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探究

2019-10-15 00:28陆群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

陆群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计120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17年06月-2019年06月之间。其中60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模式,另外60例设为研究组实施围术期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智能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智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有效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098-01

子宫内膜癌是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作用部位为患者的子宫内膜,多发群体为绝经后女性以及围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该方式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由于认知不足等种种原因往往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1]。本文主要就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计120例,随机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17年06月-2019年06月之间。其中参照组患者年龄为29-58岁,平均年龄为(42.15±5.76)岁;研究组患者年龄为30-59岁,平均年龄为(52.57±5.14)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其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知识宣教、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工作,术后时刻注意患者病情的变化等。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实施围术期临床路径护理模式,主要内容有:①制订方案:组织临床路径小组,结合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的特点,联系相关的文献,汲取专业医师的建议和意见,制订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方案。②实施方案:将整个方案和相关注意事项认真详细的告知给患者和其家属,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③检查与监督:对临床路径护理的应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第一时间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给予患者生理和心理护理的双重满足。

1.3 观察指标

通过SF-36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具体分为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智能三项内容,三者评分均与护理效果成正比例关系;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具体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内容,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8.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s)所表示;应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用%所表示,当组间差异性(P<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前研究组与参照组的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49.17±4.89)分和(48.98±5.12)分,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31.28±3.78)分和(31.78±2.98)分,心理智能评分分别为(39.57±4.32)分和(39.98±3.78)分,组间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分为(65.78±6.35)分高于參照组的(57.65±6.16)分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7.118,P=0.000),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为(49.65±5.46)分高于参照组的(40.28±5.36)分且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9.486,P=0.000),研究组心理智能评分为(66.78±4.98)分高于参照组的(56.68±5.06)分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11.020,P=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的致病原因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但是经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根据生物学行为和发病机制可以将该病分为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两种。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是指以临床路径发展小组为中心的由其中一组成员就某种疾病、诊断或者是手术而拟定并且落实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中根据子宫内膜癌特点、患者的实际情况等制定并落实更具针对性和完整性的护理措施[2]。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前两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智能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心理智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的应用能显著优化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明会.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子宫内膜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48-150.

[2] 罗茜,尹国武,朱晓明.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1):2197-2200.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