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2019-10-13 05:24谢华养
学生之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导入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谢华养

摘 要:在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已是势在必行。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最大化的教学收益,即构建高效课堂,其既是迎合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必由之路。本文就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目标;导入;信息技术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和机械练习为辅,这种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对此,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语文教学长期“高耗低效”这一现状,教师就需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与学生发展以及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以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低耗”。

一、基于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教师教学的前提和指引,否则便极易导致课堂教学陷入无序状态,进而阻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应领会、吃透课程标准,继而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制定并明确教学目标,以使课堂教学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高效课堂得以构建的前提和基础。

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之前,我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并明确了教学目标,具体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游记中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和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这样,通过制定并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既理清了上课的思路,又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讲授新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关乎着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好恶程度。因此,为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教师一定要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以便在引出新课内容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以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教学《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播放了视频,同时解说道:“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原来是一红一绿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原来是一架飞机在夜航。同学们,在漆黑的夜晚飞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请继续往下看。”随后,我出示了蝙蝠的图片,并问道:“关于蝙蝠,你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蝙蝠住在潮湿的山洞里,有的学生说蝙蝠是哺乳动物,还有的学生说蝙蝠吃飞蛾和蚊子……在这之后,我又出示了雷达的图片,并问学生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最后,我在此基础上引出了新课:“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勘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当中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呢?”如此导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还有待提升,且更易接受直观的事物或形象,再加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以感性内容为主,单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难以深化学生的理解感受,甚至还会在极大程度上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恶情绪。此时,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教师便可以在这一现代教育手段的辅助下将文本中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以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优化语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深层感知意境。

在教学《乡下人家》一文时,我先是让学生倾听了课文朗读,并相机运用信息技术出示了乡村生活画面及文字:瓜藤攀檐图、鲜花竹笋图、鸡鸭觅食图、傍晚吃饭图、月夜安眠图,以使学生对文章大意及语言文字之美进行初步感知。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自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之美的语句,并与同桌交流感受,在脑海中勾画美丽的画面。之后,我抓住几个重点景物描写,与学生一同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了直观展示。如此,通过综合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源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而且还使学生体会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及时改进教学行为,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而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參考文献:

[1]张婷.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8(14):57.

[2]徐瑶瑶.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8):201.

猜你喜欢
导入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