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化构思:延展《十八岁出门远行》的重要张力

2019-10-20 12:34王君瑞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叙述张力

王君瑞

【摘要】:本文借助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意象化”理论,探讨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所呈现出的张力。集中分析小说意象化构思呈现的三方面特点:因“意”生“象”的文本要素、叙事的“因意”张力、意象化作用下的文学语言。指出小说以诗性象征为意象营构的目标,不以事理逻辑构成关联,而用意象化的方式进行构思,来对人的存在方式和内心的真实做综合性的探寻。

【关键词】:意象化 《十八岁出门远行》 叙述 张力

《十八岁出门远行》被喻为“余华小说精神的秘密和诞生地”,从1986年的“意外”为之到现在,学界解读层出不穷,尤其是对小说语言反讽与陌生化艺术、叙述策略实验和“反成长”模式等都展开了诸多探讨。本文笔者试图借助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意象化”理论,分析小说意象化的运思方式,探究文本中所呈现出的张力之美。

一、因“意”生“象”的文本要素

意象作为诗歌中最基本的要素和单元,古人对其多有阐释。《易传系辞》里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象生于意”。可见其最大的特征便是,因“意”生“象”。意象是诗人主观情志的物象化构图,它是一种象征体,并不以符合客观世界的外在事实为依据,而是像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以审美心理逻辑为依据。《十八岁出门远行》中余华首次对意象进行营构,遵循因“意”生“象”,并以“贵清空”【1】的诗性象征为意象营构的目标。

小说的主人公“我”,并不是一个现实中的人物形象,而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意象,它不是来自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而是来自于作者的生存感悟“意”:人的成长乃至人生旅途,就是一种迷途中的追寻,“他人”皆不可靠,家只存在于你自己的内心。文本中的“我”就是“因意生象”的产物: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马路上,我像一条船【2】。

马路居然会起伏不止,这显然不符合事理逻辑,但它在我的感觉中却是真实的。因为这是“我”对像船一样漂浮不定的命运的真实感觉。我们可以看到这与常规意义上的小说——聚焦于丰富复杂的人物性格、情節环境等基本要素不同,构成这篇小说基本叙述的是“因意”。

二、叙事的“因意”张力

叙事手段与蕴含语义的相互背离是积蓄叙事张力的发韧点,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大量的意象叠加,改变了传统小说较为单一的叙事方式,使文本具备了现代小说独具的张力。也就是笔者在前文提及的,对营构的文本要素进行意象化运思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叙事模式的超越,使小说有了一套天马行空的诗化叙事机制。

不足五千字的文本里多次出现类似于“我觉得”、“我发现”、“我敢肯定”、“我想”的主谓搭配结构,当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差异被艺术无限放大时,文本的张力又得到凸显,这便是意象化结构造成的“意主象从”。相应地,这样的叙述机制导致小说乐于割裂的叙事功能,消解同一层面情节段的相对完整性。例如文本中涉及到“汽车”和“旅店”的情节链条始终交织在一起,叙事常常没有任何过渡就转到另一事情上,原本应当连成一线的故事情节被打碎,任凭情绪随心所欲地拼贴重塑,因“意”而变,极具张力。

三、意象化作用下的文学语言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文学语言脱离了“指涉固定明确、表意清晰”的约定之后,得以让余华采用戏谑轻浮的口吻,消解文本中事件的严肃与庄重。例如“我”被抢苹果的人群殴打的片段,司机的笑和“我”被殴打后惨况并置,余华以轻松超然的口吻,事不关己地讲述原本沉痛的暴力事件,使“我”那英雄式反抗的义举显得极其滑稽可笑。读者的情感倾向在文本语言中找不到定点,只能任由情感的“意”驱使,从而带来一种阅读期待之外的特异的美感。

文章的最后一句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卡夫卡,这里的“马”不知是否是在向《乡村医生》里,驮着赤身裸体的医生穿过茫茫雪野的两匹马致敬。“一旦听从了夜铃的一次虚假召唤,事情就不可挽回了”,两者讲述的都是“命运的形式”,无论是《乡村医生》里梦境寓言式的再现,还是《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成长与世界必然的疏离,这里人类的原始情感都可以追溯到希腊古典意象“无名希腊人”。从文本语言的特征上,也可见得余华意象化的构思方式。

结语

《十八岁出门远行》不是一篇可以简单地用“荒诞”来一概而论的小说,这是托辞,是解释的缺席。我们唯有深入文本内部,洞悉作者语言运用和构思的用心,才能挖掘小说的晶状之美。首先,余华以意象来带动乃至取代形象的塑造,将人物、情节、环境象征化,追求象征的诗性真实,而不是客观外在的真实。这是余华意象化表达的重要表征。此外,大量的意象叠加,改变传统小说较为单一的叙事方式,使文本独具张力。最后,在意象化作用下,文本语言的固定指涉得到消解,导致文本意义在内涵和外延之间来回摇摆,相互协调中建立张力。可以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不仅对余华乃至20世纪文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小说中意象化的构思方式则在先锋文学中起到“补给”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明]胡应麟.诗薮[M].中华书局,1958:120.

【2】余华.余华作品 世事如烟[M].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2:1-9.

【3】[奥]卡夫卡.卡夫卡全集 第1卷[M].叶廷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135.

猜你喜欢
叙述张力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方寸之间
漫画文本的“正常态”与“非自然”叙事
少点叙述,多点描写
无溶剂复合张力控制的方式与选择
浅析《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叙述的不可靠性
《拯救乳房》对创伤性体验与创伤后成长的书写
干式复合张力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1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