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诊断报告

2019-10-10 15:09赵开栋季晓颖汤红霞
上海医药 2019年16期
关键词:老龄化

赵开栋 季晓颖 汤红霞

摘 要 目的:分析社區卫生相关资源,为制定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宝山路街道居民的健康资料。人口学资料来源于静安区公安分局宝山路派出所;人口变动情况、死亡指标、疾病状况、医疗服务及卫生人才资源情况等来源于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果:①2016—2018年宝山路街道人口呈持续负增长,但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0 497人。②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连续3年均位列宝山路街道疾病死亡原因前4位。③2016—2018年宝山路街道孕产妇死亡率均为0.0‰,婴儿死亡率与全市总体水平相当。④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宝山路街道传染病病例数为234例,3年来首次成为宝山路街道居民前10位疾病死亡原因之一。⑤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人次数和门诊人次数分别为337 694、335 590人次,同比上年度分别增长了3.4%和3.6%;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2.5人,每万人口公共卫生医生数为0.4人。⑥户籍人口人户分离比例3年来基本维持在50.0%左右,来沪人员占实际总人口比例3年来基本为30.0%左右。结论:宝山路街道是深度老龄化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居民健康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应建立预防、治疗、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并与分级诊疗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等政策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卫生诊断;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9)16-0018-04

Community health diagnostic report of Baoshanlu Neighborhood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ZHAO Kaidong1, JI Xiaoying1, TANG Hongxia2

(1. Health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1, China; 2.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1, China; 3. Preventive and Health Care Department of Beizh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ommunity health related resources for providing basis to formulate disease control and health promotion strategies. Methods: The health data of residents in Baoshanlu Community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collected. The demographic data came from Baoshanlu Police St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Bureau of Jingan District; demographic changes, death indicators, disease status, medical services and health personnel resources were derived from the Jing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Results:①From 2016 to 2018, the population of Baoshanlu Community continued to grow negatively, but the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continued to rise and as of December 31, 2018, the population of elderly 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with household registration was 30 497. ②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tumor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endocrine, 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 ranked among the top four causes of death of Baoshanlu Community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③From 2016 to 2018,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in Baoshanlu Community was 0.0‰ and the infant mortality rate was comparable to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city. ④As of December 31, 2018, there were 234 ca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Baoshanlu Community,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ree years, it became one of the top 10 causes of disease deaths among residents of Baoshanlu Community.⑤As of December 31, 2018, the total number of consultants and outpatients in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as 337 694 and 335 590, respectively, which increased by 3.4% and 3.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year; the number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per 10 000 population was 2.5, and the number of public health doctors per 10 000 population was 0.4. ⑥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proportion of household separation of registered population basically maintained at about 50.0%, and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coming to Shanghai accounted for about 30.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Conclusion: Baoshanlu Community is a deeply aging community, and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residents health.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three-in-one service system for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and to organically integrate it with policies such as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so as to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residents.

KEY WORDS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community health diagnosis; aging

社区卫生诊断工作是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卫生项目,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对于政府及有关社会部门编制社区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发挥社区各类相关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底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及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旨在分析社区卫生相关资源,找出辖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今后制定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宝山路街道的居民健康资料。人口学资料来源于静安区公安分局宝山路派出所;人口变动情况、死亡指标、疾病状况、醫疗服务及卫生人才资源情况等来源于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u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持续负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2016—2018年宝山路街道人口呈持续负增长(表1),但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表2)。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0 497人,较上年度同比增长2.1%,占户籍总人口比例达到 38.9%,高于上海市33.2%的比例(P<0.05)。

2.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居民主要死因

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连续3年均位列宝山路街道疾病死亡原因前4位(表3)。

2.3 孕产妇死亡率较低,婴儿死亡率与全市总体水平相当

2016—2018年宝山路街道孕产妇死亡率均为0.0‰。婴儿死亡率与全市总体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死亡率3年来基本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年来也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2.4 传染病成为居民前10位疾病死亡原因之一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宝山路街道传染病病例数为234例,3年来首次成为宝山路街道居民前10位疾病死亡原因之一(表5)。

2.5 诊疗人次数略有增幅,医护比配备不足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人次数和门诊人次数分别为337 694、335 590人次,同比上年度分别增长3.4%和3.6%(表6)。

2018年度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职工数为10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0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2.5人,基本达到按每万人口配备全科医生2~3人的标准。每万人口公共卫生医生数为0.4人,与按每万人口配备公共卫生医生1人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此外,医护比为1∶0.8,与1∶1的要求相比也略显不足(表7)。

2.6 人户分离与来沪人员占比较高

宝山路街道人口的主要特点为户籍居民人户分离比例与实际总人口中来沪人员比例均较高,户籍人口人户分离比例3年来基本维持在50.0%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沪人员占实际总人口比例3年来基本为30.0%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8)。

3 讨论

3.1 慢性病与人口老龄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2]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9.4%。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宝山路街道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已高达38.9%,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3]。通过对宝山路街道的死因分析显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是影响居民健康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慢性病的患病及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及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我国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4]。

应建立预防、治疗、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并与分级诊疗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等政策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3.2 妇幼卫生

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3大指标。2016年上海市人均预期寿命为83.18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3.8‰、5.64/10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5]。

本次调查显示,2016—2018年宝山路街道孕产妇死亡率均为0.0‰,婴儿死亡率与全市总体水平相当,新生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控制在较好水平,但0~6岁儿童的健康问题依旧不容忽视。妇女、儿童健康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重要综合性指标[6]。

应加强0~6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服务的工作落实,加强与上海市区域妇幼保健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教育机构的互联互通,同时对优生优育、传染病、意外伤害等妇幼健康问题开展预防、干预工作。

3.3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2018年宝山路街道传染病病例数为234例,3年来首次成为宝山路街道居民前10位疾病死亡原因之一。传染病防控仍是需要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落实,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加强应急处置演练,强化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保证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

3.4 社区卫生服务资源

2016—2018年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总诊疗人次、门诊诊疗人次及门诊患者的均次药费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能原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患者中罹患常见病、多发病的较多,且就诊主要目的为配药,患者的复诊率也随之升高,因此导致了诊疗人次的增多及均次药费的增加。

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注册全科医生占临床医生比例、注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中医类别执业医生比例及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等卫生人员指标均达到设置标准的要求。但仍存在每万人口公共卫生醫生数、医护比及药学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配备不足的问题。

应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分级诊疗体系;同时推进合理用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质量及服务能力。

3.5 社区环境

宝山路街道地处上海市内环区域,位于静安区中部。近年来,伴随着旧区改造步伐的加快,街道人口构成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为户籍居民人户分离比例与实际总人口中来沪人员比例均较高。建议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力度,普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理念。落实属地化管理,使社区流动人口也能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断提升社区全人群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董燕敏, 陈博文. 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试用)[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 4.

[2] 顾景范.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J]. 营养学报, 2016, 38(6): 525-529.

[3] 俞观文. 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发展新形势[J]. 上海医药, 2007, 28(9): 394-39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 22(15): 1-5.

[5] 上海市人民政府. “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EB/OL].(2017-09-27)[2019-05-06]. http://www.shanghai.gov.cn/nw2/ nw2314/nw2319/nw12344/u26aw55477.htm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2, 3(2): 49-58.

猜你喜欢
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祖母的小帮手:老龄化世界需要更多可随机应变的机器人
开业护士制度或可应对老龄化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