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探索
——以西滍村为例

2019-10-15 03:01张明辉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18期
关键词:村庄规划生态

张明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1 引言

2019年3月8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深入贯彻指示精神,河南省把做好实用性村庄规划当作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启动千村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平顶山新城区滍阳镇西滍村被列为首批试点村庄。

2 西滍村概况

西滍村是千年古镇滍阳镇的水库移民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由于村庄内有白龟湖和应河水源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应国古墓遗址的建设控制区等多重生态控制要求,未来村庄建设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现状主导产业渔业难以维系,亟须转型发展。另外,村庄还存在历史缺彰显、风貌无特色的问题。

3 统筹多规合一的村域空间规划梳理

村庄规划要整合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多规合一”,并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建设发展村庄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3.1 创新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管控

通过对《新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5—2020)》《中国平顶山应国墓地保护规划》《平顶山滍阳镇总体规划(2016—2030)》等西滍村相关规划进行解读,发现存在多规不一问题:基本农田线冲突、应国古墓线冲突、应河蓝线冲突(见图1)。

3.1.1 刚性管控——划定村域三线三区

在滍阳镇未编订国土空间规划的过渡期,为系统解决村庄多规合一问题,规划结合村庄现实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村庄进行双评价,以一张蓝图为基底,确定全村域的三线三区,构建村域空间新标准(见图2)。

三线:(1)生态保护红线:应河保护水面红线、白龟湖水源地保护线;(2)永久基本农田线;(3)城镇开发边界:应国古墓遗址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及城市开发控制线。附加控制线:结合村庄现状及双评价结果,划定村庄增长边界。

三区:(1)生态空间:包括水域、坑塘沟渠,应从保护空间生态价值、维护生态安全、发挥生态功能考虑,禁止或限制任何开发活动。(2)农业空间:包括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农村居民点;农田空间应坚持守住耕地底线,明确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同时,根据人口规模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确定农村居民点区域。(3)城镇空间: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及历史文化保护用地。

图1 西滍村多规不一

图2 西滍村三线三区图

3.1.2 弹性管控——探索留白机制

结合西滍村的现状基础,在划定的村庄增长边界内,探索规划“留白”机制,为村庄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弹性空间。预留用地规模不超过村庄5%的建设用地指标,未来可根据村庄需求用于发展村庄住宅、公共服务以及商业休闲等功能。

3.2 村庄产业创新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3.2.1 产业功能创新

依托西滍村特色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旅游产业的提升。依托村落发展文化旅游、特色民宿、特色商业等功能。依托现状鱼塘,发展垂钓、生态湿地等功能。依托农田,发展田园观光、瓜果采摘、郊野露营、农耕体验等功能。做大做优西滍旅游品牌,为村民提供多样的就业机会。

3.2.2产业政策创新

政策创新主要包括经营农用地的创新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创新利用、农民闲置房屋的流转开发以及农村人才的创新引领。通过调动政府、市场和村集体3方力量,实现村庄的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1]。

1)农用地创新利用:入股发展设施农业,与高校或企业合办设施农业基地。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等。

2)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创新利用:基于西滍村紧邻城市镇区的特殊属性,考虑在集体用地上建公租房,既创新了保障房的用地供应方式,降低了保障房供应成本,又解决了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也让村民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这种村庄公租乡居小院以短租、长租及众筹3种方式经营。

3)农宅使用权流转:基于西滍村未来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前提背景下,当有社会资金介入农房整体改造,使用权流转和经营时,通过基层政府、村集体、社会资金3方共同介入、合理分工的做法,发挥规划在整体改造中的引导作用,并且严格执行农宅改造的规划许可制度。

4)培养农村人才引领:培育农村农民人才,带领村庄致富发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带头人的培训,提高其职业能力,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带领村民致富;另一方面,培育当地村民,将从事休闲观光、农村电商、民宿客栈等新业态的人员作为创业创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开展精细化培训。

4 突出人文生态的特色村庄整治

4.1 人文特色的村庄整治

4.1.1 特色街巷整治改造

结合村庄风土人情,打造3条特色街巷,即体现传统文化的泡桐花街、体现乡土情怀的田园果巷以及体现鱼米水乡的西滍水街。

泡桐花街:延续原有街巷空间,使用传统材料工艺,融入多样化景观元素,改善街巷界面,打造古朴雅致的街巷空间风貌。田园果巷:利用街巷闲置空间,以微田园和微果园的模式进行村民自主种植美化,打造农耕文化风貌特色街巷。西滍水街:依托现状水系借鉴滍阳镇水街格局,传承渔村水乡文化,集聚商业休闲、文化体验等旅游功能,打造特色水街。

4.1.2 特色节点建设提升

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资源,在进村主线上,沿西滍应河生态文化廊建设五大文化主题节点(应国怀古园、西滍水乡园、书香览胜园、水上渔舟园、九黎唱晚园),通过不同文化景观小品的设计,展现西滍村多样的历史文化(古应国文化、农耕文化、滍阳文化、渔村文化、蚩尤九黎文化)。

4 .2绿色低碳的生态保护

4.2.1 生态技术运用

1)循环能源: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垃圾分类循环处理技术,实现低碳环保的愿景,促进资源循环。(1)太阳能路灯:道路全部装配太阳能路灯,外观采用本土地域化设计;(2)垃圾分类:采用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技术,最大可能地回收再用。

2)海绵技术:遵循生态优先和低影响开发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水循环利用各环节。(1)透水铺面:主要道路采用麻石板及青石板辅以卵石、免烧砖及其他透水砖料作为主,街巷小路铺装也采用透水材料并通过纹样设计体现地域文化元素。停车场采用植草铺砖敷设。(2)排水沟渠:改造现状沟渠,采用天然石料砌筑,加铺土层培育水生灌木,铺设鹅卵砂石防止土壤侵蚀。(3)微田园景观:利用宅前屋后闲置地,种植蔬菜果树等作物。(4)生态湿地:人工湿地种植大量种植当地具有吸收、吸附和富集作用的水生漂浮植物和挺水草本植物,在将雨水排入应河前完成雨水的过滤净化,实现雨水循环。

4.2.2 水生态保护

水生态保护主要包括2方面:一方面,全方位建立村落污水体系,全村覆盖污水管网,村落排水达到零排污状态;另一方面,基于未来村庄发展旅游产业的考虑,建议滨水客栈自建污水处理装置经处理后排入管道,旅游设施实现污水自处理。

5 实用性成果表达

规划编制成果要做到好看、好记、好管。为更好地指导村庄规划实施,对实用型的规划成果框架体系进行了探索。村庄规划编制成果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技术性文件、公示性文件和实施性文件。技术性文件包含规划说明书、图纸和基础资料汇编,用于规划审查、报批和管理。公示性文件包含规划主要图纸及部分效果图,设计成易懂的图纸和文字,用于向村民公示。实施性文件由实施行动计划表和图解组成,用于村庄规划实施。

6 结语

本文通过统筹村庄基础资源,运用技术的手段,优化村庄“三生”空间,实现村庄多规合一,并针对村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村庄建设的实用性方案,从产业创新发展、人文特色风貌整治、绿色低碳生态保护等方面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村庄规划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我的小村庄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村庄,你好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村庄在哪里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