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优化探析

2019-10-20 18:55韩永刚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优化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公路事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截至2018年末,我国的公路总里程达到477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3.65万公里,两项数据均位列世界第一。公路里程的增加无形当中给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施加了诸多压力,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养护施工单位应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开拓创新,优化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成效,将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关键词: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优化

就目前国内的公路路面养护实际情况来看,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弊端与问题,比如管理机制不规范、管理方法不新颖、管理经验不丰富、管理要求不具体,都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管理效果,甚至导致路面养护无法达到标准规范要求。因此,本文将结合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采取的优化策略展开全面论述。

一、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现实意义

公路路面在设计使用寿命区间,往往由于自然条件、人为原因而遭到破坏或者导致使用寿命缩短,为了提升公路路面的运力,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路面养护单位根据路面受损情况,都会制订养护计划以及养护管理方案。通常情况下,公路路面养护类别包括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殊养护以及改善工程。路面養护不仅保障了公路的安全使用,同时对提升公路经济效益也大有裨益。而进一步加强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能够妥善保管好原始养护记录和数据信息,通过这些真实准确的数据,为公路的运营管理提供较为完善的数据参考,由此可见,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事关公路运营通行管理全局,也是利国利民的重要管理举措,对维护精品工程、标杆工程的品牌效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乃至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欠缺,管理模式守旧

受到事业单位改革改制遗留下的历史问题的影响,国内部分公路养护企业依然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严重脱节,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发展契机,但是,一些养护企业习惯了“作坊式”的管理方法,仍然依靠大量的人力资源,忽略了信息化技术的便捷性与重要性,导致管理方式过于粗放,工作进程严重受阻,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大打折扣。此外,企业内部使用的现行管理机制,并未得到及时更新,一些养护管理条款与新型的设计理念、施工理念不相匹配,进而出现了“小帽戴大头、小鞋穿大脚”的现象,现有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现实的管理需求[1]。

(二)人才架构失衡,专业水平不高

由于公路路面养护工作长期处在野外施工状态,对于一些专业技能强、管理水平高的应届或者往届优秀毕业生来说,无法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一些中小型的养护施工企业,极度缺乏专业型、综合型管理人才。就现有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格局而言,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才只占据总人数的20%左右,而且现有的管理人员也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加之一些现场管理人员只是以临时兼职的身份出现,甚至对公路路面的养护知识一窍不通。

(三)抓施工效益,轻现场管理

部分养护施工企业的决策层领导,往往只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忽略了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一些管理人员思想上存在误区、方法上游离不定、原则上左右摇摆,对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浮于表面,不抓实质、不重实效,久而久之,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陷入瓶颈,而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给养护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负面影响。

(四)经费投入不足,养护设备落后

由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经费较多,这就导致后期的路面养护经费不足,虽然机械自动化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逐年提升,但是,部分施工企业缺少养护经费,而在机械设备上的投入相对较少,这就使得养护机械设备过于陈旧,技术含量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路面养护工作进展缓慢,效率低下,养护质量也难以保证。

三、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优化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养护意识

施工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强化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意识。如果轻视养护管理工作,当路面出现裂缝或者孔洞等缺陷时,若不及时处理,将引发桥头跳车等运行安全事故。因此,养护管理人员应站在持续发展的角度正确看待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充分认识到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将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体系当中,并制订科学、系统、完善的养护工作管理方案[2]。

(二)加大施工监管力度,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由于部分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前提是在保障单幅路面正常通行的状况下进行,因此,这就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在所有施工人员上岗前,管理人员应做好安全交底与技术交底工作,督促施工作业人员身穿反光标志服装,在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施工车辆必须配备施工标志牌,车体上面安插好标志旗,当车辆停稳后,应在车后方放置锥形标识,标识与车辆的长度不能低于100米。

(三)提升养护技术水平,借鉴先进管理经验

对于普通公路路面来说,应采取预防性养护技术,每个周期养护管理的频率控制在三到四次左右,这样,可以为施工企业节约大概50%的养护费用。此外,施工企业应积极借鉴先进的养护管理经验,尤其对一些精品示范路段,应定期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学习,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督促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思想意识上突破创新,夯实养护管理工作根基。

(四)应用新技术,使用新材料

养护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以提升公路路面的养护质量。比如公路路面的微表面处理技术,这项技术是将改性乳化沥青、聚合物、矿粉以及外加剂等材料按照标准比例调配成浆液,当充分拌和以后,在公路路面做摊铺处理。这项新技术能够避免公路路面出现松散现象,进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3]。此外,微表面处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滑作用,为车辆的安全驾驶保架护航。微表面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泛油路面、渗水路面、轻度车辙路面、松散路面等,应用微表面处理技术,当完成摊铺作业后,必须禁止车辆通行,在路面碾压时,最好是采用10T的轮胎式压路机对微表面处理路段进行碾压,这样能够保证路面的平整度。近年来,多数施工企业在路面养护过程中,积极使用新材料,以此来提升路面养护质量。比如沥青-橡胶是一种高粘度和高粘弹性的粘结材料,这种新材料粘附能力强,车轮磨耗能力强,而且具有良好的密水性能,能够防止水分渗入到沥青路面层。沥青-橡胶高度的弹性恢复能力,能够承受路面的弹塑性变形以及外传应力。此外,使用这种新型材料,能够有效避免路面泛油现象的发生。

四、结语

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路面通行安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这不仅关乎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施工企业与社会各界应予以高度重视,将路面养护管理工作转变为一种社会责任,为我国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郝文琦.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优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205-206.

[2]姚婉瑕.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措施与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2202.

[3]关博.分析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优化[J].建材与装饰,2018(52):241-242.

作者简介:韩永刚,出生于1975-06-01,男,山西省保德县,专业;公路工程管理,助理工程师,大专,从事于公路工程建设和养护管理。

猜你喜欢
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全厚式施工技术的应用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