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勒拉水稻梯田,高山上的绿色天梯

2019-10-15 01:22林涵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巴纳梯田文化遗产

林涵

梯田,作为人类在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世界各地并不罕见。世界各地梯田种植的农作物因环境等因素也不尽相同,欧洲的梯田主要种植葡萄和橄榄树,亚洲的梯田则以水稻种植为主。

在菲律宾中北部的吕宋岛巍峨高山中,隐藏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稻梯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因海拔高,梯田顺着山势绵延直上,在缭绕云雾的衬托下,仿佛一条通往天国的绿色阶梯。梯田总共有两万多公顷,相加起来的长度可绕行半个地球,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因此有人将它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

通往天国的绿色阶梯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于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评价为:“两千年以来,伊富高山上的稻田一直是依山坡地形种植的。种植知识代代相传,神圣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使这里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征服和融合。它是一个活态的文化景观,具有无与伦比的美丽。”

因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位于吕宋岛伊富高省巴纳韦镇附近,人们习惯于把这些梯田统称为巴纳韦梯田。巴纳韦距马尼拉360千米,这里有5片连绵不断、颇为壮观的高山梯田。这里的梯田较为完整壮观,靠近公路,设有旅游点,沿途山路崎岖,坡陡弯急,悬崖深谷,雨雾蒙蒙。层层梯田上接云霄,下临峡谷,高低相间几百米。梯田里绿油油的秧苗染翠峻岭,山上清澈的泉水,或引来灌田,或自成瀑布,潺潺之声不绝于耳。

巴纳韦梯田的起源被认为与菲律宾的山地民族伊富高人有关。几个世纪以来,伊富高人为了适应崎岖不平、耕地稀少的艰苦环境,并且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他们在海拔1500米的山上完全靠肩扛手扶,用一块块岩石垒成一道道堤坝,围成可耕种的田地。由于山坡陡峭,这里最大的梯田只有1/4公顷,最小的不到4平方米。梯田的外壁多用石块筑成,最高约4米,最低不到2米,总长度达1.9万公里,所用的石料比古埃及金字塔还多。

其实,从观赏和摄影的角度来说,这里的梯田观赏体验并不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梯田,再加上这里的海拔较高,阳光能照射到梯田的时候太阳已升至半中天,比较难拍出漂亮的图片。来这里的外国游客以欧美背包客为主,他们喜欢入乡随俗,坐在吉普尼车車顶去看梯田,三三两两坐在田埂上看日落,悠然自得。

或许也正是如此,这里可以成为我们停下匆匆步履,慢慢体会高山景致、土著文化的一处小众而不失美好的目的地。

这里就像陶渊明笔下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顺着梯田的田埂小径一路向上攀登,一边是稻田、一边是悬崖的独特“登山”经历定会让你经久不忘。

梯田奇迹的缔造者

伊富高族是菲律宾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巴纳韦梯田奇迹的缔造者。一些国际历史学家认为,在公元前3000年,从中国南方或印度半岛上来的一支移民队伍南渡重洋,在吕宋岛登陆后进入山区,将梯田稻作文化传给当地人。有的移民则继续南下,到达爪哇岛和小巽他群岛。在公元前1000至公元前500年间,第二批移民来到这里,传入了冶铁、制陶和织布技术。因此,世界上除巴纳韦梯田外,在日本南部、爪哇岛和小巽他群岛也有古代梯田的遗迹。

因地处深山险地,千百年来,这里的伊富高民族避免了异族的入侵,保持着相对独立的风俗和文化。伊富高人居住在水稻梯田之间,或分散在山间河谷地区,每5~10户聚为一个小村落。伊富高人的草屋多为金字塔型,用4条小脚支撑,椰树叶作顶,木板作墙,门前有竹梯搭到地面。他们的住房结构让早期西班牙传教士们深为叹服:住房修筑无需刀锯斧凿之助而有雕饰彩栋之妙,家家如此。

伊富高人信奉万物有灵和多神信仰,也盛行祖先崇拜。其宗教包含一套繁杂的宇宙学说,并有上千个神祇,分属不同阶层。伊富高族在播种、收割稻谷与婚丧喜庆等重要日子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并且吟诵一种名为“呼得呼得”(Hudhud)的古老诗歌。

伊富高是一个母系社会,通常由年长女性担任主唱,诗歌共有200多首,每首分为40节,完整地吟唱下来须持续3至4天之久。“呼得呼得”吟唱的仪式可以溯源自公元前七世纪,历史相当悠久,是目前东南亚唯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单中的无形文化遗产。

千百年来,伊富高人的种植知识代代相传,神圣的稻作传统文化使这里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征服和融合。这些错落有致、壁垒分明的梯田不但养活了伊富高代代族人,也让他们独特的文化得以承传延续至今。

传统的坚守与延续

对这些奇迹般的水稻梯田,菲律宾一直是视若珍宝。1978年菲律宾颁布总统令,宣布将科迪勒拉水稻梯田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10年菲律宾共和国法律10060号,又为保护这些国家文化遗产专项立法。菲律宾旅游部编写的英文旅游资料,对水稻梯田都会施以重笔。

不过,这一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严峻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

伊富高梯田地区海拔在1500米左右,温低风大,水稻一年一熟,产量不高。如遇山洪暴发,颗粒无收。这里的水稻种植很难使用农业机械,只能靠人力插秧、收割。种植一季稻,很多家庭都不够维持一年的口粮,还要靠一些副业劳动维持家庭生计,低收入和繁重的劳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弃农经商,或下山谋生,不再回来,年老者逐渐凋零,梯田日渐荒芜。

加上错误引进巨型蚯蚓、环境污染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梯田围挡墙的土壤日渐松动,每逢大雨,梯田很容易出现坍塌。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把科迪勒拉水稻梯田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处数千年的梯田奇观很难再维持下去。

近年来,菲律宾政府意识到梯田濒危的现实状况,并开始采取各种举措保护梯田,让当地人回归田园,守护并延续这一濒危的世界文化遗产。菲律宾人类安置和农业部协同国际水稻研究所推广了高产、抗寒、早熟的优良稻种,全年都能种植,每公顷产量提高了3倍。并且政府还向农民提供良种、化肥、农药和技术援助,使梯田的修复渐有改善。在菲律宾政府和山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古老的巴纳韦梯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巴纳梯田文化遗产
甘肃梯田
水天一色梯田美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龙脊梯田
Tough Nut to Crack
大笨熊巴纳比
大笨熊巴纳比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