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理念在高职化学课堂中的渗透

2019-10-16 08:03张华新
学周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保护高职

摘 要:随着全球对于环境保护事业的日益重视,“绿色化学理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在化学教育中导入绿色化学,也成为近年来化学教育的新风尚。作为高职化学教师,我们应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化学课程教学中。本文将阐述一些进行绿色化学观教育的路径,以期和广大同仁共同探究。

关键词:绿色化学;高职;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7-000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004

“绿色化学理念”是指尽量不用或者少用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进行实验,同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以实現的化学过程或者化学药剂的科学。推导到化学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提倡保护实验环境,以及严格按照规定正确回收、处理实验垃圾。就培养学术型人才分类而言,高职院校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相当比例的学生以后会从事一线化工工作。如何在高职院校的化学课上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我们所要论述的重点。

一、教材与实际结合,提升环保教学权重

在高职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向学生普及有关化学污染的危害性,以此来让学生了解环保事业和化学工作之间莫不可分的关系,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对于环保思想的实际感受。作为高职化学教师,我们要对绿色化学有充分的认识,承担起环保思想传播的责任。教师应该结合现实中发生的实例,将化学造成的污染事件讲解给学生听,组织大家讨论。比如,在最近的马来西亚南部地区发生的化学废料污染土地的事件,短短时间内造成当地千人身体不适,百余所小学无限期停课。而在后续清理过程,由于操作中又发生了其他的化学反应,导致一度好转的情况又开始恶化。这个实例可以和学生进行课堂拓展,探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恶性事故的发生,不仅仅让学生加强环保意识,也让学生直观理解化学污染的危害,养成对化学工作慎之又慎的态度。

二、结合绿色理念,改革实验操作

(一)结合常规实验,发展微型实验

在新课改背景下,已经由传统化学课的教师演示实验教学,逐渐演变成学生共同参与,并自拟实验探索的新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尽力采用并提倡微型实验,通过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得所需的实验结果和化学信息,能达到减缩实验成本、减少可能带来的污染,且能让学生亲手探究化学过程,培养实验能力和素养的目的。但是,微型化学实验在实际操作中也会有它的难点,比如在较危险的实验中教师很难管控每一组实验操作,有发生事故风险的可能性;实验安排和物料回收工作比起示范性实验更繁琐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验的目的、过程、现象、产出物、原料等各方面进行评估,适当选取实验种类,两者取长补短,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严格实验操作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从实验室药品的取用、存储;仪器的摆放、使用、维护;后续废液和试剂的处理等,都应该有严格的操作制度和流程。教师必须向学生反复强调操作时必须遵守的步骤和原则,以防止发生危害事故或导致错误的结果发生。虽然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理念,但是许多高校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是有很多不规范的漏洞存在,比如有的学生在实验中嫌麻烦,将产生的废液或多余的药物试剂倒入水斗中。他自以为这些药物不产生毒性就没有关系了,其实也会引起意外反应、水体的富营养化、水管中积聚大量金属离子等后果,影响环境以及其他人的健康。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对这一问题反复宣导,从严格规定学生的操作行为出发,培养他们的环保理念。

(三)开发利用计算机技术的虚拟教学形式

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来模拟实验过程,是实现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手段。首先,它不受实验场所、药品、器械等的限制,不需要用到真的药物,特别有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如果条件不允许,不必勉强实行,保证师生的安全和健康。其次,也可以用于实验的预习讲解和事后复习中。事先通过直观的模拟动画效果,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步骤、成果、注意事项。事后如果学生需要还可以无限制地复习实验过程,甚至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展拓展性的实验设计,加深对原理的掌握,并提高学习兴趣。最后,利用虚拟动画技术,还能将某些专业仪器进行内部结构的剖析和动态演示,让学生不仅仅知道该如何操作,更要掌握操作的原理,保证对仪器的正确使用。

三、不断提高化学从业教师素质

以上论述了很多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途径,其实从中可以看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理念渗透的重要因素。对于化学教育从业者来说,在大力倡导绿色理念的今天,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但要深入贯彻绿色环保思想,还要能掌握相关的技术,关注时事,了解最新的化学研究发展趋势,掌握绿色化学的核心知识点。教师还要不断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在课堂上运用虚拟实验技术,满足学生创新开拓的需求。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将化学教学工作和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目标相结合,将理念落实在实处。

参考文献:

[1]杨丽.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科教导刊,2018(2).

[2]李宏祥.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构建环保化学课堂研究[J].成才之路,2017(12).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张华新(1968.8— ),男,汉族,安徽定远人,讲师,研究方向:职教化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绿色化学环境保护高职
环境保护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浅谈绿色化学实验的有效开展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