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产权引资本甘霖

2019-10-11 03:51钟言
债券 2019年9期
关键词:证券化知识产权评估

钟言

今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融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正在落地生花,成为破解民营小微企业、“双创”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路径。

点“纸”成金,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打造新型资金引流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将企业知识产权变现为资金,突破了轻资产企业的融资瓶颈。知识产权证券化以直接融资形式满足了企业中长期、大额的融资需求,且不增加负债,是质押融资模式的有效补充。根据《“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2020年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将达到1800亿元。近日,银保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海南自贸区、河北雄安新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正在政策支持下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示范效应值得期待。

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为科创企业构建了“研发投入—知识产权融资—成果转化—实现收益”的闭环,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但需要精确的配套制度、专业的技术操作和审慎的风控安排来充分释放创新红利,消减由无形资产价值不确定性带来的障碍与风险。

第一,完善制度,发挥合力,消除知识产权评估难、处置难痛点。商业银行要推进知识产权作价评估标准化,加强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合作准入与持续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优化登记流程,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质押公示信息平台,与金融机构联合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丰富其质物处置、流转途径。

第二,鼓励创新,探索变革,使知识产权融资惠及更多小微企业。在政策层面,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和专项考核、提高不良率容忍度、尽职免责等方式,提高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度拓宽知识产权质押物范围,创新产品设计,探索打包融资,为知识产权密集型小微企业增信。

第三,审慎监管,规范运作,科学防控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要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纳入金融机构风控体系,加强对质押品和借款人的源头风险把控和后续动态管理。在知識产权证券化方面,要严格明确基础资产的边界,审慎评判知识产权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避免“泛证券化”。要推动建立风险分担和损失补偿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融资相关保证保险业务。

第四,积极协同,多维驱动,推进知识产权融资服务环境建设。既要修炼硬功夫,构建科学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和质押融资管理制度,出台知识产权证券化尽职调查细则和信息披露指南,培育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人才,又要打造软实力,加强政银企的对接,提高各方对知识产权融资的认可度,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草木萌发,春山可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融资,引入资金活水,赋能中小企业,激发创新动能,点燃科技强国引擎。

责任编辑:李波  印颖

猜你喜欢
证券化知识产权评估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一年
不良资产证券化研讨会编者按
20省国资证券化目标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