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助推康复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

2019-10-12 05:50钟云龙罗凤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钟云龙 罗凤莲

摘  要 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通过与医院及其康复科、民政部门及其养老机构、残联等协作,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6级、2017级现代学徒制人才的价值,以期鼓舞残障人员回归社会的信心,提升学院声誉和影响辐射面。

关键词 校企合作;康复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6-0132-03

Research on School-Enterprise Deep Cooperation Model to Pro-

mote Training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s in Rehabilita-tion Specialty//ZHONG Yunlong, LUO Fenglian

Abstract Tak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s

as a starting point, through collaboration with hospitals and their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s, civil affairs departments, pension institu-

tions and disability federa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alue of school-

enterprise in-depth cooperation mode in training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s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specialty at grades

2016 and 2017, with a view to inspiring the confidence of disabled persons in returning to society, enhancing the reputation of the college and influencing the radiation surface.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habilitation specialty;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raining base

1 前言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在获批四川省教育厅2015年首批唯一的医药卫生类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基础上,积极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6级、2017级60名对口高职学生中,创造性地开展企业助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取得系列教学成果。

2 国内外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学徒制古已有之,徒从师、师带徒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孔子弟子三千而贤人七十二即是例证。现代学徒制与我国古时的学徒制大相径庭,这是当今社会为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化大生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而由企业和学校协作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2]。

国外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早于国内,起源于19世纪前后的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和19世纪末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已充分体现了企业和学校协同育人的典型特征和斐然效果[2]。而国内才刚刚起步,人们探索新鲜事物的热门勢头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但研究发现,许多研究报道的校企合作都是流于面上的浅层合作,学生频繁往返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交通方面的安全隐患。有少数企业或工科类学校在校内开办工厂,形成校中厂或校办企业,但与本文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有根本区别: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是在学校与企业(医院及其康复科、民政部门的养老机构等)协商下,将康复科的医务人员、技术力量、门诊治疗病人、养老机构的康复对象及企业的资金等引入学校,企业通过几年的合作办学效益收回相应的资金成本及利益,最后将前期投资全部投入学校,成为学校的资产。

3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研究基础与经验

合作办学研究基础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从2009年开始与德国牙科技术协会合作,采用的即是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始为德方企业投资,在校内建设相关实验室和生产线,派遣技师到校内教学,连续五届招生后,资产全部嵌合成为学校固定资产。目前已培养口腔工艺毕业生411人、口腔护理毕业生242人,分布于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两个专业在校生达490余人。办学近10年来,学校已充分具备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的管理经验、工作基础。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能够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加大教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使校企双方现有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康复专业校企合作培养经验

1)与合作伙伴签订培养协议。在与德国牙科技术协会合作办学的经验基础上,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通过龙泉驿区卫生局、龙泉驿区医学会、龙泉驿区残联等组织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与龙泉驿区属三家医院、学院附属医院和龙泉驿区残联、成都正量社会组织签订康复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积极实施探索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机制。

2)校企联合,科学规划招生对象。学校是省教育厅2015年首批唯一的卫生类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为成功探索育人模式与经验,康复技术系邀请上述合作单位代表与招生就业办公室联合召开招生工作研讨会,科学规划招生对象,确定以康复技术中专毕业起点的三年制对口高职学生为培养对象,因其康复中专的专业基础,易于临床师傅带教和开展基层康养实践服务。

3)邀请行业专家修订完善人才培養计划。为保证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改革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精雕细琢。因此,学校在2016年2月邀请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何成奇教授为首的20余位行业专家名流,与院内专家及合作方康复科主任一起,针对康复技术专业中专毕业起点的三年制对口高职量身打造人才培养方案,规范课程设置,制定能够充分体现出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适应性以及系统性,重视实践教学,依据岗位开设课程,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为学徒制改革培养模式奠定实施基础。

