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作用机理与实施对策*

2019-10-17 05:57左明章杨登峰马运朋
中国电化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供需片区供给

向 磊,左明章,杨登峰,马运朋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战略目标。教育精准扶贫作为国家“五个一批”脱贫攻坚战略主要方式之一,旨在以教育脱贫需求为导向,通过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与政策实施扶贫减贫行动。从实际情况来看,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片区”)农村教育作为教育精准扶贫实践的“主战场”,因其教育供给规模相对不足、资源难以统筹以及机制不够完善,片区精神文化贫乏、生产与生活能力不足、整体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导致教育脱贫需求被相对抑制,供需失衡成为制约教育脱贫进程的主要原因。因此,将供给侧改革理念引入教育精准扶贫,以资源与服务的供需精准衔接为抓手,同时对扶贫供需两端持续发力,一方面促进需求端脱贫信念重塑与诉求表达,另一方面推动供给侧结构优化与升级,可快速提升教育扶贫供给效能并逐步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在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工作协调中体现了其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特色优势,能够增加教育扶贫供给结构对脱贫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1],逐步解决供需主体间信息、资源与服务动态衔接问题,使供给侧改革能够在教育精准扶贫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此,本文从教育精准扶贫供给过程剖析入手,探析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供需衔接的作用机理与实施对策,为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一、供需主体关联: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体系的核心

教育精准扶贫是制度也是一种公共服务[2],重在利用教育扶贫供给解决“因人致贫”与“能力贫困”的问题。因此,厘清教育扶贫公共服务对象之间关系即供需主体关联结构,可以精确聚焦贫困群体教育脱贫与能力发展需求,在优化片区教育供给同时实现教育精准脱贫。对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研究,萨瓦斯(E.S.Savas)与奥斯特罗姆(E.L.Ostrom)等学者提出应该根据工作职能将供给规划者与提供者加以区分[3],世界银行在2004年发布的公共服务供给过程分析框架支持了上述观点[4]。结合片区教育精准扶贫发展现状,本文认为教育精准扶贫公共服务过程是由扶贫对象、供给规划者与提供者相关联而构成的教育精准扶贫供给循环体系(如下页图1所示),其中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包括供给的规划者与提供者,贫困农民与学生是教育扶贫需求端主体。

图1 教育精准扶贫供需主体关联过程

可以说,供需主体关联循环是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体系的核心环节,教育精准扶贫对象的需求表达为供给侧改革提供良好的指导与方向,供给侧分工适应了现实中教育脱贫需求的多样与复杂。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是在构建供需主体关联循环的基础上,对供给侧进行的优化、丰富与升级,以达到供需主体有效衔接与总量总体均衡的目的。

教育精准扶贫除了思想“扶志”与技能“扶智”,还包括“扶教育之贫”的“扶学”[5],其实施关键在于把教育精准扶贫中分散的、个性化脱贫需求与扶志、扶智、扶学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供给进行对接,采用混合供给关联扶贫对象多层次需求。其中,“扶志”在于加强片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贫困农民与学生克服贫困的意志品质;“扶智”以生产与职业技能培训满足贫困农民脱贫需求,增强短期内改善经济收入状况的能力;“扶学”重在为片区孩子提供优质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公共服务,进而阻断贫困在代际间的延续与传递[6]。实施扶志、扶智、扶学“三位一体”混合式供给,需通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对供给主体进行分工:供给规划者拨付教育扶贫专项资金、制定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并实施过程监督与绩效管理;供给提供(实施)者可直(间)接提供资源整合与供给服务,同步进行必要的监管与评估。教育精准扶贫混合式供给构建主体间分工与协同机制,可以使各方社会资源得以顺利进入教育扶贫领域并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兼顾供给效率与公平程度的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扶贫资源需求。

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要充分考虑片区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了解教育扶贫对象本身具有的复杂性、特殊性和脱贫需求,避免简单、片面的复制或移植其他区域的经验与措施[7]。同时,依据供给主体的分工,建立扶贫对象对各供给主体表达脱贫需求、意愿的机制与平台通道,形成更多、更广泛的需求反馈渠道,使贫困群众能积极参与教育精准扶贫供给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提升教育资源与服务供给效能。

二、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基于供需失衡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精准扶贫供需失衡:问题表现与成因分析

