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来赏析精准扶贫思想人与自然关系

2019-10-14 21:30廖炬灿胡仁豪李国光
西部论丛 2019年3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廖炬灿 胡仁豪 李国光

摘 要:精准扶贫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以实践为主导,是通过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达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目的,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关系、法权关系、价值关系和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精准扶贫思想;人与自然关系

一、引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精准扶贫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精准扶贫思想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从中国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国情出发,建立确定的目的体系。历史的文明是"意志合力",即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自为积累而成,表现出不确定性和盲目性;但生态文明作为当今的一种重要文明形态,是人类主观自觉地根据自身摆脱贫困的需要参与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而不能让自然自发演变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系统遭到破坏、是人类面临的普遍贫困的生存危机的一种自觉的认识。从精准扶贫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五维"角度(实践论、认识论、法权论、价值论、方法论)分析。通过对精准扶贫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五维"探析,我们可以清晰可见其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特质,它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思想。

二、精准扶贫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论分析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实践的关系,也就是说,是通过行动建立起来的关系"。马克思立足于实践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辨证自然观的基本内核,超越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辨证自然观,也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等一切旧自然观,并对现实的、社会的人的现实生活、贫困状况予以深切关注。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形而上学层面抽象的实践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实质是从抽象本體论向植根于现实社会的感性、社会性的实践本体论转变,因而马克思强调实践哲学绝不是孤立在世界以外的思想,而是"工人的双手建筑铁路的精神"是与现实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是"本来是内在之光的东西,变成转向外部的吞噬一切的火"。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不仅仅是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抽象的人"和"无历史的自然观"的深刻批判,而且是对"现实的人"的社会生活的深切关照。精准扶贫思想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集中体现,毫无疑问也是对人民现实生活贫困状况的深切关注,作为这样一种实践哲学,不单指一种行为的实践,而是一种体现人与自然关系,即主体能动性的实践行为,这种实践行为是在理性约束之下发挥其主体性的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消除人民群众的贫困状态。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去认识和解决。精准扶贫思想体现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高度契合,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认识贫困问题,在实践中实事求是地找问题,从而必然提出"精准扶贫、脱贫"的目标。总书记曾谈到:"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领导人始终将扶贫脱贫当作国家最关心的事情,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求"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正是带着问题意识,坚持唯物辨证的实践观在实践中更好地解决贫困问题,随着脱贫任务越到后期,硬骨头越难啃,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突出脱贫攻坚的精准措施。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务的最艰难时期,其最大的现实就是农村还有六千多万的贫困人口。据此实际,领导人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精准扶贫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维度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维度的有效体现和具体深化,有力回答了"怎么扶"的问题,告诫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实践维度,结合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状态。

三、精准扶贫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论分析

认识论,在哲学领域里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回答思维是否能反映存在,如何反映存在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人的思维是否具有认识客观对象的能力,若能认识,又是怎样实现这种认识的。认识论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并且这种能动反映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的,人类对自然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认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道:"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在这里,马克思所论述的物质活动的主要表现其实就是指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生产活动,即生产实践。马克思在这里还更深一步提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这就明确表明思想和观念不仅来源于实践,而且是可以认识自己在从事生产实践时对对象的看法的。第三,强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人们认识自然和现实的贫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获取对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知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里明确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理解,认识和解释世界虽然很重要,但其目的不是为了认识而去认识,反之,我们是为了改造这个贫困的现实世界而去认识,我们的行为需要理论的指导,为了更好有效地改造自然,消除人民的贫困状态,我们必须要去认识自然和人民生活的贫困之因。而在当今时代,只有精准扶贫思想落实到消除现实贫困生活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真正目的和归宿

四、结语

马克思从认识论角度出发,认为一切把历史神化、精神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实践,不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知道是现实感性的实践活动本身,构成了人类全部生活(包含精神生活),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胡振英,曹应梅.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精准扶贫观阐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8):1-4.

[2] 古培霖.论精准扶贫理论的哲学蕴含[J].知识经济,2019,(6):22-23.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浅议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弄清楚的三个为什么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