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山区茶树短穗扦插繁殖研究

2019-10-14 16:36孔繁星
种子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繁殖茶树

孔繁星

摘   要:黔南山区地处亚热带,地势多为丘陵、山坡交融,山区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潮湿、草木茂而土壤厚、雨足日照短、相对温差大。在这样优越的生态条件下,茶树自然茶叶肥硕,叶质嫩软,白毫显露。但限于山区地势条件,茶树以引进外地苗木居多,造成茶树品种繁杂、品质不一。为更好地推动茶树良种无性系茶苗的种植,助力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针对黔南山区的地理条件,就多年来在山区对本地良种茶苗无性系培育的研究和推广成果进行总结,供参考。

关键词:黔南山区;茶树;短穗扦插技术;繁殖

1   研究目标

在山区简易条件下,进行冬季和夏秋季茶树短穗扦插,研究其成活率以及生根粉对枝条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1.1   简易条件

利用易得材料(竹子和木棒)以及塑料薄膜、遮阳网,搭建具有保温、保湿作用的棚架装置。第1种是竹木大棚。这种大棚以竹子、木棒结合搭建高1.65m以上、长20m、宽15m左右的框架,然后整个框架上覆盖遮阳网。冬季时在大棚下再建覆盖薄膜的小棚。第2种是露天小棚。它是利用小竹子或篾条(每根1.9m左右)弯曲成拱插于厢边,形成的拱高半径30~50cm,上面先覆盖薄膜,然后再紧贴盖上遮阳网,可起到遮阳和保温的双重作用。

1.2   扦插材料

利用老茶园台刈根新的半木质化枝条进行短穗冬季扦插和半木质化夏季枝条进行夏秋扦插,在简易条件下实行技术管理。

2   短穗扦插技术

2.1   苗床整理

第1步深耕,利用机械对原老茶地进行深耕30cm以上;第2步规划,在耕作区进行道路、水沟规划;第3步垄土整厢,在规划好的地块内以每厢1.5m宽划行,垄厢时每厢以1.1m为厢面、0.4m为厢沟,用铁铲把厢沟土垄于厢面上,使厢面高于厢沟0.15m,厢埂用铁铲打实;第4步施肥,用高效复合肥50kg/667m2和磷肥25kg/667m2,均匀撒施在厢面上;第5步铺心土,视厢面新土情况,增铺0.05~0.1m厚的生黄土,要求所取的黄土为心土层,且颗粒碎小,易于扦插;第6步压板和消毒,用木板平整并稍压紧厢面黄土,然后用喷雾器喷洒消毒;第7步浇水,在扦插前10h浇透1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以待扦插。

2.2   剪枝

将母本园取来的长枝条进行短截。技术要求为“三选、二剪、一长”。三选:先选取半木质化的枝条(颜色为棕红色或猪肝色),再选取粗细适中枝条(直径0.3~0.6cm),最后挑选粗壮且完整的1芽1叶所在的节间。二剪:对选好的节间,先在芽头上端0.5~1cm处顺叶面方向剪切,然后在叶柄下3.3cm左右处顺叶面方向短截,2次剪切的剪口要平滑不裂。一长:即要求剪下的短穗长度(叶柄处至下剪口)为3~4cm。如节间短的,可把第2个结节作插口,过短不利成活,过长则生长力弱。

2.3   扦插

将已剪好的短穗按一定的技术要求插入土壤内。在湿润的厢面上按5~7cm为行距划行,每根短穗间距以双方叶子不重叠为宜。扦插时1次插下,不得重插,插下后,叶子不能贴着土壤,适当用手指压紧扦插处。根据研究对比,部分短枝进行生根粉浸泡后再扦插。以每100棵短穗为1把,然后集中浸泡在已兑好生根粉的大盆内。所使用的生根粉为国光生根粉和强力生根粉。

3   冬季建立小棚和大棚

小棚:扦插后要立即建好小棚。冬季扦插时,由于气温低,因此扦插完毕后要浇透水,然后立即搭上拱架,覆盖薄膜。拱架半径为30~50cm,薄膜为双层,厚度每层为0.014mm,覆盖薄膜后立即在边缘处严实盖上土壤。先盖上薄膜再用遮阳网覆盖,遮阳网边上覆土压紧即可。