国家通过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控辍保学等系列扶贫政策的实施,为片区贫困群众带来子女入学、升学就业等权利的兜底保障,贫困地区也不断加大对教育扶贫投入和支持力度,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到发挥优质学校带动作用,从畅通贫困学子纵向流动渠道到普及职业技能培训[8],全方位推动片区教育扶贫从规模扩张、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质量、内涵式发展。贫困群众教育脱贫需求不再由单纯“输血”式物质注入牵引,而是转向提升自身“造血”能力[9]的技能培训和指导。在这种转变中,以政府为主导提供的教育资源与服务同片区群众教育脱贫期待或需求存在着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关联的错位,教育精准扶贫供需失衡现象仍然突出:片区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匮乏,脱贫舆论氛围不佳,部分地区群众思想与行为缺乏正确引导和规范,“等、靠、要”意识严重、低俗陋习滋生等现状改变缓慢,缺乏立志脱贫的主观意愿;片区群众生产与职业技能较为欠缺、就业渠道相对狭窄,政府虽然加大了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但产出并不明显,除了生产与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模式与规模尚不能完全满足贫困群众脱贫需要之外,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对失衡所导致;片区农村学校普遍教育质量不高,教育内容、形式较为单一,过于注重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忽视了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农村学校师资较为紧缺、流失严重,部分农村学校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等课程仍然“开不齐、开不好”,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提升困难,致使“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成为教育扶贫供给不足的重要特征。

从现状来看,片区教育精准扶贫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因供需主体关联错位而导致教育资源与服务供给的相对短缺与低效。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教育精准扶贫内涵与对象的扩展、脱贫模式的变化与调整,教育扶贫供给侧规划、配置与提供的权利下沉不够充分与深入,从而使需求侧信息未能被准确地表达、分析与诊断,片区精神文化层次、非传统教育领域(如非学历、技能培训等)以及质量逐步升级的农村学校教育需求在已有供给体系中找不到适切性资源与服务,导致教育脱贫需求被抑制和转移等问题逐步浮现[10]。另一方面,片区教育扶贫供给主体单一、分工不明确束缚供给结构优化与类型调整,供给渠道狭窄、多元治理体系缺失阻碍资源和服务供给的流动与重组;部分资源重复建设、服务供给同质化严重,“一刀切”的扶贫目标和供给方式与贫困群众现实需求明显脱节,不仅无法同步需求结构调整,还导致局部供给过剩与总体供给不足的问题长期并存,如不加以缓解,势必会影响教育脱贫供给的进程。

总体来说,片区教育扶贫发展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面对任务艰巨且紧迫的教育扶贫形势,亟需通过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为教育扶贫供给侧精准调适提供资源、服务与信息支持,解决教育供需主体关联错位问题,满足片区教育脱贫攻坚的要求。

(二)以信息化促进供给侧改革是破解教育精准扶贫供需失衡的有效途径

教育精准扶贫旨在针对不同致贫因素与对象,采取差异化干预方式实施教育扶贫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关联。要达成这个目的,就需从教育扶贫供给侧改革入手,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相关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供给结构优化[11],不断地增加有效、优质、适切的教育扶贫供给,适应脱贫需求结构的提高和变化,以解决因供需关联错位造成的供需失衡问题。

近年来,我国通过“三通两平台”“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建设,实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实施优质数字化教育供给奠定基础。贫困地区正逐步发挥信息化助推教育脱贫攻坚的作用,联合高校、企业等社会力量,利用区域微媒体宣导教育脱贫“扶志”文化,搭建中小学德育云与“扶志”资源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扶志”活动,增强了片区群众脱贫信念与内生脱贫动力;以信息化整合区域行业与产业资源服务,向贫困农民提供有关生产与职业技能混合式指导,评估脱贫效果并制定稳固与改进方案,满足其增收需求;创新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协同推进机制[12],合力打造农村数字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共同体[13]、城乡教育发展联盟等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与服务在贫困地区的共享应用,保障开齐开足全部规定课程,化解了贫困学生失辍学困境。事实上,“互联网+教育”的公共服务新业态推动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可以促进片区教育扶贫供给结构化调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实现对扶贫对象差异化、适宜性教育资源与服务精准供给,打造功能齐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体系满足扶贫对象的多样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教育扶贫供需主体关联错位问题,有助于实现教育帮扶精准化与推进教育精准脱贫。总而言之,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实现了供需主体的精准关联,成为破解教育精准扶贫供需失衡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的作用机理:供需关联重构的过程模型

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不是单一的“供给决定论”,而是在供需同驱与关联基础上实现供给的优化和重组。以信息化促进供给侧改革,应主要针对当前教育精准扶贫供给困境,围绕重构教育扶贫供需主体关联循环展开(如图2所示),以信息技术支持下教育精准扶贫资源与服务共建共享平台为基础,从“需求端拉动”与“供给侧推动”两端同时发力,在供需信息均衡与对称基础上实现供给要素优化配置与结构创新升级[14]。教育扶贫供需主体关联循环重构把分散的、个性化脱贫需求与混合式供给进行对接,使提高供给效率和公平程度成为可能。

