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给侧视域下职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需求

2019-10-13 05:24郑琴
学生之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供给侧

郑琴

摘 要: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源于供给学派的经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为了经济供给侧改革服务的,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生动力则是教师。本文基于供给侧,提升教育输入端的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帮助生成好的教育产品质量,实现有效教育,助推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

关键词:供给侧;职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本文以师生关系为切入点,探索职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需求。为了满足教师的这种需求,在培训活动中,活动设计者注重能力提升的渠道、数据分析与工具应用和媒体属性与教学知识特点等三方面内容,为职前教师自我提升指明方向。

一、供给侧视域下的师生关系

“互联网+”时代,教育与经济一样,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密切关系。教育关系上,供给侧(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需求侧(学生)体现主体作用,教师作为“供给侧”最主动、最活跃的因素,调整角色,提升竞争力,从而创造新型师生关系。在关系形成的同时,教师提升自我,不断满足学生内在与外在的需求,当这种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输入到社会上,形成有效的教育产品,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二、培训活动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渠道分析

在对Z县近2年职前教师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75%的教师使用office进行教学设计方案编辑的次数均不超过5次,71%的教师使用PPT进行课件制作的次数不超过4次,95%的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次数不超过2次,98%的教师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处理微课视频的次数不超过2次。可见,这一批样本在参与培训活动之前具备信息技术入门知识,但对于信息技术能力如何提升的渠道不清楚。笔者建议,作为一线教学人员,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渠道有: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office,能够编辑各种含有文字与图片的教学设计方案;能运用教室网络和多媒体设备,课堂上能熟练展现教学资源。

(二)媒体形式与教学知识特点分析

教学知识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双边性与周期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关系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得以体现。在这样的活动中,双边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碰撞、融合,并作用在教学效果上。教师在选择媒体形式时,必须结合教学知识特点,坚持“合适”性,而不是“最优”性原则,以教学目的为核心,选择恰当的媒体传授知识。那么,媒体形式选择的关键就在于弄清楚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师预备通过什么样的媒体形式来呈现教学知识,达到预计的教学目的,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数据整理关键点分析

教师在对数据进行检索、筛选、处理、保存、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三点:一是数据检索方法。具体方法有:熟悉检索工具的性质和特点,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关键词进行检索;利用已有的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追溯检索,提高查找效率和质量。二是数据处理工具。根据数据呈现的多媒体形式,结合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处理工具。三是数据保存方式。建立学科资源数据库,运用百度网盘、腾讯微云等云储存技术,永久性保存数据,实现实时提取功能,避免优盘、硬盘等设备储存的短板。四是数据应用注意事项。时间短的、有针对性的的视频,可以有效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尽可能消除长时间学习的疲惫性。

三、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可能带来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学方法、工具、知识面等不断变化,对输出的教育产品质量发生作用,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主要影响涉及三方面。

(一)增强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带来技术上的变革,将直接作用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教师可以应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资源,丰富知识表达的方式,引发学生在思维上的碰撞,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从而更有效的吸收知识。

(二)提升教学技能,促使教师职能发生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简单的作为知识传授的角色存在于整個教学过程中,重在“传道受业”,而信息时代,教师职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存在于可能发生教学的全部过程中,发挥的是主导作用。

(三)平衡供给侧与需求侧,促进教育生态和谐发展

在培训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重要关注,可以帮助教师吸收信息时代发展带来的产物,助推教育发展,同时实时布局教育发展方向,作用在社会上,达到教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

结语:

在经济供给视域下,教育生态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促使这个环境和谐、持续发展,这个环境里的一些因素就需要做一些变动。职前教师作为输入端的主动因素,它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关注职前教师培训活动中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部分,是当前最有效的手段、行为。

参考文献:

[1]陈静.基于供给侧视角的职业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研究[J].职教论坛,2018,000(011):86-90.

[2]曾苗苗.供给侧视域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评论,2018,No.226(04):144-147.

猜你喜欢
供给侧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