、公司、银行等迁至重庆,这就急需各行各业的专门技术人才,而当时的职业技术人才非常匮乏,当务之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国民政府在五届六中全会上作出决议:当前应结合现实情况对职业教育进行合理的设置,并要加快进度,务必出实效,以培养职业技术人员为要务。 [2]在全面抗战爆发的第二年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再次强调:根据战时之所需,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1]此时,国民政府已把职业教育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根据上述政策,国民政府教育部制订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采取了如下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一)建立“国立职业学校”制度

一般职业学校的设置以地方自行设置为主的。但因地方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职业学校的科目种类较多,这就导致地方职业教育事业差距较大,办学质量也参差不齐。战时,国民政府为了应对军事工业和社会发展等的需要,在后方新办了一批国立职业学校。到抗战快结束时,共创办了国立高級机械职业学校等共14所。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38年2月颁布《国立中学暂行规程》,将国立中学分为中学、职业、师范三部,并且在中学课程中,增加了与战时相关的科目。同年12月,又颁发了《国立中学增设职业科办法》,规定国立学校应按照该办法要求,设立职业科,该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学有所长,成为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生产、生活及本人独立从事某项职业做准备。同时,明确要求职业科的设置不用过多的设施、设备,主要以抗战所需和当地社会事业发展所需而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科目。[3]我们可以看到,在普通中学和师范学校中增设职业科,这样加强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师范教育的连通,尽管效果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是这种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国民政府制订的这些制度是想通过层层推进职业教育的办法来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也表明了其对职业教育的倡导和重视。

(二)推广普及职业教育到县市

国民政府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大后方的资源,同时也为了提升贫困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水平,为抗战建国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根据国民政府的指示,各省教育厅会同民政厅、建设厅,首先派人到各市县做调查研究,在详细了解当地工农业发展情况和日常生活必需产品及其供求情况后,再根据调查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编制。国民政府依据调查统计结果在1938年7月颁发了《创设县市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实施办法》,拟定出各地区最短缺和急需的职业,再根据这些地区的具体情况“分别急缓,决定学校的地点及科目”,并规定:“以学校和生产机关合作办理为原则”,这些科目一般为农产制造等。职教各科均强调实习,并且规定:加强实习训练内容,使之在各科目分配中所占比例不低于50%。为了使办学效果最大化,各职业学校经常在所在地区举行讨论会等,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抗战时期的职业教育一度推广到乡镇农村,使初级职业实用技术在基层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也颇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扩大职业教育专业化,指定学校培养专业人才

1939年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特设各种专修科办法要点》规定“高等学校可特设专修科,教授应用科学。”[4]这样做可以增强职业学校同高等学院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便于培养高层次人才。当时指定中央大学、西北大学等14校开设职教专修科,设工、农、医、商四大类,含电讯、汽车等12个专业,计20个班。[5]在这一时期,东部沦陷区大量工厂、企业、学校、机关等西迁,加上敌机对大后方进行狂轰滥炸,致使房屋、工厂等毁坏众多,需大量建房和维修,土木工程量大增。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40年指定国立同济大学附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等9所院校“增设中等机械电机技术科”。[4]此外,1941年1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还颁发了《大学各学院、独立学院及专科学校附设中小学或职业学校暂行办法大纲》,规定各类高等院校经教育部核定后设立职业学校;专科学校也要依据有关规定附设高职部。[3]

战时,国民政府所采取的这些措施主观上是为了适应抗战之需,具有一定的应战性和被动性,但客观上有利于职业教育科目向多样化发展,同时这些规定也加大了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收容力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量西迁学生无学可上的现象发生,促进了全国特别是大后方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缓解了战时职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燃眉之急,为抗战的胜利作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2]中共浙江省党史学会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案汇编[M].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2017.

[3]謝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4]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邬蓉华.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发展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国民政府抗战时期抗战
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与传播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从《电影与播音》回望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
多重利益分歧与广东免征洋米税风潮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滇缅铁路与抗战精神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