图2 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的过程模型

教育信息化支撑和服务现代标准化教学的大规模教育供给[15],促进公共教育服务由一元供给走向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主体混合式供给。教育扶贫供给包括文化、产业、师资、课程、环境等资源供给和教育产品、教育设施等服务供给,由供给主体进行计划、组织与监督实施,通过配置与传递来满足贫困群体与个人在教育权利、机会、产品和服务方面不同脱贫需求。

(一)需求端表达:供给的信息化反馈

收集贫困群众表达、反馈的准确脱贫需求信息是教育扶贫精准化供给前提,以信息化手段推进需求端管理使教育扶贫供给侧改革具有更加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信息化为贫困群众构建了具有本地特色、操作性好、协调性强的需求表达信息化平台与机制,例如利用区域教育扶贫微信公众号、扶贫微博等微媒体形式宣传区域脱贫攻坚榜样与案例,借力信息化“扶志”教育传播文明习俗,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奋斗走出困境的信念与核心价值观,激励并带动贫困群众表达脱贫诉求;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服务形式对接贫困劳动力就业与生产需求,形成常态化的需求分析机制,共享与发布实质性、有针对性服务措施;利用信息化手段识别与揭示片区教育发展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片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及学生发展帮扶规划,提升群众因教育扶贫带来的获得感和期望值。同时,教育扶贫供给成效反馈通过信息化平台进入供给决策体系,转化为精准有效供给调适措施,防止脱贫又返贫,实现扶贫成效的稳定固化。

(二)供给侧调适:信息化创新升级供给结构

教育信息化以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与技术手段创新教育扶贫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升贫困地区资源与服务能力,促进教育扶贫供需结构升级与关联机制形成,展现出教育精准扶贫供给新格局。首先,随着供需信息“表达—反馈”通道的建立,针对贫困群众潜在教育需求,在供给侧合理规划教育扶贫资源开发与建设,打造功能齐全的信息化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教育扶贫供给的组织结构,避免产生无效、低效供给;其次,创新教育扶贫实践模式与方法,组织好资源与服务提供途径和手段,丰富教育扶贫供给形式,满足贫困群众个性化、多样化脱贫需求,形成扶贫供给对应脱贫需求全覆盖的多层次结构;最后,建立信息化、常态化监管机制,对供给过程与成效实施督导与评估,使供给侧主体分工权责更加明确,有利于形成政府、社会、学校等各类组织机构协同互助供给机制,补充与完善教育精准扶贫供给投入体系。教育信息化借助教育扶贫大数据对准贫困群众多维度、多层次需求,以“开放、分享与协作”理念调适资源与服务供给方式,按需建设教育精准扶贫资源,解决供给短期总量缺乏与长期调控滞后的问题,推动教育精准扶贫供给结构创新升级,为供需主体有效衔接与总量总体平衡奠定基础。

(三)供需关联重构:信息化支持下的资源与服务供给优化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传递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并发挥作用[16],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桥接、整合需求侧和供给侧信息,通过适宜性改组与改造教育扶贫供给要素,可以缓解贫困地区物质基础、技术水平、教育水平等条件限制,支持教育扶贫资源与服务共建共享与精准投送,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衔接。教育信息化的介入重构了供需主体之间“供给—反馈”关联链路,搭建以教育扶贫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化支持系统,形成供给配置的核心节点,丰富供需主体交流方式,缩短供需信息交换周期,推进供需双方在对接关联过程中的分配、流动和重组,增强供给侧与需求端的匹配度,并支持开展脱贫改进与稳固措施,逐渐形成资源优化配置与供需关联动力机制,支撑教育扶贫资源与服务供给的建设与分享。信息化支持系统中信息识别和管理模块可实现对扶贫信息数据化存储和动态调整,一方面采用教育扶贫目标与供给效能评估数据分析结论作为依据,对供给结构与配置进行精准调适,实现供给侧资源的按需建设;另一方面整合与分析脱贫需求数据,挖掘与分析脱贫需求并给与及时响应,精准匹配供给策略与路径以实现供给精准投送。信息化拓展了教育扶贫的维度与时空,推动供需主体动态关联与协同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教育扶贫供给侧改革的基础条件,通过优质型、适切性资源与服务的长期精准供给,能较为有效、逐步的阻断因供给匮乏造成的文化与能力贫困[17]。

