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2019-10-20 16:26吴玺侯粤虎古思斯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9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镜像

吴玺 侯粤虎 古思斯

【摘  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0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研究,对其CT灌注成像资料和CT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经比较,双侧大脑半球各灌注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侧CBF、CBV均明显低于镜像侧,镜像侧MTT、TTP均明显低于患侧 (P<0.001)。轻中度狭窄患者MTT、TTP比值明显低于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但轻中度狭窄组CBF、CBV比值与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T血管造影显示,有91例为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85例异常,阳性率为93.41%;CT血管造影显示,有16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 灌注成像则有5例异常,阳性率为31.25%;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流动力学诊断中,CTP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在对病因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CTA诊断准确率较高,二者联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适合临床进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CT灌注;血管成像;脑缺血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118-02

脑血管病(CVD)根据病理性差异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和出血性脑血管病(HCVD)两大类。急性ICVD占脑卒中患者的50%-80%,80%的ICVD患者表现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约有超过3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逐渐发展成为缺血性脑卒中,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对TIA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在有效时间窗内溶栓治疗干预,能够在临床康复和降低致残率方面起着积极作用。CT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的联合应用不但能直观显示脑血管形态学的改变,而且能从脑血流、代谢等功能方面提取脑卒中的生理过程信息,及时、快速的获取缺血半暗带和供血动脉血管信息,进而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为了探讨TIA经CTP联合CTA诊断的临床意义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7住院病人,临床表现主要为间断性头晕、头疼伴有麻木,肢体单瘫、轻偏瘫、面瘫和舌瘫,左侧或右侧同向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临床诊断为TIA,其中男性68例,女性39例,年龄范围段为48~79岁。所有TIA患者均进行CT灌注成像和血管造影“一站式”全脑扫描,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56例, 颈内动脉系统51例。发作持续时间: 38例在10-30分钟之间,36例在0.5-1小时之间,33例超过1小时。发作次数:64例≤3 次, 剩余43例>3次。临床均行抗凝未行溶栓治疗。

1.2入选标准 本研究对象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TIA诊断符合国内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为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少者1~2次,多至数十次;常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前驱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几分钟到1h左右,症状和体征应该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2.CT/MRI诊断提示无脑出血、脑内外肿瘤、大面积脑梗塞;3.所有患者行全脑检查前临床均行抗凝未行溶栓治疗;4.患者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同意书参与。

1.3图像采集 使用智速版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 (信冠SEACROWN Zenith-C11自动推注)。患者先行头颅CT平扫排除颅内出血和肿瘤性病变,合符要求行CT灌注成像和血管造影一站式检查,具体操作方法为: 在发作后的7d内接受检查,检查前6小时禁食禁水,行碘过敏试验。以眶耳线作为起始的扫描层面,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250-300mA,层厚/层间距设置为5/5mm,矩阵参数为 512mm×512mm,扫描视野为25cm。在平扫的图像中,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则将基底节层面作为感兴趣层面,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则将脑桥层面作为感兴趣层面,然后经肘静脉快速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剂量为45ml,注射速率为3-4ml/s,然后采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延迟5秒,33秒采集数据。在CT灌注5分钟后进行经肘静脉注入碘佛醇,注射速率为3-4ml/s,然后采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采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头顶。

1.4 图像后处理 将原始数据输入ADW4.6影像工作站中进行计算机图像后处理,自动生成脑血流量(CBF) ,脑血容量(CBV) ,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灌注参数,并生成全脑灌注CBF、CBV、MTT、TTP三維图像。操作者通过镜像测量技术分别对双侧大脑半球感兴趣区(ROI)进行测量,记录相应灌注参数值。操作者在对ROI进行测量分析时,应尽量避开大血管和钙化灶,每个ROI区至少进行2次测量,取平均值进行相关灌注数据分析。以患侧与镜像侧比值小于0.95为灌注异常,小于0.5为灌注参数重度降低。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2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均数的假设检验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文纳入107例临床诊断为TIA,其中男性68例,女性39例,年龄范围段为48~79岁。所有TIA患者均进行CTP和CTA“一站式”全脑扫描,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56例,颈内动脉系统51例。

