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议题教学 提升核心素养

2019-10-14 11:01郭锦兴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郭锦兴

[摘   要]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实施议题式教学可以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4-0039-0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强调,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力求将学业质量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要求,体现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评价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可见,随着社会发展及教学实践的变化,议题式教学法已引起大家的重视,并成为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的教学方法。

一、议题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传统教学更注重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的传授,知识较为结构化、学习内容相对封闭、学习资源较为匮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潜能的发挥。近几年,社会不断发展,为教育教学提出许多新课题,议题式教学的产生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项创新,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议题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对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研读,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社会热点问题中寻找与教材内容、学生知识经验的融合点作为切入点,确定合适的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素材搜集与信息分类,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探究,课堂上教师进行总结梳理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内化和提升。在对问题的追问中,学生往往会融入真实的场景,这样,学生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既学到了学科知识又培养了核心素养。实施议题式教学可以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议题的创设

一是创设与学科探究相关的实证性议题。当下,许多社会现象能较好地体现教材知识,教师可把这类社会现象转化为议题,引导学生参与议题的调查和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并建立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会学习的素养。在这里,师生是“社會学者”,以议题去探究社会,习得“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学会学习”的素养。例如,通过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议题教学来加深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通过对“网游是否应该加强监管”的讨论来认识加强立法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创设与价值伦理相关的争议性议题。时下一些社会现象常常会引发人们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多方争辩,且这种引起争议的社会现象在当前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共识,我们可以把这类社会现象转化为教学议题。设置这种争议性议题进行教学的目的不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解决这些争议,而是引导学生成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通过思考和尝试解决争议性议题,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关切人类幸福的人文底蕴以及“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例如,以某演艺明星离婚案所引发的国人对金钱观、享乐观、婚姻观、伦理观、亲情观的讨论作为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究,增强学生对意识形态领域多种价值取向的辨别批判能力,从而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议题的创设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可让学生提出一些感兴趣的、有价值的社会热点话题,由教师从教材、学生、社会生活三者的结合中寻找切入点,确定一个能够引起学生思想碰撞的议题,从而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会有更多的感受与体会。确定议题之后,让学生设计一些可操作性较强的问题并分组去进行信息搜集,这一过程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社会大课堂体验更真实的情境,从而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获得更多的素材、更丰富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用各种资源以获得知识,这也增强了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在下一环节的信息共享过程中,由于前期的积极参与,他们对议题内容都较为熟悉,积极性提高了,课堂上自然有话可说,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议题并置身于议题中的冲突情境,让他们在讨论中适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在讨论中不断纠正自己的想法,经历“认知失衡、观点重建、价值判断和决策选择”的过程。教学中如果不能找到切入点把学生熟悉的、有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转化为教学议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就难以在课前进行议题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课堂上难以呈现各种不同观点和对错误观点难以纠正,课后的内化反思也难以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理性认识。而且会因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知识量不够,使课堂只有低层次的争吵而没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甚至正常的课堂纪律维持都难以保证,这就背离了议题式教学法的初衷。

三、议题式教学的具体要求

议题式教学需要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讨论环境。在进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并尊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乐于接受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选择争论性议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可扮演“苏格拉底式”角色,适度挑战学生的立场,对学生提出的错误观点及时给予纠正,从而促使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水平及培养核心素养。

议题式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给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成。而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更加侧重加强对学生进行“三观”的教育。议题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内化反思,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一个阶段的收获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个过程同样重要且必须加以重视,因为学生思维还不成熟、经验也不足,其思想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可能会产生偏差,甚至违背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往往容易出现教师把这一环节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现象,这会导致学生在反思时产生思想偏差,使前面各个环节的努力都白费,更谈不上核心素养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内化与升华。为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在产生思想偏差时,教师应通过说理疏导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澄清模糊观点,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议题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从教材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的结合处寻找切入点,选择有价值、能激发学生兴趣、经思想碰撞后能产生共鸣的议题。教师对议题背后的价值及与议题相关的知识应有深入的了解,课前能够介绍议题的背景,指导学生收集、甄别、分析各类信息素材,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构建“议题、材料、知识、价值”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通过探究领会议题所蕴含的价值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主动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责任编辑    斯   陌)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