四、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对策

(一)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完善保障机制建设

制定以提升收入水平与身心健康发展技能为主的、与发达区域有差异的教育扶贫目标,结合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供给现状,从对象识别、需求表达、供需衔接、资源配置、成效评估等方面设计各地区教育信息化介入方式,统筹资源规划区域特色资源、优势资源,探索技术优化要素组合、创新升级结构的供需关联策略与可行路径,形成区域内教育精准扶贫供给规划方案,适应当前教育扶贫供给侧改革的需求。以教育信息化为依托,引入全社会扶贫攻坚合力,制定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教育精准扶贫供给多元协同机制;畅通教育扶贫需求意愿表达渠道,形成贫困群众脱贫需求激励与反馈制度;构建优质适切的资源组织与管理机制,打造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跨越传统教育扶贫供给层级范畴,建立教育扶贫队伍培训机制,逐步形成制度体系完整、服务分工明确、资源组织有序的教育精准扶贫供给新业态。

(二)完善教育扶贫数字资源体系,强化资源应用与服务供给能力

长期以来,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立足于学校层面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教学的需求。但随着教育精准扶贫的深入发展,目前的数字资源难以满足教育脱贫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片区应围绕系统性、适切性、全面性等特征开展数字资源设计与开发,加强适应教育扶贫供给形式的资源、工具与学习体,收集并分析教育扶贫相关数据与案例,形成以信息空间、资源平台构成的教育扶贫数字资源体系,使资源供给与脱贫需求有机衔接。之后,随着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日趋完善,教育扶贫资源与应用类别不断丰富,应逐渐将教育资源服务供给工作由“重建设”转向“重服务”[18],通过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持续性应用,让教育资源建设与教育公共服务形成匹配,既优化数字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组织,也强化数字资源在移风易俗、技能培训与教育教学方面服务能力的提升,突出了教育精准扶贫服务供给的目的性、实时性和及时性。

(三)组建精准帮扶共同体,实现多主体协同供给

教育精准扶贫供给工作长期而复杂,通常需要多元供给主体协同来完成。信息化作为供需衔接的有效方式,为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教育扶贫供给侧改革创造了条件。教育信息化借助供给侧分工机制引入多主体混合式供给服务,有利于组建精准帮扶共同体,发挥共同体中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各自优势,扩大优质资源供给覆盖范围,提高供给效能[19]。以信息化实现教育扶贫资源与服务的多来源供给,激发多元主体供给活力,创新供给方式,可以为分散在各地的贫困群众提供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扶贫资源供给服务,形成供需双方都积极参与的多方协同扶贫供给模式,实现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社会教育功能的整合与互动,也能体现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中的独特作用。当然,要实现多方协同扶贫供给,除了动员更大范围内的社会资金、人员参与,必须对教育扶贫项目进行科学规划与论证,才能找到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多元协同供给有效途径。

(四)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方式,强化“本土化”扶贫人才队伍培养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需要长期稳定且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支撑。片区应依据区域发展的文化导向与产业支撑,推进区域教育与文化、产业链条的有效衔接,强化扶贫人才引进与自主培育,打造具有扶贫造血功能的“本土化”人才队伍,保障教育扶贫供给的按需建设与精准投送。片区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可适当调整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目标,瞄准扶贫驻村专干与群众代表,强化脱贫需求收集与预测的协调指导;组建专业化决策与管理团队,规范教育扶贫供给的规划、组织与配置;健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运维的专家团队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持系统的技术辐射与信息流动优势,以贫困群众能力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组织与优化资源供给,实现对其能力发展和精准脱贫的全过程支撑。同时,鼓励采用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等方式,将贫困群体文化宣导、技能培训、教育教学过程融入真实生产生活场景,形成适应信息时代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培养和造就“留得住、用得好”的“本土化”人才[20]。在此基础上,片区还需组织教育扶贫队伍能力发展需求评估,制定能力发展提升策略方案[21],设计与开发“扶志”精神文化、教育管理理念和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培训与在线研修相结合的混合方式,完善绩效评价与质量保障措施,开展多轮多维度的教育扶贫队伍培训。通过搭建以“本土化”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核心、信息化“基地”与“示范点”为载体的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注重吸纳长期在生产生活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科技服务人员和专家,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可以为当地更好地造就大批会帮扶、善从教的教育扶贫人才队伍,以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公共服务管理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

五、结语

以信息化推进教育扶贫供需主体关联是实现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尝试重构教育扶贫供需主体关联循环,以信息化公共服务支持平台为核心,通过供给资源与服务信息在需求端到供给侧间的流动渗透与交织融合[22],让脱贫需求表达更加明晰,使扶贫供给结构逐渐优化,达成扶贫供需主体的精准关联,进而实现教育精准扶贫供需的动态平衡。但鉴于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本身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除了要短期内达成脱贫攻坚任务,又要长期、持续提升片区整体人口素质。因此,从机制规划、资源服务、共同体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对策,并在广泛的区域内加以实施并总结实践经验,可以更好、可持续地带动贫困地区教育公共服务的提质增效,进而达成教育精准扶贫任务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些许借鉴。

猜你喜欢
供需片区供给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