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生物技术,助力绿色养殖
——访中科康源(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东远

2019-10-17 06:42张丽凤
北方牧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科饲料养殖

□本刊记者 张丽凤

张东远,中科康源(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工业生物系统工程团队负责人;天津市高层次引进人才,“天津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际顶尖杂志发表文章近百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多年来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努力将积累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学有所成 不忘初心再起航

现在的张东远在科学研究上成绩斐然,既是中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还是企业家。虽前进道路略显坎坷,但却是他不断追求知识、热爱科研的结果。

张东远大学本科毕业时,正逢老父亲身体不好,不得不走上工作岗位,尽快为家庭出力,以致于无法继续深造。“古话说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我就是按照这条路走的。”张东远被分配到唐山市农科院工作,开始与农业科技打交道。在农科院,张东远靠着自己的勤学与钻研,成为了单位的技术骨干。“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安稳,可是直觉告诉我,我的未来不能仅仅限于此。”张东远向记者娓娓道来,“我渴望更多的知识,我热爱科学研究,我想在我工作的领域有更深远的发展,因此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深造,考研读博”……张东远对所做的努力只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概括。可是有这样经历的人都知道,面临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还继续学习深造是怎样的一种信念与坚持,更何况他是从本科学历跳过硕士研究生,直接报考的博士。

在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之后,张东远先后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工程所、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倾向于将科研向产业转化,这也是我所追求的,所以最后选择到这里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张东远的生活是非常美满的:家庭和睦,孩子上进并已经出国深造;事业顺风顺水,学术上也受到各方尊重。但他却总觉得这样的生活缺少一点什么,内心时时被另外一个声音呼唤——“在服务几十家企业过程中,逐步意识到我国传统中小企业的技术还是比较落后,有很多甚至是作坊式生产。尤其是农业领域,专业人才少,规模小而散,导致国内只能做低端的下游加工,企业生存状态不好,高端添加剂基本全靠进口。于是我想利用在工业生物技术方面积累的优势,服务养殖业。尤其是到2020年,国家要求全面禁止饲料中直接添加抗生素,而利用我们研发的菌种和独特的发酵工艺开展的实验显示效果非常好,可以在这方面做点事儿。”张东远解释到。

带着这份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张东远再次踏上征程,创立中科康源(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致力将工业生物技术应用于畜牧健康养殖,以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

着眼未来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我国的养殖环境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防病抗病一直困扰着养殖业的发展,这也是造成我国养殖业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张东远告诉记者,“禁抗令实施后,安全的生物技术添加剂是最佳选择,另外,通过食用发酵饲料、酵母培养物等生物功能饲料或者生物饲料添加剂来提高畜禽免疫力,或通过食用安全的酶制剂以及提升畜禽消化功能,也可配合提升畜禽抗病能力。”

同时,张东远也意识到,不通过抗生素防病、抗病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多管齐下,包括注重养殖环境卫生等,才能够限制抗生素的使用。目前抗生素替代产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另外一个是微生态产品的开发。微生态产品是从不同角度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包括改善肠道消化、菌群平衡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其直接抗病作用源于微生物代谢产物抗菌肽,为了充分发挥这类代谢物的效果,应该加强新型菌种的开发以及不同抗菌肽的协同作用,才能有效对抗不同的疾病。同时,张东远对当前的养殖业也有深入的思考。他认为,我国养殖数量庞大,高端的发酵饲料前景必然非常广阔。然而,发酵饲料尚无统一国家标准,各产品指标随意性大,不同质量的产品鱼龙混杂。更为重要的是,生物饲料本质上是生物技术水平的竞争。现阶段生产企业多为小而散的作坊式企业,既无意愿也无能力标准化生产,更使其功效大打折扣。发酵饲料产品呈现出良莠不齐现象,极大拖累了用户信任度和行业发展规模。

正因为如此,张东远看到了机遇,也恰好能让自己专长得以发挥,信心不断增强。“此前我一直长期关注工业微生物技术开发,长期与工业企业合作。在这些现代化企业中,正是标准化生产还有近乎严苛的管理,才能保证生产出质量、功效稳定的优秀产品。以菌种为例,并非从市场上随意采购添加就有好的功效。好的产品必须符合以下两点:第一,菌种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驯化和改造,使其具备最佳功能;第二,须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较强的抗逆性。”

