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习,重在学以致用

2019-10-10 01:50马亮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效仿所学政策

马亮

江苏苏州

城市之间存在多重交互关系,既有竞争和赶超关系,也有学习和效仿关系。通过相互学习,城市之间取长补短,并促进政策创新在更大范围传播和扩散。城市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有助于降低政策创新成本和风险,并推动城市之间的良性竞争。

笔者研究发现,城市之间的相互学习日渐升温,学习网络也越织越密。深圳、杭州、苏州等“明星城市”为其他城市效仿,一些“海绵城市”则热衷于向其他城市学习。但是,也有一些城市既得不到其他城市的关注,也不向其他城市学习。

城市学习如火如荼,但个中问题也不少。概括来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而不实、学而不明、学而不准、学而不思、学而不用等方面。

学而不实和虚假式学习

不少城市学习是蜻蜓点水,只学了皮毛,为将所学真正用于工作实际,这同考察学习的时间短和深度不够有关。我们监测的数据显示,九成以上的城市学习是一次性和不超过一天的,而且往往同时安排多个考察点。尽管城市管理者会安排后续对接和跟进,但是学习深度仍然不够。这导致城市学习难以深入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往往停留在概念和理念层面,存在学而不实和虚假式学习的现象。

其次,不少城市为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学习。一方面,有的地方看到其他城市在积极学习,于是也效仿着去学习,希望不被别人视为不思进取。这些城市的政策学习往往缺乏前期需求分析和合理设计,学习过程也是敷衍了事。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对城市学习存在错误认识,认为考察学习就是换种形式的休假和福利。所以,这些地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认真和不扎实的问题。

再次,有些城市找不准学习对象,存在匹配不精准的问题。城市管理者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和口口相传等渠道了解兄弟城市的政策创新,这使其在确定学习对象时没有把握。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夸大宣传华而不实甚至子虚乌有的政策试点,但是这些人为刻意包装的“盆景”和“样板”没有经过严谨评估,往往并不适合其他地区学习。一些城市考察后发现所学对象的宣传同实际状况和自身情况都相去甚远,或是自己无法提供类似的平台和资源,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拿来主义”和学而不用

一些城市学习之后并不去认真思考政策背后的动因和情境,经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盲目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政策,导致城市之间在政策方面越来越趋同,城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不利于城市特色的发展。

还有不少城市在学习之后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学而不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城市学完就忘,学习的知识并没有转化为实际政策,尚未做到知行合一。并非所有的政策学习都必须要转变为实质性的政策变革,毕竟知识的转化和运用有许多形式并要经历很长时间,但是,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考察,而不将所学知识内化和运用,那么城市学习就是徒有其表。

城市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学以致用,通过政策学习去推动政策变革和创新。城市之间学习的本质是看到差距、明确方向和找到答案,通过学习激发竞争的热情,并基于学习获得解决政策问题的精准方案。城市之间的学习不完全是具体措施的学习,而更多体现为管理理念和政策哲学的学习。城市主政者要做“理性的顾客”,学习真正成功且合适的政策,并求同存异地推动政策创新在本地落实。

城市之间的学习不完全是具体措施的学习,而更多体现为管理理念和政策哲学的学习。

如何打造学习型城市

城市学习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学习型城市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打造好学习型城市,需要在各方面予以推动。

首先,要充分认识城市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城市之间的政策学习。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学习是一种时间和人力的浪费,这使许多公务员超负荷运转而无暇学习,但是在工作时又遇到本领恐慌。国际上通常认为公务员要有5%的工作时间用于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情势。为城市管理者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对于城市政策创新和管理变革都助益良多。

其次,城市之间要开展全方位的政策学习,学习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而不仅限于实地考察学习。实际上,考察学习成本很高,不仅使接待人员疲于应付,对考察人员也有很多挑战。通过媒体报道、内部交流、经验分享、专业协会等方式和渠道,都可以实现城市之间的政策学习。中国独特的干部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为城市学习提供了制度性平台,使许多政策创新可以事随人走,对此各地应好好加以利用。

再次,要推动多层次和立体化的政策学習,使城市学习真正落地生根。如果城市政策学习仅限于高层领导的短期考察,那么就难以使城市学习走向深入。只有让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能参与学习并形成共识,才有可能使所学知识更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否则,高层兴奋、中层梗阻、底层茫然,就会使政策学习走样。最近一些城市之间的学习令人关注,比如青岛市政府今年派出上百名中层干部,到深圳市的企业挂职半年,希望通过这种深度学习为其新旧动能转换储备知识和培训干部。类似的做法值得提倡。

最后,要推动城市之间构建知识共享平台。比如,可以效仿“学习强国”的做法,建设城市之间政策学习的知识共享平台,推动城市之间的虚拟学习和定制化学习。一些智库也可以基于循证政策理论,开发城市政策创新案例库和知识库,为城市提供可以反复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共享平台。

猜你喜欢
效仿所学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我想效仿一棵树
非所学
非所学
定点名师 精准反思 求得真经
真正值得你效仿的东西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