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应用

2019-10-12 05:50李娇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6期
关键词:在线课程信息化教学

李娇娜

摘  要 通过分析传统教学在“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的思路,并在三个不同专业应用与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在线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6-0104-03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in Measurement and Valuatio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LI Jiao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搈easurement and valuatio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to solve the pro-

blems by using informationized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in three different majors are also provided with referential conclusions.

Key words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easurement and valuatio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online course

1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不但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其中就包括: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那么,如何在“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是这个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2 传统教学在“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遇到的困难

“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能依据市政工程施工图纸、工程量计算规范、计价定额等相关资料计算市政工程清单工程量,编制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并进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能力。由于这门课综合性比较强,计算量比较大,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时遇到一些困难。

学生读图困难,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本门课程在教学时一直采用的是任务导向教学法,利用一套真实的市政工程图为任务载体来完成全部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初始阶段就能快速而准确地读识图纸中的相关信息,从而用于完成接下来的工程量清单编写和清单工程量计算任务。但是本门课程开在第四学期,“市政工程构造与识图”课程开在第一学期,这就造成学生对于“市政工程构造与识图”知识已经忘掉不少。一方面,课程学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再占用课堂大量時间来讲解第一学期就应该掌握的识图知识;另一方面,学生想自己学习,但是原有教材、笔记等有所丢失,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授课初始的读图阶段就遇到不小的困难,会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图纸具有局限性,学生想学更多  关于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教学,如果按照《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中所列的内容全部进行讲解,将涉及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管网工程、水处理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路灯工程、钢筋工程、拆除工程、措施项目等共11个部分的内容。但本门课程的授课只有80个学时,在有限的学时下是没有办法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的。且本课程采用真实工程图纸进行教学,而图纸是有局限性的,如课程中常用的图纸一般涉及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桥涵工程、管网工程、钢筋工程、措施项目等几个主要部分,其他工程不涉及。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即虽然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完成了授课,但是一部分能力较好、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想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而课上没有办法实现。

课上不积极,课后自学有难度  按照工程图纸进行计量与计价教学,需要讲解的工程量清单中列项内容达120~150项,还要讲解计量与计价的基本知识,教学安排非常紧凑,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任务与活动。在全部计算内容中,有些计算难度较大,有些计算工作量较大,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进而导致课堂上无法按时完成当堂任务。一方面,学生想课下自学完成任务,但是没有相关手段可以重现课上教师讲解的过程,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期末复习时对前面的知识遗忘比较多,但是也没有办法让教师再重新全部讲解一遍,造成学生后期学习的困惑[1]。

3 信息化教学在“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应用

目前,各学校都在大力发展在线课程精品课程、在线共享课程,提倡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中。而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也提供了多个信息化教学平台,如蓝墨云、学习通、智慧树等,并且做了多次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得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上有了一些经验,并且积累了一定的课程资源。因此,本课题组决定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解决这几个困难。本门课程前期是建设在学院的公共平台上,为了方便学生使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目前主要建设在学习通平台上。在依据课程标准梳理知识点和核心技能后,重新建立学生学习的任务构架,为解决上述困难,提出具体的应用思路。

设置课程前导知识部分,帮助解决读图困难  本课程学习中共涉及三套图纸(市政道路工程图、市政桥梁工程图、市政排水管网工程图),除了每节课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以外,在每套图纸进行课堂读识前,都会在平台上发布前导知识,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完成自学(将这部分内容设置成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点),并通过课前测试来检验学生自学的成果。前导知识是指图纸中涉及的“市政工程构造与识图”的基本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学习过和应该掌握的,但是经过一年,不少学生忘记了部分内容。本门课程内容多、计算量大、时间紧,因此,这部分“市政工程构造与识图”就不好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解。

为了使学生能回想、巩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将其做成PPT、短视频、文案等资源在平台上发布,供学生自学[2]。这样做的好处有:解决学生对原有旧知识掌握的个体差异问题,通过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补充对应的不足;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忘记相关知识的尴尬,并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弥补不足;节约课堂时间。

补充多套工程图纸,帮助学生学习课外知识  本课程在课堂讲解时使用了三套工程图,分别是市政道路工程图、市政桥梁工程图、市政排水管网工程图。为了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和对相关技能的训练,这三套工程图经过了选择和适当调整,这就意味着学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情况: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满足于学习课堂上的工程;学习兴趣高的学生想要多练习其他工程;未来工作岗位是造价员的学生想要接触更多有难度的工程。

针对这些情况,利用学习通平台提供各种不同的市政工程图纸案例,如不同类型的桥梁工程图、隧道工程图、涵洞工程图、路灯工程图、管网工程图等,并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提供较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这样做的好处有:解决课堂时间不足、讲解内容有限的问题,使得想学、爱学、肯学的学生得到拓展和提高的机会[3];做到个性化教学与指导。

完善全部课程资源,帮助课下自主学习  在线课程的任务结构完全是按照课程讲解的先后顺序进行搭建的,这可能与教材的顺序并不一致,但确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的学习规律。按照此结构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重新梳理和分类相关知识点和核心技能点,并制作成每小节在线任务进行发布。每小节在线任务的内容包括本小节课程的学习目标、任务要求、课前准备、知识点、课程学习(学习课件与学习视频)、学习资源(图纸及相关补充资料)、课堂测试、课外拓展等。这么做的好处是:教师可以将多年积累的丰富资源实现网络化、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平台随时进行学习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信息化,活跃课堂教学  建立好网络在线课程后,通过邀请码可以将每位在校学生加入各自的班级进行管理,还可以吸引社会学员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网络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各项优势,如点名签到、摇一摇回答问题、讨论和头脑风暴等课程活动、课堂测试与抢答、发布通知、发布资料、提交作业、批改作业与点评、学生的积极性管理、学生单独提问与回答等。通过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既活跃了课堂,又使得课堂变得有趣、吸引人,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信息化教学在“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本门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在2017年被评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经过两年三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教学效果良好。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93.6%的学生习惯与愿意在手机或电脑上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任务,并就相关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96.7%的学生认为对自主学习课程相关内容有帮助;82.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在线开放课程中的回答比较及时且是有帮助的。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系统性  与传统教学相比,97.2%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的构架与发布的内容是与授课内容一致的,这方便系统了解整门课程的知识联系,并方便系统学习和系统复习,有利于掌握知识。

提高了学生课外拓展的兴趣  关于课外拓展部分,全部班级中有67.4%的学生参与了相关调查。其中,有84.3%的学生认为提供的拓展图纸满足了他们的相关兴趣需求;有71.5%的学生认为提供的拓展任务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有帮助。

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  通过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有9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对课堂的新鲜感和学习知识的渴望感,明显缓解了计算类课程的枯燥感;有94.9%的学生认为运用信息化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使得他们对学习的参与度更高。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也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对提高教师授课效率、节约课上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等起到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应用中,要不断完善和补充课程资源,更新相关规范标准,开发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对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学习、在职学习等的需求。■

參考文献

[1]林书兵,张倩苇.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20年研究述评:借鉴、变革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9):103-110,117.

[2]张茵茵,牛彦敏.移动教学平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3):23-24.

[3]方兵,杨成.I-时代的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探析:以开放大学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3(6):88-94.

猜你喜欢
在线课程信息化教学
植入式在线课程“走进俄罗斯”的教改模式
MOOC: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转机
在线课程教学融入网络消费者行为预测研究
基于SPOC的“数理逻辑”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