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熟能生巧”与计算教学

2019-10-18 02:30周晓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熟能生巧习题公式

周晓凤

【摘要】在目前中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经常告诉学生熟能生巧的道理,在实际的计算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也是通过让学生做大量重复的计算习题来达到让学生能够巧算,能够熟记计算公式、计算法则的目的.但笔者认为熟不一定能生巧,只有当熟与悟、思考相结合,并能使学生对数学中的公式、法则产生深入理解的时候,熟才能生巧.单纯地通过机械地训练学生做大量重复的习题,是无法达到熟能生巧的.

【关键词】熟能生巧;计算教学

一、问题的背景

李士锜先生在《熟能生巧》中说道:数学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活动,操作运算是获得数学经验的基石.通俗一点说,数学经验的获取,需要一定的操作性训练,也就是一个由熟生“巧”的过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提到过,读书学习,需经历“由薄到厚”再到“由厚到薄”的过程,笔者认为,“由薄到厚”是一個“熟”的过程,而“由厚到薄”则是一个“生巧”的过程.

在目前中小学的计算教学中,新课标中规定:要让学生具有进行小数,分数,整数等四则运算的能力,对一些基本的运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运用.这项规定中包含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即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大量积累计算经验而达到巧算的程度.

曾经一位数学教师讲过一句话:熟练了的东西,你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数学计算中用到的大量公式,定理,计算法则,掌握他们的好办法之一就是通过重复练习、做题,进而达到理解、应用的水平.但熟就一定能生巧吗?笔者想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并不是绝对的,李士锜先生也说道:大规模机械性的训练,搞“题海战术”只会导致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与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只有当熟与悟、思考相结合,并能使学生对数学中的公式定理产生深入理解的时候,熟才能生巧.

二、现状与思考

在中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都是先将公式,定理,计算法则等,通过不同的形式抛给学生,然后便是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有经验些的教师可能会注意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会出些变式训练的习题,而经验较少的教师则只会出一些重复的习题,题量大,题型千篇一律,不懂得给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学生通过这样的重复训练,对计算的过程是“熟”了,但对数学概念是否真的理解了,对公式定理,计算法则的应用是否真的能够达到灵活运用了,笔者想答案是不一定的,例如,在小学的“多位数列竖式计算”教学中,比如,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教师将计算法则教给了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学生好像也会计算了,对计算过程非常熟练,但是很多学生学习到后期,往往对计算过程中运用的具体算法、法则却说不清楚,再例如,在初中学习的有关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求解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让学生用公式法:x=-b±b2-4ac2a进行求解,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学生可以对根的求解过程达到非常娴熟的程度,学生包括笔者本人,在多年之后,遇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问题,脑袋里就只会想到套用公式x=-b±b2-4ac2a进行求解,但对公式原本是由配方法,将ax2+bx+c=0通过配方,变成x+b2a2=b2-4ac4a2的形式,再通过开平方运算而得到的公式,对这个过程并不了解,很多学生学到后期对整个求解过程,非常熟悉,但对公式的来源与本质,对根的理解却很少有学生讲得清楚.再比如,在笔者的一次平方根的计算教学中,测试卷中有一选择题,计算16的算术平方根,因为之前已让学生做过大量计算平方根的习题,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得出的答案是4.可见,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学生对这个求解的具体过程非常熟练了,但也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式,看到有数字,就直接对数字开平方,而对开平方的概念中这个被开方数具体是谁,理解地并不透彻,从而得到了错误的答案.

三、结语

总的来说,“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在数学学习中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在目前我国计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熟悉计算的公式,法则,大部分教师一般都是通过训练学生做大量的计算题来达到让学生记住它们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中的体现更加明显.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小学阶段的很多教师,都是将计算公式、计算法则硬抛给学生后,让学生做大量的重复式计算题,严重的更有为了让学生对仅有的几个计算公式进行熟记,而买整整一本厚厚的练习题让学生做的情况.

但正如笔者所述,熟是不一定能产生“巧”的,当教师所认为的熟,已经发展到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不良情感反应的时候,这个熟是不会产生巧的,同时也违背了三维教学目标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目前的计算教学中,学生对公式、计算法则的学习,确实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达到学生能够熟记它们的目的,但凡事过犹不及,都应该把握一个度,我们应该避免计算教学中,常规训练和解题训练量过多的情况,熟的最终目的是通向理解、应用的大门.不理解的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只要训练的量能够达到学生对数学概念,法则等知识的深入理解就好,在计算教学中,既要通过一定量的计算题练习使学生达到对公式,计算法则的熟记,也要注意练习的量和习题类型能够让学生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士锜.熟能生巧吗[J].数学教育学报,1996(3):46-50.

[2]张奠宙.熟能生巧:是精熟,不是烂熟[J].数学教学,2013(5):52.

[3]赵春香.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9):15.

猜你喜欢
熟能生巧习题公式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