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与播音的用声技巧

2019-10-15 07:16陈怡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播音声乐

陈怡

摘要:作为一门说话的艺术,播音是以口语表达方式为基础,通过提炼加工而形成的一门艺术语言。播音被定义为用媒介传播声音,广播电视作为向大众传递信息的媒介,播音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也使其拥有了新的身份,即新闻工作。与播音不同的是,声乐作为歌唱的声乐往往被划分入纯艺术范畴。从语言艺术表达形式上看,二者都是以声音为基本材料的艺术类别,既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同。科学的区分二者之间的不同,并充分利用声乐演唱中的用声技巧,将有助于播音主持人提升业务水平。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声乐与播音的用声技巧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声乐;播音;用声技巧

拥有十年的声乐表演方面的系统学习,却在完成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学习后从事近十余年的播音主持工作,在两个十年阶段中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实践上,所接触的艺术门类是不同的,然而二者在用声这一方面上却又拥有着极大的相同点。无论是播音还是声乐的发声训练均包含了气息、发生、共鸣、吐字归音四个环节,然而由于两种不同艺术类型的表达需求不同,其在声音塑造上又存在着许多的不同。在本文中将分别就声乐和播音在用声、气息两方面阐述个人的看法。

一、声乐和播音在用声上的区别

众所周知,声音主要由音高、音强、音色和音长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人们主要依靠这四点的差异来区分和辨别不同的声音,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别,声乐和播音在这四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别。

(一)音高上的区分

音高指的是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即音的高度,音高属于音的基本特征中的一种,振动频率是音的高低的决定因素,二者成正相关关系。声乐和播音在音高上存在着两点不同,分别是音高的定义和音域的划分。在播音中所提及的音高往往是在相对状况下,通过比较进行定义,并不具有固定的频率。在小说人物的设定中,高、中、低音的区分往往指的是同一音节由于字调不同而产生的相对音高变化。而声乐上对音的频率有明确的规定,所指的音高为绝对音高。其次便是二者在音域划分上的差别,播音使用的音域较宽,其要求播音员的自如声区大约在一个八度到一个半八度音域,相对而言播音在偏低部分运用相对较多,而声乐则要求歌者的自如声区在两个八度以上,如果是高音声部则要求超过三个八度,中声区是声乐中应用较多的部分。

(二)音强上的区分

音强是指声音信号中主音调的强弱程度,是判别乐音的基础,音强主要由振动物体的振幅所决定的,分贝是衡量音强的物理量,人们说话的声音大约维持在60分贝左右。用声的强度和音量的变化幅度是播音和声乐在音强上的主要两点不同。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同,播音对用声的强度的要求并没有声乐那么高,播音员在播音时口与话筒相隔不到一尺,在播音时播音员可以通过电声设备对音量进行把控,无需刻意扩大音量。而在进行声乐表演尤其是舞台演出时,受到环境的影响,歌者必须强调大的音量,避免出现后排观众无法听清演唱的现象。除此之外,播音要求音量的变化幅度不能过大,音量层次的明显变化并不会强化声音的表现力,反而会增加播音员喉部的负担,导致听感的清晰度和音律美受到影响。而在声乐中则要求歌者的音量变化幅度要大,音量可以做到能打能小、伸缩自如。

(三)音色上的区分

物体的振动状态决定了音色的变化,振动物体的不同表明其泛音和波型亦不相同,泛音和波型是人类在听觉上用于区分两个具有相同音高、音强的音的特征。在播音上,播音用声往往倾向于使用柔和、自然、圆润、虚实结合的声音,之所以不选择“金属声”是因为这种音色会影响声音的表现力,且采用这种声音进行长时间播音反而会让听众感到单调乏味。与播音截然不同的是,声乐表演在某些场景下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金属声”,由于“金属音”在声乐中具有远射程和穿透力强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乐队表演时“金属音”可以轻松凌驾于乐队声音之上而传至每位听众的耳中,避免了后排听众听不清演唱状况的发生。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播音和声乐在共鸣区的侧重点不同,口腔共鸣是播音中最常被使用的,而歌唱者则主要依赖于头腔共鸣发音。

