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品交互设计的事理分析

2019-10-12 00:39黎江能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指纹产品设计智能

黎江能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随着“工业4.0”的提出和“中国制造2025”宏伟计划的实施,智能产品已成为制造业攻坚克难的一个重要领域。实现互联互通的手机、电脑、数码存储器以及中高端锁具等各种智能产品开始注重人机的交互设计,力图改善操作使用方式,避免交互过程中的认知摩擦和误操作,使产品易学易用;让智能产品在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的同时,提升用户操作使用中的愉悦性和成就感。针对智能产品功能实现过程中交互设计,本文将运用事理学设计方法做些初步探讨。

一、产品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也称之为互动设计,就是使用产品过程中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互动,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讲,就是让产品易学好用,能根据用户的生理行为特点和心理期盼进行设计,提高产品使用效率,让用户使用过程中能有轻松愉悦的交流和体验。[1]对设计师来说,人机交互设计就是对产品进行精心设计规划,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其在使用产品过程中获取理想的操作信息反馈和良好的心理体验。

二、事理学设计方法

在事理学中,事是塑造和制约物的内外因素;理是合乎人的目的,符合人的认知逻辑和行为习惯的规律。设计的事理,就是“实事求是”的一个过程,研究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需求,并根据使用状态和使用过程确定合适的材料工艺以及形态色彩等因素。设计事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根据设计的系统目标优化资源,协调内外因素关系,在各种因素的“可能”和“制约”下将资源优化发挥并创造“适合”的解决方案。[2]

三、智能产品交互设计事理分析

事理学设计方法是柳冠中教授的研究成果,他提出设计活动要寻求本源,探讨设计活动“事”的规律,研究设计活动的“理”,并应用指导具体的设计活动。根据设计事理学的方法论,研究用户对智能产品的交互使用体验,分析当下智能产品设计的外观视觉造型、行为操作方式、内在情感需求和设计价值取向等因素,探讨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下智能产品设计之理: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还应关注人际的交互和互信,体现技术的人性化和社会的互动和谐。

(一)外观视觉造型设计的交互指示语义分析

在产品设计中,交互指示语义就是指引导用户操作使用产品的符号语言。优秀的工业产品设计追求艺术的美感,注重提供用户直观易懂的友好操作界面。产品简约大方的外观造型和富有艺术美感的色彩搭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良好质感的材料和富有技术美感的制造工艺,带给用户一种雅致高端的品质形象;友好舒适的操作使用体验,更能让人有种爱不释手的操作成就感。当下科技智能产品的设计通用语言就是简约几何化的外观造型,赋予产品以广泛审美共识和良好交互操作指示语义的通俗化视觉符号。例如市场上主流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见图1),采用偏平的直板外观造型,既迎合了不同文化群体的审美需求,又方便了使用者滑屏触摸操作要求;操控主界面中大众化的图标符号,用户一眼便能直观理解产品的功能,无需翻译和记忆,使用起来智能便捷。[3]

图1 智能产品及其操控界面符号Fig.1 Intelligent products and their manipulation interface symbol

(二)交互体验的行为操作方式分析

拉近产品与用户的距离,避免智能科技产品“黑盒子”的冷漠;改善产品的行为操作方式,提升用户操作过程中的交互体验感受,是各智能产品设计师争相研究的一个创新设计课题。苹果智能产品交互操作体验的创新设计可以说是工业产品交互设计的标杆。苹果产品的操作体验都能给用户耳目一新的感觉,从鼠标键盘人机交互的点击方式到现在触屏手势和触控智能识别,每次苹果智能产品交互设计都能引领产品创新潮流。

iPhone产品设计中创造性引入指纹识别技术,实现了智能手机专人授权、专人专用、一键操作。用户拇指轻轻触压Home按键便可轻松开启自己的手机。Home按键中的智能传感器和周围的不锈钢环(见图2、图3),能对手指指纹进行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识别读取,500ppi的识别精度,保证读取指纹图像与数据库指纹的精准匹配,避免了指纹识别不出的误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过程中手指操作的舒适性和方便性,使用户感受产品易用的轻松和愉悦。通过射频信号探测手指纹路,不通过拍照、复制和保存皮肤读取指纹,不上传icloud,确保了个人信息的安全,更增添了用户对产品的丝丝好感。[4]

图2 iPhoneFig.2 iPhone

图3 Touch id指纹传感器Fig.3 Fingerprint touch id

苹果电脑和手机屏幕首创的多点触屏技术,让用户可以利用自然手势操作控制(见图4)。两个手指触碰屏幕合着打开便能放大,两个手指捏合则缩小,这种简单而自然的交互操作方式,无论老人还是小孩,无需复杂的学习和繁琐的记忆,都能轻松的操控,真正实现了高效便捷。随着技术的完善,富有科技感而又能体现个性化的指纹、语音、DNA、气味、签名、虹膜、视网膜、手势和人脸等各种操作方式已开始逐步应用于智能产品设计。

