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合为时而著

2019-10-18 05:19唐惠忠
美文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争先子路浙江

唐惠忠

【问题点击】

“文章合为时而著”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创作理论,至今仍然富有生命力。“为时而著”之“时”指时代生活。它提醒我们写作尤其是写议论文时,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倾听时代的足音,写出给人以激励和警醒,对现实生活有所帮助,对社会人生有所启迪的文章。语言是思想的产物,我们的作文不应仅仅指向内心柔弱的情感,还应敏锐地把握“时事”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

【方法指津】

一、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有积极的方面(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也有消极的方面(如不正之风、封建迷信)。同学们要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比如收看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阅读《中国青年报》的“思想者”“青年话题”版面等),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世界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明确重大事件和日常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请看2018年高考天津一位考生面对新材料作文题“器”写下的数段文字:

何谓“善用”?“善”就是好,“善用”就是能好好地使用,用得恰到好处。就拿手机来说吧,很多人包括四五岁的孩子都能用得很熟练,但“善用”并非是简单地人对器物或是工具的使用熟练度,强调的是人的“使用意识”。心神完全被手机拴住了,一分钟不看手机就觉得没着没落、若有所失,或者陷身于“王者荣耀”的大战中茶不思饭不想,沉迷于手机的虚幻世界不可自拔,有的同学甚至上课的时候还要时不时地发个朋友圈或者为别人点几个赞。这就不是“善用”,甚至连正常的“用”都算不上。应该让手机方便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对于正在学习中或已工作的人来说,把手机的功能开发到极致,从而提高学习与工作的品质与效率,这才是真正的“善用”。

当然,凡事不能走极端。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老鞋匠坚持“品质”不与商人合作进行机器生产,最终饿死在自己的鞋铺里,这是不善用器的典型。试想,若是老鞋匠能牺牲部分“品质”引进机器生产,结果肯定是另外的样子。

用“器”把握好“度”是很重要的,过“度”会带来很多弊端。一些警察居然到了“没有监控很难破案”的程度,有些大夫不借助CT、核磁、X光就不会看病,有些人如果脱离了网络和电子设备就失去了创造财富的途径,结果成了“段子手”的下酒菜。我的建议是,想方设法挤出些空暇时间学习一些相关的技能,寻找更多的路径,除此别无良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确,器能助人成事。但器是具体有型的,人应该做器的驾驭者,而不应成为器的奴隶。我们已经行过了成年礼,对什么事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在器的使用上绝对不可“任性”。手机、电脑、互联网、自媒体,将来还会有各种各样新潮的“器”,对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用器,善用器,让器助己成大器。(选自《器,善用者赢》)

该生从“器”的功用角度切入,谈“器”的“善用”问题。开篇提出问题后,通过解释“善”的意义,明确“善用”的具体内涵与最终目的,并以生活中最常见的手机为例,列举有些人被手机“俘虏”、成为手机奴隶的相关现象,指出“善用”是“把手机的功能开发到极致,从而提高学习与工作的品质与效率”;另外还以小说《品质》为例,指出“拒绝”不可取,这种辩证思维是应該肯定的。接着更进一步,对生活中高度依赖“器”的现象进行剖析,并给出建议。最后联系自身实际,表明态度与决心。全篇思路清晰,尤其是能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展开议论,使作文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语言大气,生动活泼,从中可见考生具有较高的语言素养。

二、彰显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高中生作文中体现公民意识,一般应突出社会个体的主体意识,突出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请看2018年浙江卷满分作文《争先亦不忘国忧》节选:

是的,“争先”已经成为我们的品质。率先改革、勇于创新、知行合一,我们已经学会。

那么,与此同时,在关注着整个浙江的繁荣盛景之时,我们是否应该放大分辨率,将镜头对向更小的角落呢?

当城市中的人们欢声笑语之时,偏远山区中的百姓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濒临海洋,发达的工业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将大量难以降解的垃圾推给蔚蓝世界;因为富庶,浪费问题更是加剧……

勒庞说:“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喻为波浪,它不过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的表象。”如若只被繁芜丛杂的表象掩盖双眼,即使浙江再与时俱进,只会在不断的争先中不断地留下漏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样的发展必不能长久。

再者,我们将镜头转移,看看中国的其他地方。贫困问题更加严重,尤其是贫富差距,影响着国家整体的发展。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难以得到充分发展。教育资源短缺,孩子们仍生活在蒙昧之中。

但浙江从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省份,经世致用的思想一直鼓励着我们。“位卑不敢忘忧国”,何况行有余力的我们!供给侧改革,资源分配趋向合理,浪费现象日渐减少;依托科技,精准扶贫大放异彩;与外省结对扶助,浙江充分展现着它的责任感。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作为浙江的新一代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上,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争先的精神,更要接过已经燃起的忧国忧民的火炬。

“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不外荡也。”当争先的锐意与忧患意识、人文情怀相“平”齐,浙江才能更好地走向灿烂的明天。

本文在概述浙江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之后,又将笔墨转向反面,指出“应该放大分辨率,将镜头对向更小的角落”,并放眼全省乃至全国,观照欠发达地区,清醒地看到了当下仍存在的迫切问题。如此辩证审视、客观分析,再加上篇末处“作为浙江的新一代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上,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争先的精神,更要接过已经燃起的忧国忧民的火炬”的呼吁,使立意不落窠臼,更使文章富于思想深度和现实针对性。

三、弘扬时代理念。弘扬时代理念须注意:(1)用时代的思想、先进的观念,考察、评判当下的生活;(2)感知时代的进步,像提高国民素养、品味安静的幸福等,这些都是时代的新声。试看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路,为卫大夫孔悝的家宰。卫太子作乱,子路不从,因而受到戈击,帽缨被击断。为保持君子风度,子路停下来扎好帽缨,以致被对方杀死。”本段文字原本是赞扬子路的,肯定他置生死于不顾,维护了士的风度。但联系现实生活看,在历史已经打开了“以人为本”的大门后,假如我们还停留在这种观念上,思想认识就显得落伍了。“保持风度”与付出生命孰轻孰重?持正守“礼”、维护尊严一定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由此出发,可得出富有时代特色也更合乎情理的观点:“君子风度”更需要呵护生命来弘扬;应以事业为重,不必拘泥于固有的礼节。

猜你喜欢
争先子路浙江
孔子“教训”子路
Mother
Task 2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