4)培训遴选医院带教师傅。严师出高徒,学徒技艺如何,能否达到培养预期,师傅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建立一支具备高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带教师傅团队。因此,学校在龙泉驿区医学会、龙泉驿区卫生局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10月、11月连续对龙泉驿区属七家医院120余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临床教学能力培训,各医院组织说课比赛初赛,最后选拔各医院本专业前三名选手参加学校组织的说课比赛决赛,在五家医院遴选出首批14名医院带教师傅,2016级27名对口高职学徒与师傅于当年12月初举行隆重的师徒结对子拜师典礼。以此经验,2017年五家医院新增师傅亦按此法培训,遴选出第二批15名师傅。2017级对口高职33名学徒与师傅同样举行师徒结对子拜师典礼。师徒结对子将师傅的责任与学徒的任务紧紧固定,牢固了师徒情谊与教、学关系,为临床带教铺下情感基础与责任纽带。

5)因材施教,灵活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由于招生部门无法掌控对口高职学生的中专专业信息,新生入学后对两个年级的对口高职学生进行学情统计分析时发现,2016级27人仅有四人是康复中专毕业,2017级33人仅有八人为康复中专毕业,对口率分别为14.8%和24.2%,因此,原来针对对口高职量身打造的一套培养计划不适合迥然变化的学情。课题组因材施教,立即研究调整培养方案,灵活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第一学期为学生安排两周的医院早临床见习,使学生在接受康复专业教育之前,先入为主地在脑中植根职业基础;第二学期以及第二学年的临床跟师实践学习,分别由原计划的四周、八周调整为两周、三周,同时,第二学年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按1:1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医院跟师学徒期间接受学校和医院的双重管理,医院全程跟踪,带教师傅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每周校内师傅和系管理人员到医院巡查,与医院师傅沟通交流,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因学情变化而降低。

6)积极建设实训基地。在学校内建立完善实训室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建设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大资金、物力以及人力的投入,扩大学院附属医院的规模,通过充实物力与人力,使实践教学的条件与教学环境得到良好改善。同时需要加强重视完善各项教学以及临床管理制度,将学校内以及附属医院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成立康复保健中心,不仅可为患者提供临床服务,实现教、学、实践一体化的实训室,使学生实践操作、协岗、顶岗要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还能够依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7)企业投资,师徒康养实践服务下基层。传承文化,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能之一。课题研究人员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为抓手,以学院附属医院为依托,以龙泉驿区残联投资为支撑,全面落实“双主体”育人。2016年、2017年,龙泉驿区残联投资200余万元购买设施设备和技术服务,对全区14个社区的残障人士进行康复体育进社区帮教活动。学院及附属医院与区残联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将医教协同落到实处,利用学徒制临床实践方式,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来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去康复医疗机构对当前社会的康复需求进行调研的方式,明确社会实践内容,由附院师傅轮流分批带领学徒,广泛深入龙泉驿各社区开展近3000人次的康养实践社会服务以及康复知识的宣传活动,为社区残障人士进行康复治疗技术服务、咨询及康复体育养生训练指导,开创康复与养生融合的康养实践服务基层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受社区居民喜爱,民生向好。同时,龙泉驿残联出资,以附院康复科师傅和师徒制班学生为主体,连续两年为龙泉驿100余人次的脑瘫康复患儿举办了阳光暖心的六一儿童节。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专业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并且成功的康复爱心公益鼓舞了残障人员回归社会的信心,激发出其家庭对备受党和政府关爱的感恩情怀,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口碑。经龙泉驿新闻中心、四川教育新闻网、中国科学网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学院声誉和影响辐射面大为提升。

4 结语

通过为期两年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研究,发现这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通过院内外师傅联手成功培养的康复专业2016级27名现代学徒制人才,已被12家三级医院、两家二级医院及一家西南顶级的民营康复专科医院(成都顾连康复医院)选拔进入实习岗位,2017级33名现代学徒制人才已有10人被四川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选拔为五位师傅的学徒。五家医院共培养产生两批临床师傅29名。

在师徒制实践教学深入社区活动中,学徒在医院师傅的带领指导下,在学中做,做中学,开创了师徒康养实践服务基层的做、学培养模式,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开辟了新途径。虽然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在教学质量把关以及调查收集学生反馈等实际管理工作上还存在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为了使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取得更佳成果,校企双方应当保持一致观念,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以及医院深层次参与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特色的重要手段,积极培养应用型康复技术人才,以此来保证康复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8年工作要点》的函(教职成司函〔2018〕24号)[EB/OL].http://www.moe.gov.cn/s78/A07/A07_gggs/A07_sjhj/201802/t20180227_327906.html

钟云龙.关于四川省高校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8):14-16.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