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护理模式对乳癌术后日间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0-14 07:14张弘毅王婷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6期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研究组

张弘毅 王婷

410000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

乳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对于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创伤性较大,影响了患者乳房美观度,加重了患者心理负担,现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临床有研究显示,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明显降低了患者配合度。由此可知,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质量极为重要[2]。鉴于此,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乳癌术后日间化疗患者72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乳癌术后日间化疗患者72 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各36 例。研究组年龄32~68 岁,平均(50.06±5.14)岁;TNM 分期:Ⅰ期15 例,Ⅱ期21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 例,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8 例;病程4~16 个月,平均(10.52±2.11)个月。对照组年龄33~67 岁,平均(50.07±5.11)岁;TNM 分期:Ⅰ期13 例,Ⅱ期23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 例,高中19 例,大专及以上8 例;病程5~15 个月,平均(10.47±2.0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监控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常规护理,护理周期为1 个月。⑵研究组(一站式护理):①包括入院、发放住院单、办理住院手续、抽血、输液、领药等途径,每一个途径均要紧密连接。②成立一站式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护师、护士等组成,组内成员5 名,均受过专业培训,工龄均在3年以上,以一对一负责到底制为主。③构建医患微信沟通平台:1 名护士全面收集患者信息,包括疾病、姓名、年龄、诊断、治疗方案等,建立个人档案。1名护士与患者全面沟通,收集患者血液等检查结果。1名负责办理全部化疗患者的入院记录。1名负责执行医嘱。分工明确。④团队培训:定期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专科护理、疾病知识、化疗方案等多方面的培训,培训结束之后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则需要再次培训,直至合格。⑤优化护理流程:护士长及时与药房、结账处等取得联系,确保患者入院、医生开具医嘱、输入液体、出院等均实施五优先原则,缩短治疗时间,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护理周期为1个月。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比较化疗不良反应(骨髓抑制、静脉炎、脱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SAS 评分评价标准如下:以SAS 评估焦虑程度,>50 分即为存在焦虑症状,分值高低与焦虑程度轻重成正比[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SAS 评分比较:两组SAS 评分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护理后SAS 评分均显著比护理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临床有调查显示: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占10%[4]。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乳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5]。乳腺癌临床症状以乳头乳晕、皮肤改变、乳头溢液、乳腺肿块等为主,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术后需要继续化疗,治疗费用昂贵,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严重的消极情绪不利于机体康复[6]。传统护理的重点在于患者生理恢复,忽略了精神健康状况,固定、被动、单一的传统护理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极易引发护患纠纷。

本研究示:研究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护理后SAS 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一站式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中的有效性、安全性较高,分析如下:①一站式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规范了护理行为和临床诊疗行为,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通过沟通、决策、协调等,加强了医生、护士、患者三者之间的联系,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水平,为乳腺癌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救治环境。②一站式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有效、及时的护理,减少了患者治疗期间的不必要环节,提高了护理措施的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时效性,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患者最佳的护理与治疗,避免患者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显著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现已得到临床高度赞同与认可。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纳一站式护理,可显著减轻焦虑情绪,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表1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S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n护理前护理后tP研究组3657.82±6.4232.14±2.1422.76840.000 0对照组3657.86±6.5744.18±6.259.05170.000 0 t 0.026 110.935 2 P 0.979 20.000 0

猜你喜欢
乳腺癌化疗研究组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