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艺术发展的分期

2019-10-18 01:40向东
世界博览 2019年20期
关键词:现存洞窟榆林

2015年9月29日,甘肃敦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莫高窟做早期洞窟分期调查。

敦煌石窟的营建经历了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共十一个时代,历时1000多年。

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宕泉河畔,宕泉河水源于南部数百公里处祁连山的支脉,自南向北流下。宕泉下游把地势分成了两部分,东面是三危山,山石坚硬,西侧是由沙漠形成的鸣沙山,山势平缓,常有流沙。据唐代的文献和莫高窟唐代碑文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一位叫乐僔的高僧在此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不久,另一位高僧法良在乐僔的窟旁又开凿了一个石窟。此后,石窟开凿就越来越多,到了唐代,已达一千多座。这一片石窟被称为“莫高窟”,也叫千佛洞。1961年莫高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莫高窟大部分洞窟集中在南区,1907年斯坦因在莫高窟对他认为有价值的洞窟进行了编号,共编18号。1908年伯希和最早对石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并对洞窟作了编号,共有183号,其中又有一些洞窟编为另一些窟的附号,把附属部分合起来,共有400多个洞窟编了号。伯氏的编号在很长时期内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洞窟的依据。1941年张大千在敦煌对莫高窟进行重新编号,共编309号,其中又包括一些附属耳洞,合起来也有400多窟编了号。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后,开始对洞窟进行更为科学和细致的调查编号,于1951年公布了新的编号,共有469个。此后,学术界主要采用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新编号。20世纪60年代,敦煌文物研究所在对南区洞窟进行大规模加固工程的同时,对窟前遗址进行了考古清理,又发现了一些洞窟,到1982年出版《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时,共记录洞窟492个。莫高窟北区洞窟大部分都没有壁画和彩塑,长期以来不被人重视,直到20世纪80至90年代,敦煌研究院对北区洞窟进行了有计划的清理,才搞清了北区洞窟的总体数目和洞窟的功用等问题。据彭金章先生的调查,北区共存洞窟248个,包含原已编号的5个窟(461~465号)和新编号243个。至此,莫高窟全部洞窟数量及其内容、功用基本清楚了。

石窟从功用上来看,主要有:礼拜窟、禅窟(用于坐禅修行)、僧房窟(用于僧人的生活)、瘗窟(用于埋葬死者)、廪窟(用于贮存物品)等等。南区除了少数的禅窟外,大部分都属于礼拜窟,供人们观瞻拜佛,因此窟内造出佛像,绘制壁画。另外几类洞窟都集中在北区,大都没有塑像和壁画。用于礼拜的洞窟,北魏时流行中心柱窟,即在石窟中心建有方形的塔柱,是按印度支提窟的理念来建的,但塔的形式改成了中国式的方塔。北朝晚期到隋唐以后,方形覆斗顶形窟开始普及。这类洞窟空间较大,利于大量信众进入观佛和礼拜。此外,还有供奉巨型大佛的大像窟和供奉涅槃佛像的涅槃窟。

塑像是石窟的主体,莫高窟现存各时期彩塑2000余身,在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莫高窟开凿在砂砾岩上,不能雕刻,壁画就成为表现佛教内容和装饰洞窟的主要手段。莫高窟现存壁画约45000平方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经变画、中国传统神话题材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及装饰图案画等。

西千佛洞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约35公里处党河北岸的断崖上,因地处古敦煌城西,故名西千佛洞。现存洞窟22个,其中1~19号窟集中开凿于党河河谷北崖,后三窟则散落于顺流东下2公里左右的地方。现存洞窟包括北魏窟1个、北周窟3个、隋窟2个、初唐至盛唐窟3个、中唐窟1个、五代窟1个、沙州回鹘窟3个、西夏至元窟2个,另有2窟时代不明。洞窟形制与莫高窟同期洞窟基本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心塔柱窟、覆斗顶形窟、平顶方形窟等,现存彩塑34身,壁画800余平方米。塑像多经清代及民国时期重修新塑,亦有少量保持原貌者。壁画内容与风格基本与莫高窟同时期壁画一致。1941年张大千曾对西千佛洞进行编号,共有19号。后来,敦煌研究院对西千佛洞进行了重新编号,共有22窟,在《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199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正式发表了新的编号。20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对西段重点窟区已进行了全面彻底的维修和加固。

榆林窟

榆林窟也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南部的榆林河(也叫踏实河)畔,西距莫高窟约100公里。现存洞窟42个(包括东崖31个,西崖11个)。1961年,榆林窟与莫高窟同时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窟现存石窟包括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朝代的石窟。时代最早的洞窟建于唐前期,其中第6窟内有高达24.7米的大佛,与莫高窟第96窟北大像和第130窟南大像交相辉映。大历十一年(776年),吐蕃人占领瓜州,在榆林窟也开凿了不少洞窟,但大多已被后人重修重绘,只有第25窟完整地保存了吐蕃时代壁画的原作,代表了榆林窟唐代壁画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与莫高窟同期壁画的不同特色。

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員武发思。他毕业后就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投身于文化遗产的生物退化与防治研究中,并把科研成果用于科学保护石窟壁画上,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五代、北宋时期,曹氏家族统治瓜、沙二州,政府设置了画院。画院有“都勾当知画院使”“都画匠作”“知画手”等职务。可见曹氏统治者对佛教壁画的重视,瓜、沙二州的石窟艺术也因此而得到很大发展。由于官方有组织的开凿,从洞窟规模到绘塑技法都保持在相当的水平。第12、16、32、33、35等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在洞窟形制上,此时的洞窟都有前后室,主室为方形覆斗顶窟,中心设方形佛坛,佛坛上有成组的彩塑。西夏时期榆林窟出现了一些艺术成就较高的洞窟,如第2、3、10、29窟,反映了来自中原新的绘画风格,不仅是莫高窟所没有,而且在敦煌以外的石窟或寺院中都十分罕见。

