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浏阳更绚丽

2019-10-15 06:12魏书传
金融经济 2019年9期
关键词:浏阳攻坚

魏书传

浏阳,地处湘赣边界,湖南东部偏北,面积5007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古为“吴楚咽喉”,享有“千年古县”“花炮之乡”“油茶之乡”等美誉。作为革命老区的浏阳,曾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当年秋收起义的文家市会师是中国革命一个重要轉折点。起义部队正是从文家市会师后,中国革命才开始走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如今距秋收起义已过去了92年,浏阳现在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呢?本刊记者在盛夏时节,来到浏阳采访,看看浏阳今日的新面貌。

浏阳市委宣传部的同志向记者介绍,浏阳过去是个“老、边、穷”的国家贫困县,后来就主动摘掉了贫困帽子,如今已进入全国百强县的一流方阵。当下,浏阳以“在区域谋发展、在全国争地位、在全球引资源”的豪情壮志,推动浏阳高质量发展。2018年,浏阳在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全国百强排名中跃居第13位,成为中部地区唯一的“竞强争优范例”,荣获68项国家级荣誉、132个省级奖项。2018年12月,浏阳还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国工业百强县、全国小康城市100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

浏阳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还告诉记者,浏阳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宣传部的同志希望我到浏阳的一些乡镇和村子走一走,看一看,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扶贫攻坚,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脱贫

记者从浏阳市扶贫办了解到,浏阳全市共有建档贫困户15814户,贫困人口49875人。目前,全市33个省定的贫困村已全部出列,13325户44775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4%。扶贫办的同志介绍说,浏阳的金刚镇在小额信贷助推产业扶贫方面做得比较好,也颇有成效,建议我们去金刚镇作一下实地采访。

在浏阳金刚镇,镇政府负责扶贫的王升华副镇长和扶贫办的易主任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金刚镇是浏阳鞭炮烟花的发祥地,鞭炮生产历史悠久,全镇现有鞭炮烟花厂家几十家,年销售额达50余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比较明显,而且生产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王升华告诉记者,“我们这个镇在扶贫方面,就是采取小额信贷助推产业扶贫,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异地搬迁、小额信贷、产业扶持等措施多策并用,以达到扶贫效果。”

王升华副镇长带着记者来到了南岳村代双片九岭组肖孝兵村民家里。陪同采访的易主任介绍说,这个组因位于较高的山坡上,交通不便,村民的生活比较艰苦。肖孝兵这一户因他自己是个哑吧,加之妻子又是残疾人,一个女儿在读职高,也患有先天心脏病,他家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原先他家住在更高的山上,生产生活都不方便,镇里出资10万元,为他在山脚盖了一栋新房。2017年浏阳农商银行给他贷了一笔5万元扶贫资金,他拿着这笔钱在九岭山上开辟了30多亩果园,种植了300棵黄桃、40多棵梨树、40棵李树,还栽种猕猴桃、板栗、石榴等。另外,肖孝兵还在果园里养鸡、养蜂。经过他2年多来的辛勤劳动,现在肖孝兵已经脱贫了,而且借浏阳农商行的5万小贷也全部还清了。肖孝兵在纸上给记者写了一句话:“多亏政府帮助了我,我自己也努力勤奋,所以我脱贫了!”易主任对记者说,肖孝兵不仅仅是脱贫,再过一两年果树进入盛产期时,他还能过上小康生活。

“沙螺村一户贫困户何明丰家,就是典型的靠产业推动扶贫的。”王升华副镇长介绍说,何明丰家除夫妻俩外,还有母亲、祖母和3个小孩。两位老人都患有各种疾病,家里又缺乏劳动力,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所以建档时被列入了贫困户。2016年,通过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在浏阳农商行金刚支行贷了5万元,购买了一些简单的设备和一辆二手小货车,在家里搞起了作坊式的小加工厂,专门为烟花鞭炮厂加工花炮筒子。当年,何丰明家就赚了4万元,加上他在本地打工的收入,他还清了全部的贷款。2017年,何明丰家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彻底脱下了贫困的帽子;2018年何明丰家也还有8、9万元的收入,成为金刚镇产业脱贫攻坚的示范户。“不是党的扶贫政策好,我家里现在仍会是一贫如洗的状态。”离开何明丰家时,他向记者说出了一番心里话。

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撬动经济发展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然而,在浏阳的很多乡镇,这种向往已经变成为现实。

