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文学评论如何“介入”生活

2019-10-18 02:41张云丽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介入

张云丽

摘  要  互联网、手机自媒体等新媒体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生活,也对文学评论的生成方式及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评论搭载网络、微信的快车,融入了广阔的生活,无论是主流文学评论期刊利用“公众号”扩大传播领域加快传播速度,还是诗歌评论、电影评论等在“介入”日常生活中提高了大众的日常审美认知,都充分彰显了文学评论在微信时代的革新努力。当然局限于“浅阅读”“碎片化”微信传播局限,文学评论如何与大众沟通,如何深度“介入”现实生活,文学批评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向批评家与文学批评媒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微信时代;诗歌评论;电影评论;文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076-02

文学评论是批评家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解释、分析和评价,是对文学价值的发现和肯定,是沟通作品与读者、作家与读者的桥梁。但是常年以来学院化批评占据文学批评的主流,专业术语满天飞,可读性差,充满僵化的八股气息,圈子化、江湖化现象日益突出,远离大众视野,传播范围有限,文学批评越来越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继论坛、微博等網络传播平台之后,微信在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即成为大众新宠,8年时间用户达到10亿多。微信结合了博客、微博的书写、关注优势之外,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元素结合编辑成一个文件进行发送、传播,早已超越单一的通信功能,而成为一种“最当红”的新媒体形式。文学评论也搭载着网络、微信的快车,从书斋走向广场,融入广阔社会,进入大众视野。新媒体时代,在充分彰显文学评论批评的力量和魅力的同时,对文学评论“介入”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主流文学评论的“公众号”传播

传统媒体时代,文学评论基本发表于各大报纸期刊,往往作为文献资料“藏”在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等社科网站,不去主动查询便无从“相见”,读者更多是与之研究领域相关的专家、学者、研究生,读者数量极其有限,文学评论被逐渐窄化为一种“学术”范围之内的活动。文学批评话语是一种不同于文学语言的批评话语系统,理论性强,可读性相对较差,学院式批评渐成主流,一批批晦涩的文学评论也渐渐围起来一座座学术孤岛。传统主流文学评论如何发挥正常的文化功能,更多的介入到大众领域,形成有效的文学批评,互联网、手机自媒体,尤其是微信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一种契机。

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介意识到微信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的力量。与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相比,微信公众号的综合强大功能,不仅超越了传统媒体,传播也更便捷、更快速、更高效。现在绝大多数文学评论报刊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如《小说评论》《文学评论》《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文艺报》《文学自由谈》等,定期推出各种文学信息、期刊目录、重要评论文章。这些文学评论期刊的公众号每次推送的评论文章并不是很多,但在更新的速度上一般能保证三四天推送一篇重要的评论文章,有利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在此方面,学术性报纸的推送更为快捷和灵活,如《文艺报》自创建公众号“文艺报1949”以来,一天2篇的推送速度超越了其他学术期刊,目前已达到1 600多篇原创,在栏目设置方面结合了音频元素,大众可以直接听到作家、评论家录制的音频,更能结合文化热点、节庆诞辰等因素推送评论文章,受众面更为广泛。

当然,我们也发现,这些主流文学评论的公众号推送大多是纸质版已经发表的文章,更注重评论界有影响力的评论家的文章,尽管有的加了作家或批评家的本人照片,加了被评论的书籍封面照片和购买链接,版式字体设置都更加美观,但是文学批评话语方式本身还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每一次媒体方式的革新意味着言说方式的变化,新媒体文学批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更要深入到文本本身,应该更注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相结合,催生更丰富的文学形式和文学话语形式。

2  文学评论“介入”大众生活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新媒体最核心的特点是交互性”①,因为每个微信用户都可以成为一个节点,形成一个又一个“圈”,圈圈相连,点点相交,这种点对点、点对网的交互性传播形态,对于微信而言更加突出。微信时代,文学评论“介入”生活的方式越来越多,批评家也跨出了文学审美领域,开始“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文学形式的诸多文体中,诗歌因其短小,搭载了微信这辆新媒体“快车”之后,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力超过了其他文体,而诗歌评论在传播过程中在推动诗人的知名度、诗歌的影响力方面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余秀华就是典型例证,可以说是新媒体制造的神话。余秀华从2009年开始在一些诗歌论坛写诗,与同样的诗歌爱好者或诗人在网络上互动传播诗歌。2014年9月在《诗刊》上发表了诗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直到《诗刊》微信公众号推出余秀华的诗歌,并在不断传播中被冠以“农妇诗人”“脑瘫诗人”等标签,余秀华的诗歌在网上迅速发酵。与此同时,关于余秀华的诗歌评论如雨后春笋般在网络上迅速“生长”,与诗歌本身合力引发了一场自90年代以来关于诗人与诗歌的一场现象级文学论争。其中,最早引起注意的是美国俄勒冈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沈睿在2015年1月13日在新浪博客上写了一篇文学评论《农村女诗人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给余秀华相当高评价和定位。与众多推崇余秀华的评论形成争鸣的是沈浩波,他在博客上发表了《余秀华的诗写得并不好》,对余秀华的诗歌价值提出质疑。一篇篇文学评论和余秀华诗歌本身不断在微信朋友圈上被转发,使得诗歌这一个沉寂了多年的文体,在大众生活中掀起来波澜,一个民间诗人就以这样的方式被发现从而进入诗歌史。“余秀华现象”带给我们的启发之一是,论坛、博客、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为民间诗人提供一个走向大众日常生活的入口,诗歌跃出了舞台上、课堂上的朗诵腔调和诗人书斋里喃喃自语,走入大众日常生活。正如研究者认识到,“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诗歌从所谓的衰落、边缘化处境回归大众视野提供契机,也为人们在‘短平快的生活节奏中寻找诗意、超脱世俗提供了平台”[1]。由此,诗歌的民间写作与民间立场在新媒体语境下被突显出来,诗歌‘介入时代生活的意识增强,为“喃喃自语”的诗坛带来新的品格。

猜你喜欢
介入
基于功能评价体系视角下微电影广告语篇的研究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
综合护理在放射检查及介入治疗的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用于冠脉介入治疗的血管内支架的专利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探索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
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服务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