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及对策

2019-10-20 04:24张英
知识文库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创新型德育儿童

张英

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有多重原因,首先是家庭德育的缺失; 其次,学校德育的重视度不够以及社会德育环境薄弱等也是重要原因。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威胁到家庭自身的问题,更涉及到社会稳定以及祖国未来的长治久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努力。要提高家长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视度,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搞好农村社会风气和德育资源投入。总之,要想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水平,就必须多关注孩子们的各种需求。

1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现状

1.1 心理障碍,逆反心理严重

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在整个儿童成长时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许多问题,父母是最好的倾听者、鼓励者,只有搭建起儿童和父母之间沟通与倾诉的桥梁,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敞开心扉,宣泄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事实上,很多留守儿童长期在最需要的时候得不到这种沟通和倾诉,日后即便有这种倾诉的机会,他们就会自我封闭。许多学者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一些留守儿童的祖辈通常不知道该怎样疼爱孩子,他们一味宠溺孩子,想通过这种方式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则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这样留守儿童的叛逆心理就会加重。

1.2 情感缺失,行为有失规范

留守儿童则处在一个更加需要父母呵护的阶段。对于长期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们长大后难免会埋怨父母,甚至对社会产生厌恶。留守儿童在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等方面仍然存在误区。留守儿童在参加集体活动时很难融入,因为在家庭教育中他们就缺少这种关系的培养。此外,他们思想单纯,自我约束能力差,不能对外界保持清醒而冷静的认识。在选择同龄人群体时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加入不良群体。而同伴群体价值导向的偏差会使儿童在确定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的形成初期发生偏离,易出现严重的行为失范。

1.3 价值观扭曲,认识模糊

留守儿童年龄处于青春的萌动期,是价值观以及认识形成的关键阶段,可塑性很强。父母教育的缺失,使儿童正确价值观、正确认知的形成缺少正确的导向,进而引致价值扭曲,认识模糊等问题的产生。而父母往往对留守儿童存在内疚的心理,采取“金钱”补偿来弥补儿童心灵的缺失,一味的认为仅仅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就能够填补儿童心灵上的欠缺。这容易导致儿童奢侈浪费、形成不正确的金钱观,也会忽视父母挣钱的不易、不懂感恩。家长和老师联系少,即使开家长会也极少到场。因此,留守儿童在成长中比较容易产生心理、个性发展的异常。

2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方面重视智育轻视德育

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发展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基础,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德育观念、日常言行及家庭氛围对孩子道德的养成至关重要。目前,农村家庭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育的情况,给儿童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现在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每年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照顾留守儿童的多祖辈,他们受教育水平有限,和孩子之间也存在很多代沟,对孩子的关心仅限于学习和物质上,对道德约束和管教方面要求相对较少。

2.2 学校对德育重视度不够

学校德育队伍不健全,缺乏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激励和保障机制。学校没有充分调动老师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性。缺乏法制安全教育和礼仪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等教育內容。部分农村老师自身品德素质不高,不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据了解,在农村的小学存在期末考试给学生造假成绩的现象,期末考试完填个好成绩以得家长认同。因为德育师资不强,很多孩子缺失了接受德育的机会。德育管理简单化和形式化。当前,随着教育政策的推进,很多农村学校教育也逐渐涉及到德育,但其做法不够深入系统。

2.3 教育资源缺乏,成长环境不佳

据了解,农村学前教育不完善,教育发展不均衡。县城的公立幼儿园较少,不够容纳城镇的儿童。各个乡镇的私立幼儿园较多,管理、教学等都不够完善,各乡镇的公立幼儿园更少。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为追求好的教育资源,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致使乡镇学校人数进一步减少,出现了有些村子的学校倒闭,村子里的孩子不得不跑很远的路程去上学,而学校师资力量也逐年短缺。农村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文化设施不够健全,文化活动还不丰富。留守儿童没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另外,某些影视节目和大众传媒的传播也给农村社会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对策

3.1 深化家庭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

父母外出务工时,孩子正上小学期间,父母双方尽可能留一方在家陪伴孩子的,以避免孩子脱离家庭教育。此外,经常在外的一方要经常和孩子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要变换联系方式,可通过QQ聊天和微信等方式经常性和孩子保持交流。同时,父母也应该与老师多交流,共同商讨教育策略。家庭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之一,具有学校和社会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家庭放松对子女的教育,使孩子的品德养成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流动家庭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 外出务工的父母要与孩子多沟通,更要全面的了解孩子。

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上是当前《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把过于具体以及重复性的内容进行摒弃,突出少而精。更多的反映。当代教育特点的多学科间知识互补、交叉及渗透的教训内容,剔除陈旧的教学内容,突出创新的思想和案例,此外应经常性的关注国内外学科教育的发展和动态,时刻注重引入新的思想和成果。

3.2 注重学生主导地位,培养创新学习方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尊重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新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教会他们在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发展自我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此外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作业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灵活运用知识,勤于动手的机会。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经常性的安排学生进行主题发言以及小组讨论,锻炼他们流利的表达以及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意识的安排时间活动,鼓励学生从观察社会现象中提升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以及对未知领域的合作探索精神。

3.3 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创新型教学法重在培养学生的主导性,活跃课堂氛围,它不具有固定的形式,有着丰富的内容体系。传统教学中《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突出教师的讲授,而对学生的主动性缺乏重视,在创新型教学中,就要改变这样的状态,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出发,改变传统教育中“注入式”以及“受训式”和“就范式”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案例法”以及“问题法”和“讨论法”、“角互换法”、“头脑风暴法”和“课堂实验法”等创新型的方法。

3.4 建立和创新综合考评体系与方法

在创新教育法中考核方式的创新,也是重要内容,针对《计算机软件工程》来说,其考评要突出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效率的反反映,要对学生的提出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进行考核,建立综合新的考核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包括以下这些方面,即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基础,综合应用实践能力是核心,课堂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日常的出勤状况是必要的补充。

4 总结

当前创新教育在诸多的高校中已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在《计算机软件课程》课程的教学中,综合应用创新教学方法,既可以促进学生在进行多媒体课程以及网站平台的开发上实现更大的结果,同时也为教学累积了更多经验。总的来说,对课程进行创新型教育改革,应该坚持这样的基本思路,那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核心宗旨。重视教师的创新型专业素养提升,因为只有当教室的理念获得改变,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得到提升,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指导。此外,创新型教育改革还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促进学生主导性,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形成,为他们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创新型教学改革还需要以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革新为主体内容,从而更为全面深刻的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改革与发展。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型德育儿童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