一条条平坦宽敞的沥青马路直通各农家小院,一盏盏新装的路灯一字排开井然有序,路旁的绿树和鲜花点缀两侧,清澈的池塘、清亮的河水,倒映着村民一栋栋漂亮的新居,一个个宽大而明亮的休闲广场分布在各村落中......这是记者在官渡镇竹联村走访时亲眼目睹的一切。村主任李昭武开车带着记者在村里转了个多小时。李主任介绍说,“现在村民生活都过得很满意了,村里80%的家庭都买了汽车,还有的家里买了2台以上。乡村的建设搞好了,村民每天辛勤工作后,晚上也会出来散步、跳舞,大家在一起挺开心快乐的。”

如何将美丽乡村转化成美丽资源,并让美丽乡村持续美丽下去?这是乡村振兴也是浏阳许多乡村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竹联村信奉的是:坚定走一条用绿色产业链贯穿始终的发展道路,是乡村颜值提升和经济发展双丰收的不二选择。筑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完备的基础设施吸引下,竹联村引来了一只只农业的“金凤凰”。桂园国际、原乡花海、鑫联种植等5个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富硒西瓜、火龙果、莲子、葡萄、黄秋葵、奶油南瓜等,一大批特色蔬果在这里安家落户,有效激活了当地农户的种养积极性。现在村里已发展种植大户20户,种植规模4000多亩,形成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三产融合和城乡复合体。

李主任还特意给记者介绍了他们的“诗画中州”项目。这个项目是2017年批下来的,在该项目推动下,村里建起了公共服务中心、旅游接待中心、会议室、远教室、文化休闲广场等。这个项目仅一年时间,就带动当地新增劳动力500多人,帮助了30户贫困户就业。仅仅依托“诗画中州”,有的农户一天卖蔬菜和土特产的收入就超过1000元。2018年,竹联村就接待了游客20万人次,纯收入达500万元。村民通过这些项目获得土地租金、劳务收入和股份分红等,实现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

离开官渡镇竹联村后,记者来到了沿溪镇沙龙村。沿溪镇沙龙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是浏阳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村党总支书记罗春平领着记者参观了他们最引为自豪的蝴蝶小区。这个小区是沙龙村的中心位置,几十幢独栋和联排别墅整齐排列着,掩映在绿树花海丛中。小区前有碧波荡漾的湖水,有配置齐整的太阳能路灯,休闲广场也一应俱全。罗书记向记者介绍,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得较为完美之外,沙龙村最大的产业就是蔬菜种植,这在浏阳乃至全省都是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全村有耕地面积5600亩,已实行依法流转的有4120亩,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多达4000亩。村里成立了16个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和2个无公害产品销售团队,村里一年产值达5160万元。罗书记告诉记者,沙龙村每天转运的蔬菜多达数十吨,这些蔬菜除大部分供应长沙市场外,还远销香港市场。“我们这里的蔬菜12个小时内就可以到达香港市场。”沙龙村一位蔬菜生产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早上,蔬菜还在沙龙村的田间地头,晚上就已经出现在香港市民的餐桌上了。

近两年来,沙龙村以两型为引领,科学规划、融合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农业产业化规模效果显著,生活环境也优美宜人,成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湖南两型示范基地。

金融助力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這几年浏阳的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绩斐然,与浏阳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这是人民银行浏阳支行办公室主任王品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的一番话。据记者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浏阳市共有金融机构18家,4 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担保公司;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817.71亿元,同比增长4.81%;各项贷款余额711.05亿元,同比增长11.7%。截至6月30日,涉农贷款余额459.4亿元,同比增长17.18%。

人民银行浏阳支行对浏阳的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的贡献。该行全面落实人民银总行货币政策,引导降准资金流入民营小微企业。及时下调浏阳农商行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10.5亿元。用好货币政策,强化再贷款支持。向浏阳江淮村镇银行发放1.5亿元支农再贷款,引导再贷款资金流入涉农、小微企业。多措并举督促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落地。

据人民银行浏阳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是支农、支小,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浏阳农村商业银行以“党管金融”理念为法人治理立足点,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市场定位,传承发扬三农特色,顺应经济结构转型,创新推进特色产品,全力助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截至今年7月末,共对全市33.28万农户进行信息采集,评级授信31.59万户,授信金额115.5亿元,用信金额34.75亿元,评级授信面高达95%,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98.75亿元,其中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22.67亿元。在普惠金融方面,为满足小微和农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推行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截至今年7月末,共安装POS机2202台,覆盖全市各个乡镇村部;发放社保卡93万张。

虽然一串串数字很枯躁,但是背后蕴藏的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付出和努力,更是一份助力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坚强力量。正是有了浏阳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浏阳的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才结出如此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浏阳攻坚
浏阳河畔播火人 潘心元
浏阳花炮
绿叶(浏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浏阳“双洞”苏区的历史价值
画好脱贫攻坚图 决战脱贫奔小康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浏阳蒸菜:一直不变的是小碗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