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2019-10-15 16:12周雪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7期
关键词:政治课诚信素养

摘  要:政治课教学是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尤为重要。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中职校的任务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状:学生基础差、自律性差等,急需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政治教学;道德素养

在人生的长河中,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在于人品的好坏,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呢?我认为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入手,让道德教育回归学生本身,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一、采取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个人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很多学生不注意这点,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穿衣打扮漏洞百出,言行举止让人感到很不爽。引导他们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势在必行。

通过多媒体网络直观展示他们日常中不雅的言行举止,让他们欣赏后谈谈感受,再展示中职生正确、规范的仪容仪表、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良好的电话形象与网络形象,让学生欣赏、训练,再进行分组演练、小组评比,选出“最佳学员” “模范小组” “改进小组”,由最佳选手总结技術要领,课后安排优秀学员督促、引导“改进小组”成员继续训练直到规范。让个人形象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体现他们的精神面貌,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二、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

社会上许多不和谐的音符都是因为社交中一方采取欺诈、不诚信等造成的,为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到诚信。通过大家熟知的案例让学生引以为戒。譬如:通过“烽火戏诸侯”与“立木为信”,说明诚信与否所产生的震慑力。再如:17世纪荷兰是世界上商业航运最发达的国家,海上马车夫,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贸易霸主。当时荷兰的造船、航海技术不是欧洲最先进的,码头及设备也算不上世界一流,崛起是源于一场“海难”事故。1595年,荷兰航运公司前往俄罗斯的两条商船被困在北极圈,17名船员在此靠打猎为生度过了半年,8人相继去世。然而商船仓库的货物中有食品、衣物、药物,从未动用。半年后幸存船员艰难地返回荷兰,把货物完好无损地交给委托人。该公司因此声名远播,成为世界海运行业的一面旗帜——信誉也是生产力。海尔与三鹿集团的对比,也说明诚信是立业之本。在教学中再让学生回顾自己“被欺骗或背叛的一件事”,分析、感悟、认同并产生共鸣:

必须做一个诚信的人,因为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事之先,更是立国之本。

三、情景模拟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蔡元培说过:“教育者,非为己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来。”这就是说,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政治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勇于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立足社会,实现社会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具体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诸如:

针对班级存在纪律涣散的问题,放手让学生组织了《实话实说现场会》,分析问题的原因及危害、遏制的措施、今后的打算等,充分展示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艺术性,一直以来学风浓郁,班风得以改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面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班,举办了模拟《招聘面试会》,要求根据正式面试的流程和要求组织,体现专业特色和社会要求等,让团委牵头进行。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他们的工作态度、协作精神、应变能力、执行力等都得以提升,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社会实践才能锻炼学生,融入这一活动自然而然地就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演出、定期帮扶老人,培养他们的爱心、服务和奉献精神;带领他们看望尘肺病人,让他们意识到空气质量、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让他们意识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更好地关注社会,激发主人翁意识和爱国情怀。

总之,教师要让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就必须不断地探索,托举起学生飞翔的翅膀,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实现人生理想。

作者简介:

周雪,1967.1.9生、陕西旬阳、汉族、思想政治教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旬阳中等职业专业学校,725700,中职生理想目标的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课诚信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