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意义及方法

2019-10-14 16:36邓利爱穆艳娥胡明彦
种子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马铃薯培育意义

邓利爱 穆艳娥 胡明彦

摘   要:在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持续加快,特别是农业发展,已经在原有基础上有着很大的进步,产量的增加不仅有利于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的后续发展,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马铃薯生产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产量与品质关系着农业整体的生产总值。但现阶段,由于马铃薯产业中存在马铃薯病毒,其严重危害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此,相关农业生产单位需要重视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研发。基于此,在阐述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意义基础上,总结了相关的经验,以期可以为农业生产的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马铃薯;抗病毒品种;培育;意义;方法

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有确保农产品的質量与安全,才可以保证整个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但在马铃薯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其在生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病害影响较多,使病毒病植株生长代谢紊乱,还会使其产量减少,这不仅对马铃薯的正常生长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对此,就需要相关企业在重视马铃薯病毒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技术来培育马铃薯抗病毒品种,以此来提高马铃薯的产值,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1   培育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意义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农业产值可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病毒作为一个可控制因素,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特别是在马铃薯生产的过程中,培育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重要性非常突出,其不仅与马铃薯自身质量有着很大的联系,也决定着农业生产产值。在马铃薯的实际生长过程中,病毒会造成其块茎品质下降,如高感PLRV的马铃薯块茎薯肉中会有明显的坏死组织,感染PSTVD植株所结块茎细长、两端略尖、形同纺锤等,这都会对马铃薯的整体品质造成损害,使马铃薯的生产潜力减弱,也会降低马铃薯育种工作的效率[1]。对此,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单位开始重视马铃薯抗病毒技术的研发,致力于脱毒工作,但由于脱毒的整体成本较高,不仅需要一定的脱毒设备,还需要具备独立清洁的环境以及高技能水平的人才等,这无疑增大了整个生产成本,使得农业生产的利益降低。在此背景下,各个农业生产单位对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培育进行探究,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培育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整体抗病毒工作的成本,还可以从根本上起到根除自身病毒的作用,促进马铃薯产值的增加。

2   马铃薯抗病毒品种培育技术

2.1   利用已有的抗原材料

在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培育过程中,相关的生产单位以及人员必须结合马铃薯实际的成长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运用马铃薯抗病毒品种培育技术,以此才能够发挥技术优势。在实际的培育过程中,可以利用已有的抗原材料,抗原材料一般来自于自栽培种、野生种及相关近缘种等,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培育情况,选择合理的抗原材料,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工作的有效性。在不断地探究与分析中发现,使用抗性栽培品种是马铃薯病毒控制的最有效办法,马铃薯的抗病毒反应有过敏抗性和极端抗性两种不同的类型,在前期还需要对马铃薯的抗性进行了解与分析,以此来形成对马铃薯抗病毒培育的全方面认识,从而对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培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马铃薯抗病基因工程

在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培育过程中,相关生产单位和施工人员还需要对马铃薯抗病基因工程予以重视,将其作为马铃薯产品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马铃薯抗病基因工程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我国已合成克隆出用于转化马铃薯的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基因调控区序列、核酶cDNA以及其他各种基因20余种,这不仅完善了马铃薯转化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铃薯抗病毒品种培育工作的进展。相应的生产单位和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抗病基因工程中,会结合现今的一系列技术手段,通过外壳蛋白介导、复制酶基因介导及表达基因调控区、表达该酶等多种途径,获得一批抗PVX、抗PSTV等的转基因马铃薯栽培种,这可以有效对马铃薯进行充分保护,也可以实现在不改变马铃薯特性的情况下保证其质量[2]。

3   利用已有的抗原材料进行常规育种

3.1   常规育种又称杂交转育

在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培育工作中,在利用已有抗原材料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马铃薯育种情况来选择合理搭配的组合方式,通过合理、高效的搭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整个马铃薯抗病毒品种培育工作的效率,为农业生产单位营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此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实际的组合搭配中,相关生产单位及工作人员可以结合马铃薯实际育种情况,全方位考虑各方面因素,实现根据马铃薯的基因型特点来进行搭配组合,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由于马铃薯的育种亲本都是杂合体,其基因型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在常规育种又称杂交转育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组合与亲本的遗传特点来进行选配,还需要考虑到其配合力,以此来保证有足够的实生苗群体,从而确保后代中出现优良的单株,经过遗传与应用,可以确保马铃薯的抗病毒性,以此来获得抗病毒马铃薯品种[3]。

3.2   遗传规律研究

由于马铃薯抗病毒培育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在实际的培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多方面考虑抗病毒技术,还要根据实际的培育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培育方法,从而提高整个马铃薯抗病毒培育工作的有效性。除了以上所涉及的马铃薯抗病毒品种培育的相关方法外,在实际的马铃薯抗病毒培育过程中,相关农业生产单位及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一些遗传规律的研究来开展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培育工作,其作为一项有效的培育方法,在当今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应用。在对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连续多年种植的品种进行分析与研究,在抗PLRV育种中,要选择一般配合力负值高的母本和特殊配合力负值高的父本的组合,对不同品种的类型以及基因控制特性进行分析,并辅之一定的生物技术[4]。

现阶段,随着农业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对马铃薯抗病毒的遗传研究较为深入,在抗病毒资源与品种方面所面临的选择也较多,这在开展常规的育种过程中,要紧跟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掌握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相关方法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更新,将一切成熟的、可提高育种效率的生物技术方法以及手段进行运用,从而提高马铃薯抗病毒品种培育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也为马铃薯的正常生长提高基础性保障,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后续发展,促进各地区的稳定性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

随着马铃薯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现今马铃薯在加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病毒问题也受到了重视。要实现马铃薯产品产值的增加,相关农业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在提高对马铃薯病毒控制意识的基础上,注重马铃薯抗病毒品种培育的方法,通过不断探究与实践来提高马铃薯品质,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提高马铃薯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赵福宽,张鹤龄,郑用琏,等.分子生物技术在马铃薯抗病毒育种中的应用[J].世界农业,1998(11):25-26.

[ 2 ] 唐修文.马铃薯抗病毒育种的研究[J].中国马铃薯,1990(2):89-93.

[ 3 ] 盖琼辉.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体系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

[ 4 ] 唐子永.马铃薯微型脱毒种薯生产及生产用种繁育体系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

(收稿日期:2019-07-12)

猜你喜欢
马铃薯培育意义
马铃薯有功劳
有意义的一天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蟑螂
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