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岭会说话

2019-10-18 05:19李昱葶
美文 2019年20期
关键词:快节奏秦岭熊猫

李昱葶

我是一直知道秦岭的。秦岭横亘在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巨大褶皱山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别样的含义。它是一道分界线,划出了南北之间的差异,更是一道中国人心中的分界线,让快节奏与慢生活独立而融洽的存在着。

有人说秦岭很美好,可他们会不会知道它的深处究竟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宝藏?有人说秦岭有着极为丰富的植物,可他们会不会知道有一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为红豆杉?有人说秦岭里有着很多大熊猫,可他们会不会知道这些熊猫与四川熊猫品种的区别在何处?

美,珍贵,多样……我们把一个庞大且独立的体系简单地理解成了一种普遍的存在,许多概括性的词语让我们失去了深入的思考,让我们放弃去探究更为精确且真实的数据,伴随而来的,就是对环境保护的冷漠态度与不作为。

比如说,当我遇到一株参天入云的古木,看着它足以蔽日的绿茵肆意延伸,流入眼底,心中会慨叹它经历的岁月匆匆,然后转身,离开。在我记忆的相册中,它不会有名字,甚至连样貌都与其他的别无一二,与我而言,这只是我路过的,一棵普普通通的树而已,毫无价值,也没有什么值得保护的地方。

但如果这棵树会说话,它告诉我自己的名字——水曲柳,身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作用——早期用于做冷兵器,价值——果实名为翅果,带有翅膀的结构更利于传播,为植物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生物进化与适应环境之间关联的样本。我会明白它的保护意义所在,就像面对一个可爱的孩子所流露出的关心与爱护。它不再是沉默、空洞的雕像,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值得被守护的小生灵。

这只是一棵树的语言,那么秦岭呢?它们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是相似的。“它”,代表着动物,而不是人的“他”。只有风能听懂它的语言,只有阳光能懂得它的呼唤,只有脚下那一方寸土能明白它的价值所在。而我们人类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力去倾听他们的语言,去懂得如何更好的让它发挥自己的全部价值,并且理解合理开发的真正含义。

当秦岭会说话时,他会告诉我们自己的痛楚,过度放牧、开垦等人类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身心健康;他会告诉我们他胸中的万千世界,动物,植物等多种生物资源躲在他宽阔的怀抱中;他会告诉我们自己的过去与未来,想要让无数未出生的孩子看见自己所创造的天地。

一座山会开口说话的虚妄故事只存在于童话故事中,如何将幻想与现实连接成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已经有人在为它说话了:深住秦岭数十年的老学者们纷纷走入校园,把自己大半辈子的宝贵经验如数家珍地传授给我们,他们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和最为朴实的文字,搭建出一个极为本质与真实的秦岭。住在保护站附近的农户们,他们面对孩子们的提问侃侃而谈,用切身经历的奇特故事——比如黑熊偷蜂蜜,或是熊猫坐下歇脚等,来展示秦岭不为人知的一面。甚至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放下高薪职位,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向年轻的后辈传达更多信息,与老一代的保护人员一起撑起秦岭头顶的一片蓝天。

有人在为它说话,也有科技在为它说话——VR技术就是虚拟现实的最好例子。身臨其境是使用者的最大感受。还有红外追踪拍摄,把人们无法用视觉捕捉的印记保留下来,供更多人了解。

如何让环境开口?这是我们每个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无休止地索取,繁复多样地喊口号,就像转瞬即逝的流云轻飘飘拂过,大地仍是一片寂凉。或许,我们不息止地奔波,最后发现世界只剩下了自己,孤零零地面对未知。停下脚步,让你周围的世界随着你一起走动,一起发展,打造一个命运共同体。

我们都有各自的语言,但只要细细去听,就一定能明白。

猜你喜欢
快节奏秦岭熊猫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跟我一起……
松弛
轮式战斗车辆在快节奏的动态演示现场
萌萌哒熊猫等
大秦岭 东方的阿尔卑斯山
秦岭作证
功夫熊猫3
欺负新人系列一
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