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2019-10-20 15:59王磊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措施

王磊

摘 要:在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是其灵魂,要求在教学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模式中,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培养“工匠精神”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工匠精神;措施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继2016年“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自此,“工匠精神”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培育“工匠精神”已成为衡量中职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尺和育人质量的标高。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如何增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时效性,这是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任务的中职教育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享受产品在双手中升华、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工匠良好职业素养的表现,自古以来无数能工巧匠孜孜以求并且一脉相承,《诗经》中将对玉器、骨器、象牙的制造工艺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谓形象生动。工匠只有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坐得稳“冷板凳”,才能打磨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工匠精神应具备以下的时代内涵:敬业为魂、精益求精、耐心专注以及传承创新。对于我国的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而言,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部分企业追求投资少、周期短和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忽略产品的质量和灵魂。工匠精神的融入,能够使企业更加注重对产品的改进和完善,从而跳出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的束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装饰专业中“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

(一)专业教学和岗位实习是提升“工匠精神”培育实效的主渠道

要从专业特点和学情出发,调整专业教学目标,在专业能力目标中注入“工匠精神”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课程技能性和职业性的同时,要求学生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加深对“工匠精神”本质的理解;在技能训练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实习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协作、严谨规范的职业素养;在专业实习中,用身边能工巧匠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激励学生,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将“工匠精神”内化于无形。

(二)加强实践调研

对于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而言,方法的改革意味着要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和标准,在各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内容开展深入的了解。本文认为,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的改革,必须在实践调研上不断的提升。例如,装饰材料的发展过程中,当前表现为无污染、绿色特点,可以由此来对学生布置调研任务,促使他们走访不同的装饰材料公司,或者是销售厂家,对于材料的特性、国家的要求、应用的效果、新闻的反馈等,都进行深入的整理和分析,对于装饰材料进行深入的接触,从而与课本上的知识更好的结合,这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能够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从而对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的体系更好健全,为将来的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将工匠精神培育渗透于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中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实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为贯彻落实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育改革内容,中职学校必须引入企业的力量,构建校企合作工匠精神培育平台。因此,中职学校需要与企业展开密切合作,促使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承担起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在企业建立仿真实习基地,渗透企业文化,让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就完全融入到企业氛围中,在实践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聘请相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指导实践教学工作,做到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将耐心、专注的精神品质传递给学生。学生还可以观摩真实的工作现场,感受职场环境,体悟工匠精神。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增强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从业责任感,培育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能追求完美无瑕的工匠精神。

(四)将工匠精神培育渗透到项目课题化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按教师的指示改正,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多种可能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加强工匠精神,應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在教师引导下探索新知识;课堂上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的任务转变为引导、参与、宏观把控。项目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效果存在多种可能性。

项目模块间知识的衔接,时间安排及师资力量的调配有一定难度,要在教学中反复进行微调才会逐步趋于合理。项目模块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市场并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把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充电学习,特别是市场运作方面的知识。项目教学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引进新技术,增添新的教学设备,安排教师参加多种学术交流和市场研讨,并提供一定的专项学习机会,逐步建设一批校内外实训基地。项目教学法结合了学生实践课程,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学生通过"专业技能"学习后,将进入综合技能学习,每个设计团队要根据招标要求来准备正式的设计文件。教师要指导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并要求每个项目设计团队成功完成设计文件整合,然后接受"全面审查"。全面审查是根据项目要求向甲方作出项目汇报。由教师主持,业主参与学生汇报的形式展开,汇报内容包括设计基础,概念定位,设计风格和形式。每个项目团队中的一个人将做出设计陈述,业主应从自身或市场的角度评估每个项目设计并选择适当的项目设计,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可实施性要求,教师随后指导项目设计团队将深化中标文件。

(五)加强教师的培育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引领者,也是学生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传授者,更是“工匠精神”培育的践行者。打铁还需自身硬,中职学校教师更需要提升自身的“工匠精神”,需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和谐、勇于创新,用高尚师德影响学生,将过硬绝技传给学生。中职学校要出台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通过培养、培训和教科研活动,搭建教师成长成才的平台,展现教师爱岗敬业、业精技湛的良好形象,进而促进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结束语

培育工匠精神是中职教育应追求的重要目标,更是引导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无论是中职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积极致力于工匠精神的传承,从自身做起,以工匠精神的理念努力改进教育与学习方式,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中职教育要把工匠精神从一种理念在实践中转变为行动自觉,教育工作者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不仅教会学生“做事”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做人”的职业素养,为毕业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劭磊.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工匠精神”的艺术表达[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8):11-12.

[2]王瑞冬.建筑装饰专业如何打造工匠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153.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中职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