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行“史上最严”垃圾分类规定

2019-10-16 17:03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强制力市民垃圾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这四个字也在上海居民的朋友圈里疯狂刷屏,各种段子层出不穷,成为全民热议话题。条例规定,居民不仅只有早上7点到9点以及下午4点到6点才可倒垃圾,而且垃圾必须严格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分类投放,违反该条例者最高可被罚200元。该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规定,标志着上海在全国率先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与此同时,垃圾分类不只与上海居民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6月28日就垃圾分类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由点到面逐步推开,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并将继续投入213亿元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垃圾分类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市民习惯培育、公共服务配套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前期,部分市民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不适,一方面说明,政策实施没有浮于表面,而是真正走进了市民生活;另一方面,部分市民的困惑和调侃,也反映出政策要推行开来,在增加市民的接纳程度、降低执行门槛等方面,还有不小的改进空间。

垃圾分类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内化为市民新的生活与文明自觉,必定会触及原有的生活习惯,甚至在一开始难免增加人们处理垃圾的时间和精力,这是整个社会为新的生活方式的养成所必須付出的“成本”。但与此同时,做实配套公共服务、夯实基础设施供给,最大程度方便市民进行垃圾分类,也是必须有的公共照拂。

毕竟,垃圾分类固然需要公共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明确的规则涵养,但最终还得充分依靠市民文明自觉和行动意识的生成与发育。在推进过程中,尊重、体谅市民所反馈的意见、难处,及时“答疑解惑”“排忧解难”,让市民不只是被动服从自上而下的要求,这更能激发一种基于城市“主人翁”意识的市民责任感。如干垃圾和湿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大可更通俗一些;不同城市由于气候、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的差异,在垃圾分类的方式、接受程度等细节上也会有所区别,这可允许有适度的创新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垃圾分类能够在持续推进中成为所有市民推崇的新时尚,并以此为中国社会的文明进程加速。

社会习惯该如何养成

观察大众对垃圾分类问题的讨论,不难发现,支持新政的主要立足点在于:对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而言,垃圾分类是一项必须推进的工作。良好的垃圾分类,既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有利于城市的人居环境,所有人都将是受益者。而反对的声音则认为:如此严格的规章制度突然降临,难免给公众带来显著的不便,违规者与监管者之间的冲突将会经常出现,社会很可能要付出很高的成本,才能维持新规的有效性,因此,这未必是很好的方法。

事实上,舆论对垃圾分类新政的争议,反映出的是人们对公众习惯养成路径的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想要塑造出更新、更好的公众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外部注入一股足够强大的强制力,而政府的严格规定与配套奖惩措施,正是这种强制力的最佳来源。借助这股强制力,人们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坏习惯,逐渐适应新习惯。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与其通过强制力扭转公众的习惯,不如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普及与新习惯对应的观念,这种做法虽然见效更慢,却可以降低新规的执行成本,减少习惯转变过程中的社会冲突。

这两种看法,其实见仁见智,各有千秋。今天,上海市的严格方案,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实践,但与此同时,其他计划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城市,也可能会尝试较为和缓的方案。不同地方的尝试可能会取得不同的成果,但无论如何,这些尝试都将对垃圾分类工作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因此,最终我们会找到一条最适合的路径,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升级与转型。

猜你喜欢
强制力市民垃圾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倒垃圾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与法家思想的时代性危机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