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新手教师成长的路径分析

2019-10-18 08:54白丽娟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成长路径新手教师民办高校

白丽娟

摘要:文章以民办高校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测评、对话交流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民办高校新手教师的成长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论述了制约其成长的症结所在,进而探索性地建立了民办高校新手教师成长的路径模型,最后提出了民办高校新手教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手教师;成长路径;民办高校

新手教师既是教师队伍的长期存在,又是普遍存在。对民办高校而言,教师的流动率高于公办院校,新手教师的占比也高于公办院校。新手教师是民办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民办高校的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测评、对话交流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他们的成长现状进行了调查,找出并分析了制约其成长的症结所在,进而探索性地建立了民办高校新手教师成长的路径模型,最后提出了促进民办高校新手教师全面发展的策略。

一、民办高校新手教师成长的制约因素分析

民办高校的新手教师一般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筛选录用的应届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当中有一小部分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大部分是非师范类专业的。新手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一般都比较扎实,因此在工作中具有深入研学的潜力。但是新手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缺乏深入学习和认识,课堂管理和学生管理经验尚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制约新手教师成长的主要症结如下:

(一)教学压力过大,研学精力受限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新手教师入职后就会承担起教学任务,他们并不感到轻松。很多新手教师在入职前,认为教师是一个神圣、受尊敬、有社会地位的职业,但实际工作中的环境压力和教学压力让新手教师在持续紧张的状态中深感疲惫,感到自己仿佛是被“推着走”,从而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反思、教学改革和科研探索。久而久之,新手教师的“锐气”被磨没了,甚至情绪变得消沉,认为每天只要能上好课就可以了,从而放弃了入职当初的理想和信念。

(二)功利主义作祟,职业归属感低

民办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觉得自己同公办院校教师相比低人一等。受到当今社会逐利氛围的影响,很多青年教师特别是收入相对较低的新手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自豪感和幸福感,从而产生不安心于当前工作的情绪。有的人把当前的工作视为“过渡期跳板”,更有甚者冒着“得不偿失”的风险出去“挣外快”,以缓解当前的经济压力。这种功利性心理制约了新手教师的职业规划、学习管理和素质提升,是新手教师成长道路的羁绊。

(三)自我效能感低,内需动力不足

新手教师刚入职时,往往幻想着自己能够通过努力胜任本职工作,并在专业方面有所突破,从而被学生、同行及领导认可。然而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日常琐事,让新手教师应接不暇,他们常常处于焦虑、迷茫和紧张状态。面对来自家庭的生存压力、来自单位的竞争压力及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新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逐渐降低,随之而来的是失落感和自卑感。诸如此类的不良情绪降低了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制约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进取行为。

(四)管理体制僵化,在职培训受限

诸多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管理办法和举措具有趋利性。在师资培训这方面,无论在重视程度上还是在投资力度上都显得苍白无力。新手教师没有机会参加较为系统的专业进修、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所在单位也不给他们提供资金和时间去参加这样的活动,新手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思维得不到开发,长此以往,新手教师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职业发展追求,认为每天把课程讲完就可以了,从而对职业发展产生了漠然和怠倦的心理。

二、民办高校新手教师成长路径模型

新手教师的成长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内在因素的影響。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而内在因素,主要是指新手教师的心理环境,包括心理状态和情感思绪等。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新手教师树立自信、增强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够激发新手教师的内需动力,提升新手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加快成长步伐。民办高校新手教师的成长路径模型如图1所示。新手教师到岗后,应尽快在组织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制定涵盖多种维度的全面发展规划。为了便于整体计划的有序实施,再分别制定各个维度的发展规划,如图1中的“维度1”“维度2”……“维度N”,代表总体规划下各个维度的发展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为了行之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新手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完成情况,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自觉性,教师要自发地或者在管理机构的帮助下,加人教师学习组织,从而对学习起到帮助、制约、督促和指导的作用。教师评价组织要对新手教师的成长进行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以便于教师根据评价反馈意见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学习侧重点等方面完善计划,为下一步计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开端。

三、民办高校新手教师发展策略

(一)“新手一成手一专家”三位一体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民办高校应在制度上为新手教师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扶,建立并引导新手教师加入“新手一成手一专家”三位一体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新手教师在这个群体中得到有效帮助、制约、督促和指导。在“新手一成手一专家”学习共同体中,“新手”即是新手教师;“成手”是指新手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傅”;“专家”则是具有高级职称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或学科领域专家。“新手一成手一专家”三位一体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新手教师拓宽学术视野、汲取教学经验、巩固教学信念,从而顺利完成教师角色的适应,加快成长的步伐。

(二)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的提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只有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满足到能够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求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对新手教师而言,多数都具有很强的上进心,而必要的硬件设备(如电脑、WIFI等)和软件资源(如期刊论文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重要报纸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等)的提供,能够满足他们最基本的工作需要和学习需要,在契合他们个性发展的先进理念的引导下,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容易被调动、学习潜能更容易被激发。

(三)新手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幸福感的培养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师德是衡量教师素质的第一杆标尺。新手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应不断总结、加强反思,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职业观。面对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新手教师要以乐观的心态去坦然应对。面对社会上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侵袭,新手教师要不忘初心、坚定信仰,立志做高情远致、怀瑾握瑜的师德典范。只有通过以身立教,才能打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进而得到学生的崇敬爱戴,而职业幸福感正是这样逐渐培养出来的。

(四)校本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

校本培训就是以校为本的培训,是立足学校、基于岗位、服务本职的培训,着眼学校发展需要,着力员工能力素质提高。对新手教师而言,前期的校本培训要以入职需要和教学需要为重点,目的是让新手教师能够尽快适应角色。中期的校本培训要以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目的是培育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后期的校本培训要以挖掘教师的思维潜能,培养教师的批判精神,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科研能力为重点,促进其职业发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校本培训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民办高校新手教师的校本培训应该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五)动态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

民办高校的教师评价组织一般是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育专家组成,他们通常是深入到教学一线,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民办高校的新手教师在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发展环境及职业认同感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针对新手教师进行评价,不论是评价标准还是评价方法都要具有针对性。另外,评价的观测点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还要更加关注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民办高校的教师评价机制应该是动态的、客观的、全面的、公允的,从而实现对新手教师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化监控和评价,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

猜你喜欢
成长路径新手教师民办高校
例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新手教师的不当教学行为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手与经验教师伦理推理之案例分析
新手教师的“生气”情绪及其调适*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