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艳红桃流通模式分析

2019-10-14 00:47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7期
关键词:艳红批发市场流通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农产品流通模式是指流通体系运行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下,调节农产品流通运行的相对稳定的过程控制机制。根据实地走访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出贵州省艳红桃流通的主要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贵州省艳红桃流通主要模式

数据来源:根据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得到

一、批发市场主导

目前贵州省最主要的流通模式还是以批发市场为主导(见图1)。批发市场对接大型连锁超市、水果专卖店、农贸市场、餐饮公司以及机关、学校食堂等,承担着约80%的艳红桃流通任务。进入批发市场的流通商包括合作社、运销公司、运销商、收购商、经纪人、批发商、零售商等,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艳红桃流通模式是不同流通组织以不同组合参与的抽象形式。在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流通模式中,“桃农+收购商+中间环节+消费者”模式是贵州省桃农选择最多的模式。

在调研走访中发现,桃农将鲜桃直接出售给收购商,由收购商完成接下来的流通环节。由于收购商承担了艳红桃桃的初加工与运输等工作,减少桃农生产与深加工步骤,有效利用了规模经济效应。但收购商拥有桃农不具备的资金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使双方信息不对称,收购商拥有较高的话语权。

图1 批发市场主导模式

二、桃农直销模式

桃农直销模式(见图 2)是指桃农与市场直接对接,省去了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加快流通速度。此模式经营起来便捷自由,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但经营风险大,桃农收益不稳定。

此模式可具体分为观光采摘模式和自产自销模式。贵州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旅游业发展迅速。根据调查显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城市居民会在收获季节到桃园采摘艳红桃。该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艳红桃流通的一种新兴模式。桃农只需准备一些简单的采摘工具以及购物袋等,游客自己进入地里进行采摘,减少了桃农的采摘成本。自产自销是桃农最原始销售模式,桃农直接把自家生产的鲜食桃用三轮车或者农用汽车运到产地道路边销售或运到乡镇县城的农贸市场中进行销售,价格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进行定价,弹性比较大。随着交通的发达,部分桃农会选择将桃运往周边价格较高城市进行销售,直接面对消费者,以市场零售价销售。桃农直销模式不需要承担大量的费用,成本相对较小,但风险极大。

图2 桃农直销模式

三、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系统,桃农与消费者直接实现网上交易和电子支付的商业运营模式(见图3)。桃整个供应链被极大缩短,最大限度的提高桃的毛利率,电商通过供应商供货和直接进入桃生产基采摘地相结合的模式,完成了通过互联网与桃农的直接对接。这种模式最重要的是需要交易的艳红桃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产品编码化以及冷链运输。目前贵州省采用电子商务模式销售桃的总量仅占5%左右,还处于初级阶段。

图3 电子商务模式

四、农企对接模式

以企业为核心的“农企对接”模式(见图4)主要是指大型企业主要是流通加工企业与桃农、农业合作社直接建立的通过签订采购合同直接供货的流通模式,通常合同为中长期,这种模式企业占主导位置,企业决定桃最终价格,对桃的供应要求较高,对桃农有较强的议价权。采用这种模式较大强度减少流通环节,可降低 30%~40%的流通成本,同时给桃农带来便利,降低风险。但由于产地与终端企业距离较远,运输成本高,加上桃经过企业流通加工,销售终端价格高。目前贵州省采用农企对接模式销售桃的总量仅占3%左右,还处于初级阶段。

图4 “农企对接”模式

五、结论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地农业省份,贵州省农业结构长期以来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作物种植主导发展模式。随着国家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贵州省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贵州省艳红桃的发展现状,推进提升艳红桃流通效率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而提升艳红桃流通效率首先要了解艳红桃流通发展现状,其中,最主要是了解艳红桃的流通模式现状,进而为今后贵州省艳红桃流通效率的研究中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撑,从而推动贵州省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使贵州省农民增收进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艳红批发市场流通
难忘的一天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冯艳红作品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A Note on Stage Structure Predator-Prey Model with Prey Refuge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