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对中国当代小学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2019-10-20 11:37韩静
大东方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

摘 要:儿童道德的良好发展对儿童将来的发展、对整个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先简要概述了在不同的道德理论中儿童道德发展所处的水平和当代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的概况。再大体论述以电子产品为媒介的影视剧、电视广告、电子游戏和类抖音短视频软件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过于沉迷电子产品,对儿童的认知技能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容易对儿童产生误导,将不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现状;电子产品;道德影响

一、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概述

道德是后天养成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1]。根据皮亚杰理论,6-7、8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完全依赖于外部权威,并没有自己的一个内在的准则。8岁到10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随着思维可逆性与守恒性的发展,规则意识逐渐开始内化,懂得了自己去遵守规则。10到12岁的儿童已经开始发展公正观念与正义感,开始追求平等[2]。

科尔伯格运用两难故事法认为小学低年级儿童大概处于前道德水平,表现为尊崇权威和相对功利,比如因为害怕老师的责骂而认真完成作业,会根据自身的喜好与需要去评价某一个行为,对自己有益的就是好的行为,对自己不利的就是不好的行为。小学中年级以上则处于习俗水平,认为受到他人表扬与赞赏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反之则是不好的行为,认为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是应该的,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3]。

二、当代中国儿童道德发展概况

当前中国儿童的道德发展状况整体比较良好,但存在明显的私德与功德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分层以及中学阶段道德发展分叉。总体来说,中国儿童的私德(孝敬父母和诚信为代表)发展较好;在公德(以正义和规则为代表)发展则相对不足[4]。根据研究得出,我国幼儿就已经逐步获得了有关社会道德的日常概念水平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就道德的正确性作出判断[5]。因为我国普遍比他国重视德育,重视利他行为,幼儿道德认知发展地较早,道德情感也已经开始发展,到了小学阶段则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关于儿童道德判断与推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说谎,有研究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做好事说真话的积极评价越来越少,而对于做好事说假话的消极评价也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随儿童年龄的增大,道德判断趋向于中性[6]。道德行为是道德的外在表现,是对品德进行评价的依据,如亲社会行为、谦虚、分享行为、合作行为等等。根据有关的研究报告得出,儿童的分享行为在一到三年级无显著差异,在三、五年级间有下降趋势[7]。

三、电子产品通过传播媒介对当代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当今世界是科技的世界,10后的新生代一出生几乎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小到手机,大到电视,电子产品在儿童群体中的普及率非常的高。本文所探讨的是电子产品通过影视剧、电视广告、电子游戏、类抖音短视频对儿童道德所产生的影响。

(一)影视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影视内容,包括各种动画片、电视剧、电影、广告等,都是动感十足,充满了活力与跳跃感,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各类影视内容,其中不乏很多对儿童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但是同时也充满了许多不良诱因,会对儿童的认知行为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与模仿学习,他曾经设计实验证明暴力影片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8]。儿童尚且正处于对世界的学习过程中,好奇心也很重,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影视剧就会成为一个学习的范本,极其容易被模仿。如曾有网友爆料,亲戚家的熊孩子将怀孕的女主人推倒在地,事后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却答道:“电视里说孕妇被推倒以后会流产,我想试试是不是真的。”除了暴力影视剧,儿童电视广告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广告一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暗示性,由于儿童缺乏对世界的认知与判断能力,有时候并不能很好的对广告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电视广告的形式、所传递的价值观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产生影响。具有教育意义的廣告能够促进儿童的道德行为,如妈妈洗脚这个广告,妈妈通过给长辈洗脚让孩子学习到了孝顺的美德;但是过重的商业气息的广告,若仅仅只是将儿童当做潜在的消费对象,则会对道德产生消极影响[9]。

(二)电子游戏对道德发展的影响

电子游戏在儿童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游戏中也伴随着个人能力的增长,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够帮助培养多种才能,获得自我肯定感,促进认知水平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道德社会化。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过度游戏却反而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等,造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脱节。不管是竞技类游戏,如王者荣耀,还是角色扮演类游戏,如倩女幽魂,都不同程度地允许暴力对决的存在,暴力攻击在游戏中是一种常见且不被控制不被约束的一种行为,如果儿童玩家长期接触,会对其潜意识产生消极的诱导作用,进而影响到儿童道德修养的塑造,容易形成具有攻击性的性格特征[10]。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是一个虚拟的社区,这个虚拟社区与现实生活有类似之处,玩家之间有着相互的交流互动。但是虚拟社区又不同于现实社会,在虚拟社区中,身份的隐秘性、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多维性,使得玩家道德意识和道德认知都有一定程度的弱化[11]。此外,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还会带来交流困难,产生与现实生活难以融合感,容易导致孤独、孤僻、责任感降低、道德底线降低等[12]。

(三)类“抖音”和各直播软件的影响

类抖音软件是指像抖音、美拍、快手等各种短视频软件。在各种短视频软件中不乏很多儿童的身影,这些关于儿童的短视频不仅有家长拍的,也有儿童自己录制的,内容也是各式各样。这些创新的小软件能够让人们记录生活、享受生活的幸福瞬间,但是同样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这个年代的儿童展现出对新科技的惊人的智慧,他们天生对网络感到熟悉,一方面也有被黑暗利用的一面。比如曾经爆红网络的“未成年妈妈”网络红人,背后的相关推手为了吸引流量,利用未成年的孩子,向广大社会传播了大量扭曲的价值观和不良道德的信息。儿童的道德判断依赖于外部的权威,他们很容易就认为那些让大人们哈哈大笑的、流行的东西就是好的,而这些内容恰恰是良莠不齐的,没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儿童很容易全盘接受。

四、結论与启示

总的来说,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正确使用电子产品,能够拓宽儿童的视野,培养儿童的兴趣,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探索与理解,对道德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无节制的滥用、沉迷于电子产品,不仅仅可能会让儿童习得不良的行为习惯,更有可能延缓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产生误导,出现各种行为问题,不良价值观问题,甚至在将来有可能走向犯罪的道路。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引导正确的上网方式,控制儿童的上网时间,严格管控各类短视频、电子游戏中的不良信息,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儿童道德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和.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1

[2]刘英丽曹茹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启示 G611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文化科学—教育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第19期200-200,218

[3](美)科尔伯格著,郭本禹等译 道德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9

[4]孙彩平.分层与分叉——当代中国儿童道德发展调查报告(2017)[J].教育科学研究,2018(02):10-19.

[5]唐洪,方富熹.关于幼儿对损人行为的道德判断及有关情绪预期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报,1996(04):359-366.

[6]徐芬,傅根耀.小学儿童对说谎及说真话的评价[J].心理学报,1998(04):452-459.

[7]陈会昌,耿希峰,秦丽丽,林思南.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4(03):571-574.

[8](美)罗杰 著,白学军 等译.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9

[9]徐红.电视广告对儿童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J].新闻前哨,2004(04):48-49.

[10]冯砚国,阎喜英,郭新胜,王长虹,李转青,安宝富.34名沉缅电子游戏儿童的心理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06):367-368.

[11]侯菲菲,郑士鹏.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与治理[J].社会科学家,2017(05):50-54.

[12]纪文博,陶然.儿童和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07):501-505.

作者单位:

韩静(1992.12-)女,浙江宁波,硕士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方向:基础心理学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
眼镜陪伴我成长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补贴方案4月1日起施行
小眼镜找朋友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超六成中小学生拥有专属移动电子产品
法国电子产品标注“维修指数”
襄阳市区3~6岁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
专家建议限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中国每年报废两亿台电器 处理不当释放致癌物
可以打电话的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