2.2双侧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 双侧大脑半球各灌注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侧CBF、CBV均明显低于镜像侧(P <0.001),镜像侧MTT、TTP均明显低于患侧 (P ≦0.001);见表 1。

2.3 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时责任区患侧/镜像侧灌注参数比较 在对107例TIA患者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时责任区患侧与健侧对应脑组织灌注参数统计分析发现,轻中度狭窄患者MTT、TTP比值明显低于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轻中度狭窄组CBF、CBV比值与MCA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2)。

2.4 CT灌注成像和血管造影阳性率比较 CT血管造影显示,有91例为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85例异常, 阳性率为93.41% ; CT血管造影显示,有16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 灌注成像则有5例异常, 阳性率为31.25% ; 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CT 灌注成像技术是一种对器官的血流量进行医学计算的数据处理技术,包含了多个灌注参数。

采用该方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准确反映出不同微循环水平下的脑灌注情况。血管狭窄或闭塞初期,大脑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平滑肌进行代偿性收缩与扩张,从而用来满足病变血管责任区脑组织的正常血氧供应,MTT、CBF、CBV 正常;当脑局部微小动脉或静脉代偿扩张时,MTT延长,CBF轻度下降的同时CBV增高,以上脑灌注参数信息常提示病变脑组织进入脑梗死前期I期;伴随着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时间的持续,病变脑组织进入脑梗死前期II期,此期患者临床上常出现 TIA 相关体征和症状,表现为MTT延长、CBF和CBV轻度下降;最后,当CBF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脑梗死事件发生,此时 CBF、CBV表现为明显下降,CBF、CBV病侧/镜像侧比值下降幅度,能够把可逆与不可逆的脑组织很好的区分开来。

本研究结果显示,轻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或闭塞组的 CBF、CBV 比值无明显区别,这说明 CBF、CBV 比值下降与狭窄程度无关;重度狭窄或闭塞组 MTT、TTP 患者/镜像侧比值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组,这说明 TTP 延长提示在狭窄或闭塞时,区域内有侧枝血流存在,在侧枝循环和脑血流自身代偿的作用下,血管和侧枝循环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和排空时间延长

CT 血管造影是一种非介入性血管成像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可较准确地评价动脉狭窄程度,部位和侧枝循环等情况。在本次研究中, CT血管造影显示,有91例为责任血管狭窄, CT灌注成像则有85例异常,阳性率为93.41% ; CT血管造影显示,有16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 灌注成像则有5例异常, 阳性率为31.25%;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结果说明, 血管造影可见责任血管是否存在狭窄。

综上所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流动力学诊断中,CT 灌注成像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在对病因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二者联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世霞,王东,黄维星等.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和彩超联合应用于TIA患者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08):1002-1006,1010.

[2]周桂龙,姚立正,钟建国等.CT平扫联合灌注成像及 CT 血管造影在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01):138-14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4]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程晓青,田建明,左长京,等.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代偿机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1):1988~1991.

[6]于涛,李忠南,桑雅荣.64 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09):18-19,21.

[7]高培毅,林燕.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灌注成像表现及分期.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10):882~886.

[8]向永華,王波,金科,等.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分期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5):331~334.

[9]甘甜,张建功.64排螺旋CTA对颈部动脉易损性斑块的相关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 05):507-508.

[10]于桂玲,廖泷.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 2015,29(05):272-273.

作者简介:

吴玺(1963-),汉,男,湖北随州,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影像诊断。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镜像
蒙药嘎日迪-13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研究*
镜像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镜像
解放还是奴役
七氟烷预处理后对大鼠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颈动脉重度狭窄脑缺血支架术后CT灌注变化
日本流行语的特点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