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转型社会下的农民工管理

2019-10-20 15:59覃安松刘曙叶鑫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民工管理

覃安松 刘曙 叶鑫

摘 要:农民工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当中,其劳动力随转型而锐减,直接导致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以及生活保障,是转型社会发展、转型过程需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在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推进农民工转型尤为迫切。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民工;管理

一、农民工转型的基本概述

农民工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当中,农民工对于社会的发展进程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也对于现代市场的变化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农民工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身份地位的不同,在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当中,农民工从寻求生存到谋求在城市的定居和发展也表明了农民工这个群体随着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针对于国家的政策以及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工对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不同的群体在经济生活、社会地位、以及文化心理当中都就有充足的未来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以及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之下,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及考虑农民工的未来发展成为时代的发展内容以及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基调。

二、农民工转型到产生的基本变化

第一,在构建一体化的进程当中,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发展机会向着更为进步的方向转变,这不仅仅使得农民工群体具有了生活的保障,同时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当中促进了农民工结构的调整。而农民工作为新时代的重要力量,在形成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中有助于实现城乡劳动就业,鼓励农民能够就近就业,并且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农民工转型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当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民工自身因素的条件限制,比如户籍制度,城乡管理体制以及人口结构的约束条件,使得农民工在农村的劳动力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产生了资源分配以及财政收入不够合理的基本条件。而受到组织机构的约束条件,农民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的基本条件还不够成熟,因此,农民工转型需要充分的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够快速的进入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第三,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工转型的发展过程,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引发结构性因素的基本原因。首先,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当中,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的环境不够充分,城乡一体化需要考虑到农民工的子女住房以及城镇居民所享受的待遇,这都对于农民工的发展条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相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当中,教育因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为了促进城乡教育的公平,需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需要长期的努力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使得农民工实现转型能够加强乡村的现代化建设,从而突破传统因素的影响。

三、社会发展转型下的农民工管理措施

一方面,加强对于农民工的关注。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民工既是城市和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又是乡村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人才力量,在城镇和乡村发展两大转型的背景下,关注我省农民工的新变化、新需求,并做出及时有效应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在城乡一体化以及建设社会与新农村到概念当中,需要针对于农民加强其关注的程度,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新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下为农民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条件。将农民工纳入廉租房、公租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政策覆盖范围,逐步将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和扩大到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群体。

另一方面,农民工对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发展所做出的经济贡献及其付出的代价,已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但对这一群体的新变化、新需求以及在新时代发展中的巨大潜力等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缺乏足够清晰、综合全面的认识。在解决现实的问题当中要进行多样化以及统一性的政策上的考虑,充分的要处理好农民工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利益之间的需求,从现实因素出发能够调动农民工的積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农民工在养老、医疗、失业等生存权、发展权的保护当中,实现对于农民工的保护,这才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发展条件下,利用社会上的发展因素来促进农民工的转型。

总而言之,实现农民工的转型发展以及管理需要对于农民工的权益进行合理的保护,这对于农民工的对象进行相互的研究。创新和完善农民工金融服务政策,建立为农民工提供购房、创业就业、消费、子女教育等金融服务的主办银行制度,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多样化的住房、创业、教育类信贷产品。通过政府到政策来促进农民工权益的主体性保护,使得农民工的转型处于主导的地位,更好的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提供可行性的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结构因素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来青.民主管理让农民工由“局外人”变为“自家人”[J].班组天地,2019(07).

[2] 李长存.浅析农民工情绪管理对策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中国经济时报,2019(04).

[3] 刘晓蕾.规范农民工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使用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02).

作者简介 :覃安松,1993年10月,男,汉,贵州省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本科学历,设备工程师,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农民工管理
聚力铸造基层治理的“数字底座”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双城记》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