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引领 质量为先打造优质儿童医疗服务品牌
——记上海市市长质量奖个人奖获得者黄国英

2019-10-18 03:46◆尔/
上海质量 2019年9期
关键词:黄国儿科医院先天性

◆尔 义 / 文

编者按

儿科是“哑科”,儿科医生不好当,儿科医院院长更不好当。30多年前选择了“儿科”为终身职业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定位最具挑战性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后探索出先天性心脏病无创伤性诊断、病因和干预策略,以及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治和研究等方法,并以先心病简易筛查法开创了我国儿科学界在《柳叶刀》上发表研究文章的先河,2016年在美国新生儿健康创新论坛获得“全球创新奖”。定位“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亚洲”,黄国英在提升儿科诊疗质量、打造科学化、精细化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上做出了引领示范作用,最近荣获2018年上海市市长质量奖个人奖。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质量、安全、效率”是医院工作的基石,“保障病人安全、持续质

量改进”是对医院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黄国英院长的带领下,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以卓越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打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努力发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使命引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作为院长,黄国英和全院员工一起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以“建树医学典范,呵护儿童健康”为使命,以建设亚洲一流儿童医学中心为目标,确立“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亚洲”的战略定位,实施“标准化、专科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和路径,持续深化医院管理内涵建设,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医院立足于“医疗、科研、教学、预防、管理”五位一体的质量体系建设,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了以病人安全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了“质量改进与病人安全管理委员会”,倡导及固化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及持续质量改进理念,逐步实现了医院质量安全的全面稳固提升,在日常工作中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二、勇担重任,破解儿科分级诊疗困境

针对儿童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儿科医疗服务资源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自2014年起,黄国英牵头率先在全国系统地探索儿科医联体模式,先后成立由复旦大学10家附属医院组建的横向儿科医联体和覆盖闵行区内所有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综合医院的纵向儿科区域医联体。通过“三个平移”(管理平移、技术平移、品牌平移)和“四个统一”(统一的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求、医疗服务模式、学科发展规划、信息化共享系统),推进区域儿科协同发展,引导儿童就近有序就医,为2016年上海在全市构建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儿科联合体提供了参考经验和模式。随后,成立上海南部儿科医联体,该模式辐射到闵行、徐汇、松江、青浦和金山五个区,社区儿科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区域儿科医联体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初显成效,病人分流效果明显,儿科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解决疑难危重症的定位日益凸显,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新华社发表“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的文章指出:上海推进分级诊疗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结合而成的儿科医疗联合体,给不少家庭带来了好消息,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儿科有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金字招牌”……此外,复旦儿科医联体项目还荣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上海市“医疗服务品牌”、“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称号。

三、需求导向,创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病筛查“中国标准”

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早期发现是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环节。黄国英及其团队在2010年承担了上海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通过历时8年的研究,创建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方案,为早期发现那些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危及生命的先天性心脏病提供了准确、无创、简便、经济的科学方法。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The Lancet》和 《Pediatrics》,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肯定。经过反复科学论证,2016年,上海市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纳入全市常规新生儿筛查项目,并建立了国际领先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断-评估体系,目前筛查率已经达到99.27%,200多名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通过“绿色通道”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挽救了幼小的生命。

在上海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司组织专家在河南、广西、甘肃和海南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调研,并通过多次科学论证,于2018年出台《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工作方案》,首批在全国24个省实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标志着该项工作转化为国家公共卫生政策,上海经验成为国家标准。项目组也被指定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国家级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国师资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数据管理等工作。

四、聚焦公益,塑造品牌,致力履行社会责任

在黄国英的带领下,儿科医院始终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主动服务社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发展”理念,发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学科引领与辐射作用,创建“全国儿科发展联盟”、“全国儿科协作网”、“中外联合培训项目”和“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等,近10年为全国培训儿科医护人员3万余名。建立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全国首个“儿科协同中心”,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4500个网点,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直播、远程查房、远程教学、远程科研等多维度工作模式,将国家级优质儿科资源辐射到全国。同时,倡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生态,积极开展慈善帮困工作,共设立慈善帮困专项基金项目52项,累计筹集善款1.3亿元,救助贫困患儿6000余名,其中2017年募集善款3100万元、资助患儿1300余名;改善患儿及家长就医过程感受和体验,形成“互信、互助、互爱”良好关爱氛围;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依托“互联网+”趋势持续推进上海卫生系统“精细化”服务举措;开展志愿者服务,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建了47支志愿服务团队,累计400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这些措施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以人为本,激发活力,全面促进医院事业发展

为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黄国英在全院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发展资源的理念,坚持人才强院的发展定位,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引进、高级职务外聘、职务晋升相结合,完善全院各专业学科人才梯队建设。2012年启动医院人才腾飞计划(1125人才工程),成效显著,先后引入49位国内外知名教授担任双聘PI,引进7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建立10个由临床专家和科学家结对组成的交叉创新团队,多方位、多层次、多通道地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激发医院人才可持续发展活力,促进医院事业全面发展。医院在《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国科技量值排行榜》、《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和《Nature Index中国医院排行榜》均列居儿童专科医院前列。

猜你喜欢
黄国儿科医院先天性
图辑·职工书画
巴氏钝绥螨对普通大蓟马的功能反应及田间防效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走红的博士论文致谢里,闪烁着两束不灭的光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