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曲《世上哪有树缠藤》出自电影《刘三姐》选段。由傅锦华、吴影演唱,乔羽作词,雷振邦作曲。歌曲很有哲理而又不失通俗,充满了含蓄而又不失明了,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思绪,展开美好的联想。歌词配以优美缠绵的旋律,令人荡气回肠。歌中以藤和树的缠绕,非常巧妙地道出了在爱情的表达上,谁应该是主动的一方。刘三姐深爱着善良、朴实、非常有正义感的青年阿牛。在那个时代,即使像刘三姐那样外向型的奇女子,在爱情的表达上,也是羞于启齿。阿牛也深深地爱着刘三姐,似乎感到了刘三姐对自己有爱意,但又没有十足的把握,没有勇气向刘三姐表达,只能把深深的爱藏在心底。就这样,两人虽心有灵犀,但一纸之隔如何捅破,确也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当二人唱出这首歌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充分彰显出壮族民族音乐的优美、欢快、和故事感。
关键词:民族特色;演唱技巧;发声位
一、《世上哪有树缠藤》中行腔的特点
一般来说,它分为上、下句式结构。最后一句的旋律无拘束,长音高。下一句的节奏很短。旋律流畅优美,节奏缓慢,结构均衡,音域适中,旋律充满歌声,接近口语,更谐音,背诵。同时,节奏规则,句子紧凑,音域不宽,旋律不起伏,与民谣相似。多声部民歌大多是同一声音的两部分。它常被用在歌曲中,如:啊、啊、咧嘴、笑等,表达了主人公在情节中的美好憧憬。通过模态助词,展示了广西壮族民歌的独特特征,表现了故事的结尾感和颤音。在艺术表现方面,刘三杰的咏叹调除了巧妙地运用了双向技巧外,还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段,如链接和排比。例如,“绣球拾起时你不拾起,留下两只手捡起悲伤”,在这里她把抽象的悲哀表现为一种重量,形状特定的物体,活泼生动,有一种有趣的意义。运用平行性也是特别有表现力的,“竹子当你不收,竹笋不留时,绣时拾起你不摘”下来,让人清楚地感觉到她应该对男人不合适的仇恨,她表达了对男人爱的渴望。加入关节。这些细节也突出了刘三杰的机智智慧和他的语调。总之,刘三杰的表达既含蓄又明朗,既矜持又坦率,既庄重又俏皮,既生动又有意义,充满智慧和力量。
二、《世上哪有树缠藤》中旋律的特点
《世上哪有树缠藤》是以男女对唱的形式,极具有故事性,表达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歌曲第一句山中只啊间藤缠树,世上哪见树啊缠藤,旋律以甩腔为主,运用滑音,和语气助词。以中国民族五声调式歌曲为基础,像从高山上呼喊一样,为整首歌曲的故事内容做了铺垫。第二句歌曲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旋律平缓,对上句的滑音形成总结,也为副歌做升华作用。前两句旋律都较为平缓,主要是想表达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运用旋律的高低起伏和壮族的行腔特点,来表现歌曲的完整性。副歌部分是整个歌曲的精华,副歌部分运用广西壮族的方言,“哪个”和“呀”字来表现歌曲的民族性。柔缓和急促的对比。本首对唱,女歌部分采用的四句七字句为一首的民歌体。而男歌部分采用的是三字头加三句七字句为一首的歌体。由于男女歌体形制的不同,造成了明显的节奏上的变化和对比。女方相对舒缓,由“连就连”接续的男方唱词明显急促。这样形成了节律上的变化和对比。含蓄与热烈的对比。在表达上,女歌部分通篇的比兴,委婉含蓄,而阿牛的应和非常直白,是完全的直抒胸臆,“连就连, 我俩结交定百年”这是最热烈的盟誓。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刘三姐的绣球左虚右晃,最终嘭嘭命中目标。阿牛一度被抑制的激情像春江水一般涌动。于是一对有情人心心相印,在爱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
三、《世上哪有树缠藤》中映射出民族特有的情感
壮族民歌将歌分为欢、伦、比、诗、加5种形式,独唱、二重唱、合唱、等多种配音可分为单音和多声部。单珊民歌可分为三大类:高羌民歌、平珊民歌和文珊歌曲。高强民歌大多是在山中演唱,声音很大,噪音小。一般来说,它分为上、下句式结构。最后一句话很夸张,中国菜的声音很响。下一句的节奏很短。民歌曲调流畅优美,节奏缓慢,结构均衡,音域适中,旋律充满歌声。民谣是直截了当的,接近口语。同时,节奏规则,句子紧凑,音域不宽,旋律不起伏,与民谣相似。大多数民歌是复调或两部合唱或合唱。传统曲调与单声道民歌相似,又分为“高调”、“平调”、“民谣”三大类。一些地区有少数三首声乐民歌。高腔室的双重声音强调传统的歌唱方法低音高音连衣裙。低音腔被称为空腔,群众有“低音是空腔,其次是高音”。高調部分是空腔的派生部分,准备的方向是添加花朵,进行和改变。两者都有第一、权利和权利。因为语音的每个部分都被城市接受,所以想法是形成一组五个声音列。因此,狭香城市的起伏与纵横的纵横相结合,是一对新的黑白人才。与民歌相比,小调的歌曲和曲调相对固定,有些曲调形成了完整的曲调。在音阶方面,音乐采用五音阶和四声调音阶。没有口音,节奏更自由。
结 语
《世上哪有树缠藤》歌曲是选自电影《刘三姐》中的片段,也是对于广西壮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作品。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民歌。在写作过程中,不仅了解壮族民族音乐特色,也不断地学习声乐的演唱技巧,在今后对我的帮助依然会十分重要。现在一些民族音乐传唱度并不高,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带动一些人能够更加了解我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培.歌舞剧《刘三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6
[2]张蕾.民族艺术生态发展规律探讨[D].广西民族大学;2013:8
[3]王珂.《印象·刘三姐》叙事的现代性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12
[4]周佐霖.《刘三姐》山歌的传统艺术赏析[J].电影评介,2011,16(3):36-39
[5]林雪娜.文化唱响美好广西[N].广西日报,2010-12-20(20)
作者简介:
张妍(1995-),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8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