大棚:用竹子和木棒搭建高1.65m左右的框架,然后在上面覆盖遮阳网,四周贴地压紧。冬季特别寒冷的地方也可在大棚下建立小棚,棚上不再覆盖遮阳网。

冬季使用的遮阳网材料,其遮阴率为65%左右。

4   秋季扦插

秋季扦插工作中的苗床整理、剪枝、扦插技术与冬季扦插相同。不同点是:由于秋季气温高,因此扦插完毕后即搭大棚遮阴。夏秋季使用的遮阳网材料,其遮阴率为75%左右。入冬后再在厢面上搭小棚覆盖薄膜保温过冬。

5   生长管理

根據气候的变化,对苗床观察到的温、湿度,短穗的生长情况进行相应的通风、揭膜、揭网、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5.1   温湿度调节

①通风:可采取对小棚两头揭膜让气流对流,降低棚内温度。②揭膜:茶苗具备了一定的生长能力,且外界温度稳定升高时可揭开膜。③揭网:茶苗已能适应自然光照时可揭网“炼苗”。④浇水:未揭膜前厢面湿度低于70%时应及时浇水,揭膜后当湿度低于30%(土壤表面显白)时浇水,浇水以表面土壤吸饱为止。

5.2   病虫害防治

针对茶苗常见的小卷叶蛾、蚜虫、小绿叶蝉等虫害以及根腐病、炭疽病、茶饼病等病害,应及时施以相应的农药预防及防治。

5.3   施肥

以叶面喷施、发酵肥浇施(冬插)、化肥撒施(秋插)3种方式进行,除冬季外每月1~2次。及时补充N、P、K及微肥,增强生长和抗逆能力。

6   研究结果

使用大棚、小棚进行扦插繁殖的,其短穗扦插成活率有明显的差异。通过用生根粉浸泡的短穗,其成活率也有明显的差异。以上差异主要由下面几个因素决定。

6.1   温度

温度是短穗成活及生长的关键因素,冬插温度见表1。

从表1看出,冬季大棚保温性比小棚好,冬季最冷时难以有低于0℃的,气温升高到2℃以上时,大棚遮阳网又起到降温的作用。小棚对外界温度变化较敏感,当外界低于0℃时,其也易受冻;当外界温度达20℃并持续升温时,其棚内温度急剧上升,当棚外温度在25℃以上时,其棚内温度急剧上升到35℃,易烧坏茶苗。

秋季在入冬前未搭小棚,皆因棚外温度较高。从表2看出,秋季大棚遮阴降温、保温效果较好。入冬后在大棚下搭建拱架薄膜小棚,温度的变化与冬插试验点大棚相似。

6.2   湿度

湿度是影响短穗成活及生长能力的重要因素,冬插湿度见表3。

一般棚外湿度60%时,考虑小棚是否浇水,当然也要看小棚内的情况。冬季期间小棚浇水2次、大棚1次即可。

表4为秋插湿度。从表4看出,秋季大棚内湿度均比棚外高。当棚内湿度低于70%时间过长,土壤有干燥手感时,需浇水保湿。

6.3   成活率比较

表5为冬插成活率。从表5看出,大棚成活率比小棚高15.5%,浸泡生根粉大棚提高3%,小棚0.5%。

表6为秋插成活率。从表6看出,大棚平均成活率78.5%,浸泡生根粉成活率明显提高8.5%。

7   结语

总之,在简易大棚条件下,冬插成活率80%以上,根据当地的气候及地形特点,短穗扦插尽量以简易大棚育苗方式为主,小面积(小于667m2)育苗可考虑使用小棚方式。冬季育苗尽量不用生根粉。春夏秋季节气温高可以使用,但要注意掌握好不同品种及配制浓度、浸泡时间等关键技术。

(收稿日期:2019-07-01)

猜你喜欢
繁殖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故乡的古茶树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茶是由茶树的叶子做成的
茶的箴言
美丽的山茶树
茶树长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