有了这样的判断,中科康源建立之初,张东远就致力于将中科院技术、工业生物企业标准化生产理念和严苛的质量管理应用到发酵饲料生产上来。像氨基酸发酵、维生素发酵、抗生素发酵从选种开始,定期纯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甚至连培养基必须要求绝对恒定。

中科康源的核心菌种通过多因素组合诱变及微流控高通量筛选技术获得突变株,多尺度多指标择优选择,最终得到目的产物乳酸菌素和抗菌肽浓度高达1.5克/升。中科康源独创的发酵工艺运用四阶段诱导发酵,产生更丰富的益生菌代谢产物,发酵过程严格监控发酵工艺中“通气溶氧、pH、温度、发酵时间,诱导物”五大关键节点,使得益生菌能够高效表达出抗菌肽、乳酸菌素、功能性多糖、蛋白酶系、纤维素酶系等一系列代谢产物,同时得以确保发酵质量。

在对标某进口产品开发的酵素粉生产工艺中,中科康源通过对固体发酵湿料进行低温烘干、时间控制,保证发酵过程中代谢的活性物质能更大限度留存在饲料中。最终形成多种抗菌肽、多糖联用、定向抑制病菌的1+1+1>10的产品效果。

为了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服务养殖用户,张东远还通过合作方式建立了全球领先的CVAS饲料分析检测服务中心,拥有NR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批国际一流的检测技术及配套设备,可对产品和饲料营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分析。

目前,中科康源在张东远的带领下已经开发出多款产品,也受到了行业的认可,地方政府的支持。不但有200多家养殖企业使用中科康源的终端产品,同时已经有很多饲料企业希望开展合作,利用中科康源的生物添加剂(干粉)添加,实现其饲料功能的提升,保持市场竞争力。

张东远认为,产品质量和迭代升级是企业生存的基石,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产品的质量有保障并且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并且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驾护航,企业才能稳步发展下去。

不断努力 创新行业引关注

随着产品的不断丰富,中科康源逐步引起行业内外的关注。正是看重了中科康源的潜力,美国CVAS(Cumberland Valley Analytical Services的缩写,它是全球最大、最专业的牧草/饲料分析实验室之一,该平台以雄厚的化学分析为基础,建立了全球样本量最大的牧草/饲料大数据体系,为美国及世界其他数万家大型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室与中科康源、丰尊百奥联合组建了中国服务中心,通过在养殖大市唐山迁安市建立世界领先的基于大数据的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届时,不但中科康源的产品效果通过检测一目了然,也能够为奶牛牧场快速检测并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营养调整方案。

张东远告诉记者,“我们三方合作,除了检测常规的营养指标外,今年将重点推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快速检测,也会加强TMR和粪便的检测,为牧场提供纤维、蛋白和淀粉消化率的评估。我们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比对,为牧场管理和营养提供权威的数据与辅助解决方案。”

对于先进技术的挖掘,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张东远就像是一个勇爬高峰的人,不断地给自己设定全新的目标。张东远带领他的中科康源研发团队研发储备了 “未来技术”。

作为唯一一家涉农企业,中科康源以“白蚁过程仿生的纤维素生物质高效利用”技术,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宁德时代等强势入选由中国科协、清华大学、新华网、创业黑马等联合评选的“2018年中国创世技颠覆性创新榜50强”。这项技术将通过利用秸秆纤维素实现饲料中的玉米部分替代,未来产业化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降本增效“黑科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科康源将在上游布局大宗原料贸易、饲料设备研发,下游布局养殖联合问诊平台,以打通产业瓶颈。

目前,张东远带领下的中科康源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收获了很多认同。包括原农业部刘成果部长,中科院匡廷云院士、工程院李德发院士、陈冀胜院士都对中科康源的理念、产品予以高度认可。

目前,中科康源拟投资2.8亿的二期园区开始建设,同时拟在迁安建造生物健康创新孵化产业园。这个产业园将是中科康源未来发展的动力引擎:不断筛选国外高校、中科院、农科院、知名大学实验室中与中科康源上下游相关的“黑科技”,通过知识产权购买、股权合作、战略投资等合作模式,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创新投入,实现该领域众多方面的的颠覆性创新,保持中科康源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和饲料功能性添加剂行业的领先地位为国家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中科饲料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粤海饲料
北京中科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招商之退场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