图4 苹果智能产品人性化操控方式Fig.4 Humanized control of Apple's smart products

(三)交互体验的心理情感需求分析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研究,人类的情感属性由低到高分为三类: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5]智能识别产品设计通过改良产品功效,改善产品的操作使用方式,挖掘了用户的潜在需求,给用户在操作使用产品过程中带来了愉悦和轻松,为产品的使用提供易用和便捷的体验。在商业宣传和推广下,一些品牌的智能产品设计更引领了相应领域的设计时尚潮流,使用户和设计师对产品形成全新的认知和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产品设计不仅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满足了消费者追求自我个性、注重自身舒适优越情感的渴求,并触发人们对未来智能产品引领全新生活方式的思考。

指纹识别应用日常生活产品设计也无处不在,典型的成功例子是保护用户居室安全的锁具设计。它把人们从拎着长串沉重金属的“钥匙管理员”生活中解放了出来,也让人们摆脱了忘记密码而进不了家的苦恼。三星推出的一款指纹电子智能门锁(见图5),整体造型以直线直面的块面和局部圆角弧面组合,给人以安全类锁具产品固有的一种厚重感。手把独特的设计造型诱发使用者强烈的好奇和跃跃欲试的冲动。轻轻摁压指纹窗口保护盖,保护盖弹起,指纹窗口亮蓝灯,手指触摸读取指纹。锁具顶部绿色指示灯亮后,往外轻拉手把,门开启;内开门则向内轻压手把,一气呵成,心情愉悦的进屋。一推一拉,全新的操作设计理念,颠覆了传统锁具旋转手把的使用方式,既符合人们开关门的用力习惯,又简化了操作步骤,省时省力。锁具智能化设计还可与手机蓝牙连接,实现蓝牙一键开启和近距离解锁,把亲人安全到家信息自动发送家人。让使用者用得舒心,同时兼顾着亲人的思念放心。

图5 三星指纹锁密码锁Fig.5 Samsung fingerprint lock

(四)交互设计的价值理念分析

信息化、智能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迅猛,虹膜、指纹、人脸等智能识别技术和AR、VR、MR等虚拟现实技术逐步应用于产品设计。互联网、物联网紧密联通了产品、用户与服务商的关系,设计更需关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注重人与产品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产品交互使用日趋智能,极大简化和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操作。如果产品设计师只片面追求产品技术功能和商业价值,刻意强调个性和私密保护,而不采用合适的语言加强产品设计中人性价值的体现,不关注使用者操作便捷和交互情感体验要求,以及使用环境的交互是否和谐。那么产品设计缺乏人与人之间必要的社会交互效应,将导致人情冷淡、人际疏远,加剧产品设计价值的异化,严重违背以人为本的交互体验设计的设计伦理。

美国设计学者理查德.布坎南(Richard Buchanan)认为,交互设计不止与数字媒体有关,它深深扎根于人们的设计理念,更专注于如何通过产品来影响和调解与他人的关系。从广义设计的角度讲,产品不只是“物品”或“视觉符号”的物理对象,它还可能是人与人关联沟通的媒介,是一种服务,活动或一种操作体验。在广义的产品交互设计中,用户-产品的互动交流为产品设计的不断改良进步提供动力,用户-产品-他人的信息交互带动了社会互动,改良了产品的设计,完善了信息的安全保护。产品交互设计的真正价值应该是:技术的人性化,产品设计以人性价值和社会效应为主导,促进自然交互和社会人际交互的和谐。

四、结语

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和物联网实现了万物万家互联互通,信息的共享和大数据库的建立势在必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及各种智能产品把所有用户紧密相连,设计师通过智能终端分析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借助云计算和互联网的互动交流推测设计新趋势,为用户的使用体验及改良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但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用户的个人信息增加了流通的频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趋势使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面临挑战。智能产品作为互联网终端的一部分,虽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一份轻松和舒适,但某种程度上也让使用者的个人信息暴露在“大众广庭”之下,这与信息时代的智能产品设计确保用户安心放心的期盼相距甚远。智能产品设计不能只停留于人机交互,而更应关注技术的人性价值和社会的人际互动,实现人性的关爱,带动社会人际的互动,促进社会的人际和谐互信,这也将是现代产品设计师的新课题。

猜你喜欢
指纹产品设计智能
智能产品设计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像侦探一样提取指纹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