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9-10-16 05:29强海星
新财经 2019年18期
关键词:石油气固定资产管理

强海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气作为生产保障的重要能源之一,其运输直接影响着各行各业的能源供应与健康发展,管道运输企业作为运输油气的主要企业,社会的大量需求,推动了企业的迅猛发展,增大了市场竞争压力。为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力求高效益、低成本。然而,在实际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文章对此提出解决策略,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实现其保值增值。

[关键词]管道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石油气

[中图分类号]F406.7

1 前 言

在管道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作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管道运输业务持续发展与长效运营的载体,是企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环境、业务可拓展空间以及企业竞争力。[1]对此,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推动管道运输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 管道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的分布情况与具体类型

管道运输是我国能源运输的重要通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与其他企业不同,管道运输企业下辖单位相对较为分散,不仅有跨省市企业,还包含了跨县区企业,某些管道运输集团的下辖公司甚至分布于海外,所处环境的不同,固定资产管理也相应发生变化。总体来讲,管道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点多、面广与战线长的特点。[2]

管道运输企业主要包含三个类型,即输油气的生产经营单位、施工单位、科研单位。类型的多样化,导致企业所占用的固定资金类型多样且复杂,依照固定资产的属性、行业管理需求,固定资产可划分为输油与输气管道、用电计量设备、自动化设备、通信设备、工具器具、房屋建筑、运输设备等多种类型。

3 管道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的构成特点

3.1 地域分布较广

在管道运输企业中,输油气管线是主要的固定资产,当前,我国石油气的来源地区主要为东北、西南与西北等欠发达区域,能源供应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在石油气的供需中,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直接导致管线分布的点多线长,企业固定资产分布广泛。

3.2 资产价值较大

在油气管线建设中,干线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管线建设还具有排他性,科学选择管线、管径,直接关系着石油运输企业的发展。同时,因其生产与供应区域相隔较远,在管线建设中,需要经过各种复杂区域,管线建设成本较大。管线作为运输企业固定资产,具有较高的资产价值。[3]

3.3 先进的技术水平

在我国石油运输企业建设发展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步伐,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依照企业实际情况,对技术进行创新,推动了我国管道运输业的现代化发展,带动了管道运输工艺、生产运行、设计施工、安全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同时,在管道运输企业运营中,高新含蜡原油的管道输送技术、管道完整性的管理技术、SCADA管道的集中调控技术、地质灾害检测的预警技术等也融入固定资产管理中,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

4 管道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相对落后

在对管道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为实现账卡物的统一,首先,应保障资产管理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由物料领用、发料到建卡与入账,管理流程应完整。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对制度形式进行明确,以保障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资产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积极参与进来,协调配合,才能更好保障管理水平的提升。然而,在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中,企业仍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管理,管理方式相对比较粗放,管理衔接性较差,多头管理与真空管理的存在,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水平,增大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制约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4]对此,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积极掌握市场情况和新时期的管理需求,制定科学、先进的管理制度,成为管理的重点。

4.2 缺乏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

新形势下,管道运输企业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但是,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仍采用传统方式,通过记录固定资产的相应参数,了解资产使用情况,对于固定资产的运营,并未对其涉及的经济内容进行分析,加之资产运行分析的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的分布情况、资产特点与资产使用效益等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在投资规划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撑。另外,在对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落实考核激励过程中,因缺乏完善、有效的考核激励制度,导致企业无效资产、低效资产的盘活与利用程度低下,未能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

4.3 资产闲置降低了有效资产的价值

在管道运输企业中,为满足各个区域、各个行业对油气的需求,企业不断建设新的项目,并对老旧的项目进行改进,旧的管线被直接拆除并更新改造,在该种情况下,诸多设备被闲置,即成为企业的闲置资产。在长期弃置下,闲置资产最终失去资产价值,逐渐报废。实际上,在闲置资产中,部分资产之所以损毁,多是由于缺乏有效保养与维护,进而导致固定资产浪费问题,而资产报废手续的不合理,更是导致资产流失,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4.4 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问题

在管道运输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固定资产存在实物管理和台账管理脱节现象,在实物变动时,台账上的资产并未同步反映。同时,台账上的资产存在信息数据不明确现象,其对实物资产描述的不准确,在资产名称、存放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描写不规范,直接导致初始录入的混乱现象,在后续查询中,工作人员无法准确知道固定资产相关内容。同时,企业发展迅速,固定资产需要改造、更新的项目种类多样,价值核算准确性不足,若依照会计准则中的内容,当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条件相符,应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同时,50%的账面价值将直接被扣除。但是,现在实际核算中,常常忽视了替换内容账面价值的扣除,使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

5 管道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5.1 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体系

实际上,在多数企业中,都存在重生产而轻管理现象,在管道运输企业中,也长期受到该种模式的影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资产被随意处置,导致固定资产流失,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对此,要按照市场发展状况,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管理意识,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资产保值增值意识,实现实物与价值管理的并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系统性。同时,应基于总公司、分公司与班组建设三级资产管理,并落实到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同时,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性,为资产管理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另外,在资产管理体系建立中,应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全面、实时收集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并快速解决,预防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

5.2 构建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固定资产管理阶段,为提高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度,增强管理质量,应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应先将占有的固定资产与使用资产和其对应的经济技术指标有效衔接起来,将固定资产的国产化程度、投资立项、结算转资、清查盘点以及报废清理等全过程管理的绩效进行量化,以此得出考核指标,实现固定资产配置的优化,为企业的运营规划服务,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5.3 增强闲置资产使用率

面对闲置资产,为提高其使用率,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资金,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对此,应加大力度对闲置资产进行盘活,通过多种途径,如项目建设、公开拍卖等,将闲置资产充分利用起来。在资产利用过程中,加强资产管理,并将闲置资产进行分类存放,将其分为能够使用、可维修、将报废等类别建立台账,合理管理企业闲置资产,将闲置资产转化为有效资产,提高企业可用资产量,为企业经济发展和建设提供了资产支持。

5.4 强化固定资产的核算、监督与审查,保障资产的账实相符

管道运输企业的财务部门主要工作是对管道运输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加强资产监督与管理,以此保障账实相符,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对此,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强化财务部门自身要求,保障新建资产能够准确及时地计入台账中,计提折旧应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对于拖时较长的工程,应加强管理,及时编制决算,推动工程顺利开展。对于以前随意处置的固定资产,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肃处理,追回损失。对于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申请通过后再报废,保障实际与台账相符。其次,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牢固掌握财会知识、网络技术能力,还要掌握石油气的生产知识、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等,深入现场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使用情况等,积极与实物管理、实物使用部门沟通,掌握资产变动,有效保障账实相符问题,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6 结 论

总而言之,在管道运输企业中,固定资产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量固定资产被浪费,影响了企业运行与发展。对此,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增强闲置资产使用率;强化固定资产的核算、监督与审查,保障资产的账实相符,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安民.管道运输服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5(6):104.

[2]王燕敏. 浅谈如何加强管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J]. 现代国有企业研究, 2017(14):48-49.

[3]张秉坤, 郭善卿. 浅议强化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 纳税, 2018(4):123.

[4]黃伟.管输企业有效资产管理的优化和完善措施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8(14):135.

猜你喜欢
石油气固定资产管理
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性质分析
加强对瓶装液化石油气加臭剂的安全监管
液化石油气气瓶先燃后爆的模拟分析
液化石油气储罐失效分析与预防
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谈液化石油气的储运安全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
我国首制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