(四)音长上的区分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主要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所决定,在播音中音长通常表示音节的长短,言语的速度也将由音长的变化而决定,音长的变化亦是言语节奏的主要影响因素。听觉上所形成的声调和语调主要通过对音高、音强和音长进行组合,而语气和节奏主要由音高、音色、音强组合而成,不同要素的组合也将形成不同的听觉感观。播音并未对稿件有明显的节奏标定,其主要依赖于播音员对音长进行控制,因此同一篇稿件经由不同的播音员播报后往往带有较为浓厚的个人特点,所呈现出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声乐表演中则对音长有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原因是因为声乐演唱更多的是对作品的诠释和演绎,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已由作词作曲家决定,歌者则负责借助声音这一媒介向大众传达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因此音乐作品的音符音长是十分固定的,相对于播音而言,歌者在表演时自由发挥的部分较少。

二、声乐和播音在气息上的区别

气息的控制是声乐表演和播音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的歌唱与播音的呼吸不仅仅是单纯的气息吸入,而是对气息的计划使用,即借由直接意识对气息呼出进行控制。人体呼吸系统的工作方式与橡皮囊类似,呼出空气类似于松开控制橡皮囊力量,它就会反弹回原状,当进行人为的吸气时将会导致气息变得僵硬,因此在进行歌唱表演或播音前必须对呼吸进行控制,以确保气息的吸入、呼出与需求吻合。无论是在声乐中还是播音中,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目前被认可的且最为科学的呼吸方法,然而许多人在实践过程中仍旧面临着呼吸训练很好,但发声却存在气息不够用的问题,之所以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吸气时气息到达的深度不够,再者便是气息与声音的配合不当,导致声音搭不上气。通常在吸气时要求气息到达肺的底部,当气息只作用于声带时便会导致声音显得虚弱无力。除此之外,將呼吸动作与播音的用声动作分隔开,或过分的注意气息导致气息无法顺利的作用于声带都会导致声音发直且缺少泛音。

三、声乐与播音在发声方法、情感表达的区别

尽管声乐和播音在某些部分存在着相同的特征,然而其在发声方法与情感表达上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播音更强调声音的亲和力,如果采用深度呼吸会让观众感觉声音缺乏跳跃性,因此其主张以自然气息为主,而声乐则更注重气息的深度,讲究气息下叹、坐实。再者便是共鸣区侧重点的不同,声乐的共鸣位置为共鸣腔体系的相对两端,多以头腔、口腔、胸腔共鸣为主,而播音的共鸣位置为共鸣腔体系的相对终端,更多的是依赖于口腔、喉腔和胸腔共鸣。作为声音和情感的传播媒介,声乐和播音在情感传递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歌曲是声乐情感传递的主要方式,由于歌曲有时长的限制,因此其所能表达的情绪相对有限。而播音作品往往囊括了时间、地点、人物、空间等因素,所提供给听着的空间十分广阔,因此播音作品的情感表达相较于声乐而言更为强烈。

四、结语

综上可知,进行播音训练时可以有选择性的引入声乐训练,在进行情感训练时可以以情感较为浓厚的歌曲辅助,以提高播音表达的情感强度;气息训练时则可以结合自身训练情况适当借鉴声乐中的呼吸方法。无论是声乐还是播音,学会区分二者的用声技巧,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钱琳琳,付纯.谈播音训练与实践中对声乐艺术的借鉴[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8,32 (02):162-164.

[2]张鹂,林峰.播音与声乐气息比较研究——兼谈声乐气息对播音教学的启发与借鉴[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35 (11):130-134.

[3]马嘉.声乐与播音气息运用的异同[J].艺术教育,2017 (02):50.

[4]曹婷婷,周仁.播音与声乐发声之比较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8 (02):297-298.

[5]李芳乾.谈播音与声乐用声[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17 (07):52.

猜你喜欢
播音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台新闻播音特点和技巧提升的探索
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
新闻播音的语言风格方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