东千佛洞

东千佛洞,又名接引寺。位于瓜州县城东南90余公里处(距桥子乡东南约30公里),开凿在峽谷河床两岸断崖上。河水由南向北流,但早已干涸。东千佛洞现存洞窟最早为西夏时期,元朝和清朝及民国时期均有营建或重修。现有洞窟23个(包括未编号的残窟14个),西崖14个洞窟,有5个洞窟尚存塑像、壁画,编号为1、2、3、4、5;东崖9个洞窟,有4个洞窟尚存塑像、壁画,编号为6、7、8、9。洞窟形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中心柱窟,平面呈长方形,窟顶为覆斗形顶或穹隆顶;后部由正壁两侧向里凿成马蹄形甬道。这类洞窟结构与龟兹石窟的中心柱窟型相似。另一类窟室平面略呈正方形,窟顶为穹隆顶或平顶或覆斗形顶。有的洞窟窟前原有窟檐建筑,现在大部已毁。东千佛洞现存壁画艺术多为佛教密宗的内容,绘制精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肃北五个庙石窟

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西北约20公里处。这里党河曲折向东而流,在河北岸分布着一片石窟群,均坐北朝南,因主要有五个洞窟,俗称五个庙(庙也就是指石窟)。实际上至少曾有过十多个洞窟,由于这一带气候比敦煌湿润得多,大部分洞窟已经塌毁或被积沙掩埋,现存有壁画的洞窟西区有4个,东区有2个。从它们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看,与敦煌石窟同属一个体系,而又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五个庙石窟最早开凿于北朝晚期。大约在归义军曹氏晚期(北宋)到西夏期间,五个庙石窟进行过较大规模的重修、重绘。现存壁画大都是这一时期重绘的。五个庙石窟壁画继承了敦煌壁画唐代以来的传统,洞窟中以经变画为主,内容上显密杂陈,既有大乘佛教的维摩、弥勒变等,又有密宗的千手千眼观音以及藏密的曼荼罗等。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与莫高窟、榆林窟同期壁画相比,有较一致的地方,也有其独特之处。从现存壁画看可分为:经变画、尊像画、曼荼罗、世俗人物像及装饰图案画等内容。

中外艺术融汇交流的时期

这一时期经历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北朝时期,学术界往往把这一时期的艺术称为“早期艺术”。这一时期在政治上经历较多的变化,朝代的更替,地方统治者的变化,常常免不了会影响到艺术的发展。如北魏末至西魏初,北魏宗室东阳王元荣出任瓜州刺史,很快就为敦煌石窟带来了新的艺术风格。而北周时代新的理念,又使敦煌石窟重新恢复来自西域的风格。西域风格、中原风格就在这时代的变迁中逐步融合,从而形成了既不完全是西域式的,也与中原式有别的特色。

隋唐时代由于中国有较长时期的统一,隋唐帝国的空前繁荣,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使敦煌与中原的交流非常便利,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迎来了经济和文化艺术方面兴旺发达的时代。敦煌石窟不论是彩塑还是壁画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大量的经典名作。尽管在安史之乱后,敦煌一度被吐蕃人统治,但在佛教和艺术方面的交流,并未断绝。由于长安洛阳一带隋唐时期营建的大大小小的寺院今天大多不存,使阎立本、李思训、吴道子等画家的重要作品无一流传下来,仅有极少数临摹本传世,因此,这一时期敦煌艺术成为隋唐美术史的重要依据。敦煌壁画包含了精美的人物画、建筑画、山水画以及装饰图案画,反映了隋唐时代中国艺术的高度成就。这一时期的石窟是现存洞窟数量最多的,占现存全部石窟总数一半以上。而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样式和新时代因素并存时期

唐王朝覆灭以后,中国又形成了分裂的局面。然而敦煌一地的统治者始终在努力与中原王朝取得联系,以维系敦煌的安定。此后直到宋代,在周边有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情况下,敦煌一地竟奇迹般地保持了100年左右的稳定局面,从而使敦煌石窟得以不断地营建。或许,对当地人民来说,佛教信仰正是保证地方和平的重要支柱吧。而孤悬在西北一隅的敦煌,能长期保持汉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也反映了汉文化强烈的向心力。当然,由于与中原的交流时断时续,已经不能像隋唐那样随时受到中原艺术的熏染,尽管由于地方统治者的力量,敦煌也仿照中原朝廷成立了画院以保证石窟艺术的发展,但画家们能做的就是努力与唐代艺术保持一致了。正如欧洲文艺复兴之后长期出现“样式主义”一样,五代到宋朝的敦煌艺术大部分可看做是一种“样式主义”。当然其中也出现了不少具有特色的创新。

西夏推翻了曹氏家族的统治,带来了新的艺术风格,在榆林窟第29窟、2窟、3窟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元朝灭了西夏后,在敦煌也新建了一些石窟,如莫高窟第3窟、465窟都可看到风格新颖而技艺精湛的作品。只是洞窟数量较少,不能与唐代数百窟的情况相比。明朝曾放弃了敦煌等地,敦煌荒芜近200年。直到清朝重新拓边,收复了新疆等地,敦煌才恢复了生机。但此时已没有唐宋时代那样强大的佛教文化,虽然仍有信众对石窟进行小规模的营建或修复,但其艺术成就无法与元代以前相比。

猜你喜欢
现存洞窟榆林
现存清代粤剧剧本初探
榆林感怀
走榆林
洞窟惊魂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介评
榆林力量
——为榆林抗洪救灾而作
榆林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浅谈建筑业现存危机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桐乡现存若干谱牒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