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再看创业板

2019-10-15 05:56宋谊青
中国品牌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创板创业板上市

文_本刊记者 宋谊青

十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里程碑既是总结的时刻,也是再出发的时刻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创业板也迎来了自己的10岁生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下发文件,明确提出,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此次文件的下发,表明创业板蓝图有了更美好的描绘。

被称为“神创板”的创业板,其实诞生于20年前。1998年,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成思危提交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被认为开启了在中国设立创业板的征程。1999年,深交所开始着手筹建创业板。在全球金融危机接近尾声中,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终于落在深交所诞生。

有的十年10倍,有的退市

首批上市28家企业,这10年间在资本市场这个舞台上也书写了各自的悲喜,有的十年10倍,有的濒临退市。无论从产业链条的整合,还是企业成长的角度回望,这28家企业走过的路无疑也是创业板发展的一个浓重缩影。

创业板设立的初衷,旨在服务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因此,首批上市的公司都是当时精挑细选的项目,至少是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比如特锐德是箱式变电站龙头,和铁路建设密切相关;又比如神州泰岳作为飞信的运营维护商,当年火的一塌糊涂;比如南方股份是通风与空气处理设备龙头;探路者是户外用品市场上的领导品牌等等。此外,他们还有一个特殊的背景,那就是都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由于创业板上市条件要求业绩持续增长,也就是创业板公司在2008年危机之年的业绩也需要同比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质量。

从业绩上来看,上市之后,28家上市公司的差距逐渐拉大。2016年全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有17家,最高的为网宿科技12.48亿元,其也成为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具体到个股,这28家企业在创业板经过十年的大浪淘沙,成色尽显。既有爱尔眼科、亿纬锂能这种10 倍以上大牛股,也有跌去 95%的金亚科技和大起大落的华谊兄弟;更多的还是伴随行业景气周期而起伏的公司,例如电动车领域的特锐德、亿纬锂能,做 CDN 起家但被阿里云腾讯云夹击从而放慢增长的网宿科技等等。

据《中国品牌》记者了解,创业板的巨亏公司大多是非经营性亏损,即多以欺诈、违规违法甚至蓄意侵吞上市公司资产而遭巨亏。

以亏损第一股乐视网为例,几年前,公司已将旗下乐视体育、乐视云、乐融致新等资产和股权剥离出上市公司,可包括贾跃亭及之后的公司管理层居然仍为之违规担保,以至不得不计提乐视体育、乐视云的负债达98亿余元。两位独立董事对此“无法表示意见”;而一些在任高管,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等纷纷发布公告溜之大吉。

从板块收益角度,首批28家企业持续正收益。其收益最低点在2012年12月,为24%。如果持有3年,其收益为44.5%,期间最高收益为162.5%。如果持有5年,其收益即为最高收益(282.9%)。如果上市至今一直持有,其收益388%。

创业板成立之后,已经造就近千位亿万富翁,财富超过5亿元的富翁有300多位。曾经,乐视网贾跃亭家族以143.37亿元的持股市值位居创业板富人榜首。对此,创业板开板之初,更多的是被投资者诟病为“造富工场”。

左手卖壳右手套现

创业板成立之后,在如何为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方面,确实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也使得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凭借着创业板获得了比较快、比较好的发展。10年前首批上市企业仅有28家;10年后,上市公司数量则达到773家左右,企业数量上发生了飞跃式增长。

但是,创业板的成长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14年至2016年,创业板公司净利润持续高增长。但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创业板公司业绩增速从2017年开始下滑,当年下滑幅度为15.21%。受商誉减值、坏账准备计提等影响,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336亿元,下滑65.6%。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创业板公司为社会所作出的创新价值并没有多少,却把主要精力放在运作市场热门题材上面,由此股价得以炒高,发起人股东减持股票就可从市场套取到巨量财富,创新板成为题材炒作板、市值管理板、套现致富板。

此前,由于投资者不再盲目追捧,创业板的融资能力也随之下降,过去大额超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如今甚至出现了融资不足的现象。此外,创业板自创立以来,频频遭遇“业绩”变脸、业绩下滑的成长烦恼,曾被称为“伪成长”板。有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后净利润增速不及上市前的高达七成。

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告诉《中国品牌》记者,无论是创业板的“三高”,还是高管的减持和辞职,这些症状都只是表象,创业板真正的核心问题还在于公司业绩增长并不理想,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创业板应有的特性。

随着资本市场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创业板制度上难以包容新经济的发展需求,致使很多优秀的创业企业拦在门外,其中不乏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因而,在境外交易所竞相推出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从制度上突破,持续深化改革,以更好地服务市场服务经济转型成为创业板市场各方参与者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IPO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将创业板变成了‘第二主板’,进而削弱了创业板的本色和包容性”。中航证券金融研究所负责人董忠云表示,“这导致创业板对我国创新经济的代表性降低。”

创业板改革再进一步

创业板发展到现在,从上市公司规模和数量来看,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是,从质量和效率来看,则需要好好总结和反思。其中,创业板担负的,不只是为创新、创业、科技型企业提供上市平台,更担负着如何探索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创新的重任。譬如科创板试行的注册制、涨跌幅限制等,早就应当在创业板试点,在创业板探索和积累经验。可是,创业板在如何改革、创新方面,并没有拿出具有突破意义的举措。

在8月18日公布的《意见》中,对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相关内容较为简略,全文只有“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等寥寥数语,具体措施、方法等均未提及。

那么,作为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事项,创业板的发行上市、注册制改革,将会以怎样的方式、路径推进?“现在只是一个宏观方向,估计证监会还要出台一系列配套管理办法。”资深前投行人士、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建中分析,创业板的注册制,有可能会将相关权限下放给交易所,发行、上市等方面的规则和标准,也可能参考科创板。

尽管具体方向尚不明确,但参考科创板已有经验、教训,已是市场的共同认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科创板从制度、规则到流程,均已基本成型,并已落地实施,创业板可以全盘复制科创板的注册制,不必另搞一套。

尽管科创板为创业板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创业板的发行上市变成注册制,那么在具体标准、规则上要与科创板互补,形成相辅相成的错位竞争,否则就会出现同质化竞争,削弱创业板改革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退市制度应当成为创业板改革的突破重点。因为,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退市制度,要想让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行为规范、信息披露真实等,难度确实很大。更重要的,由于长期以来始终呈现进多出少的格局,市场已经明显出现了难以承受的现象,劣质公司的比重不断攀升,优质公司难以成为市场主流,优质企业也难以顺利进入市场,没有真正形成良进劣退、良币驱赶劣币的机制。因此,可以从创业板试行一次真正的退市机制再造、退市制度重建、退市秩序规范,用三到五年时间,让劣质企业、垃圾企业出尽。如果这样,创业板的贡献将很大,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也会很大。特别是上市公司,也就不敢再弄虚作假、不敢再行为不规范。因为,一旦退市,对企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就像是长生生物一样,原本是一家好好的公司,就是因为行为不规范,被送上了退市之路。

创业板也要创业,这是历史赋予创业板的重任,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创业板要想与科创板形成互动,就必须在改革上有新举措、新突破,退市制度改革,则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

猜你喜欢
创板创业板上市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12.99万元起售,UNI-V 2.0T正式上市,UNI-V iDD全球首秀
科创板的山东机会
科创板的圈外人
抢抓科创板
股神榜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创业板)
创业板上半年涨幅前50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