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问答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分析

2019-10-21 08:27邓小凤刘飘张猷
现代交际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方法

邓小凤 刘飘 张猷

摘要:网络社交问答平台是当前网络空间中信息交换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大众知识习得和知识交换的重要平台。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网络社交问答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拟以社交平台的用户的调研为基础,对现代网络社交问答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的可行性以及相关方法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网络社交问答平台 思政知识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011-02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不局限于教育部门和党政机关,而是通过大众媒体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结合。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电视节目,“最美教师”视频宣传,“最美孝心少年”电视节目,等等,都是通过大众媒体宣传道德榜样的事迹,让人们更多地关注这些正能量,在街头巷尾谈论这些人物及其事迹,以他们为榜样去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在网络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如何运用各类网络交流、传播途径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使人们能更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便成为今天中国教育界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网络社交问答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网络社交问答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依托网络科技产生的社会性产物,问答平台的网络空间中映射出了人类的社会性存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碰到问题时,往往求助于书籍或者身边的人,但是自从有了互联网,人们首先会求助于搜索引擎,在无搜索结果或者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下,人们会转向网络问答平台,在平台上提问,寻求帮助。

首先,网络问答平台用户特点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可能。第一,问答平台中的用户主要分为提问者、回答者和浏览者三类,提问者和回答者是该平台运转的主要参与者。人们选择注册使用网络社交问答平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作为提问者自身他们有询问的需求,其二,作为问题的回答者也能享受到回答问题成功的喜悦。百度知道、搜狗问问等就是大众参與社交问答的主要渠道,知乎和果壳网等主要的受众群体是部分知识分子以及大量的所谓的“民科”“民哲”。用户参与网络问答平台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自身有咨询的需求,而通过回答问题等踊跃参与平台则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这些奖励有助于用户升级、免费提问等,而奖励机制则是适合用户的最实际的激励机制。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平台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回答问题获得实际奖励以及相应的成就感。第二,问答平台既可以针对在校学生,又可以针对已步入社会的青年。关于“百度知道和知乎用户年龄”的调查数据显示:百度知道的用户里,“小于或等于19岁”的占20%,“20—29岁”的占36%,“30—39岁”的占31%,“40—49岁”的占13%;知乎的用户里,“小于或等于19岁”的占5%,“20—29岁”的占56%,“30—39岁”的占31%,“40—49岁”的占8%。由此可以看出问答平台的主要群体是80后和90后这两类青年群体,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红利的享受者,也受到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成为我国互联网的主要力量。“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群体恰恰是我国思政相关知识传播和教育的主要对象,无论他们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士。步入社会的青年,他们离开了学校相对单纯的环境,思想意识又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性,很容易产生不恰当的认识,更需要相关思政教育的介入。

其次,网络社交问答平台的内容良莠不齐。“语言总是浸润着意识形态的。它浸润着政治体制、价值体系和宗教文化的成分,如水化盐,不可不多加体察。”[1]社会上存在一些居心叵测、素质低下的人时常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在网络上散布虚假的、消极的、不利于团结的讯息。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些不健康的信息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特别是现代的青年人,如果被那些消极的信息所误导,就会对社会、对集体、对国家造成危害。因而,加强对网络社交问答平台问答内容的引导显得非常重要。

二、网络社交问答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2]网络社交问答平台是网上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合理运用该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设立思政知识板块

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以及需求进行细分以中国比较典型的两个网络交互平台为例。“百度知道”共中“思想政治”有14个分类,以经济、健康、电子为主,但是并没有与思政相关的板块;“新浪爱问知识人”共有40个分类,下设二级和三级分类几百个,也没有思政知识的专门栏目。我们要想通过网络交互平台宣传思政相关知识,那么新建一个分类是必要的,新增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浏览人群的注意,因为大多数提问者在进入网页主页之后,首先就是打开分类,在自己所需要的板块中提问,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部分人群的眼球,而在一个网络平台体系中,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另外,在建立思政知识板块的基础上,再根据思政知识的类别或者用户身份进行细分,如分为国家大政方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板块。这样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也能更方便快捷,同时人性化的划分让用户有高质量的体验感,提高用户使用网络社交问答平台的积极性。

2.鼓励大众参与,激发参与热情

各大社交问答平台自身设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来鼓励注册用户参与问答,而思政相关知识自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并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由此可知,如果想要借助网络问答平台来推进我国的思政教育工作,就应该投入更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方案,鼓励作为主体思政教师以及作为受体的大众进入平台。网络问答平台普遍的激励机制为:回答问题被采纳后,回答者可以获取相应的积分和经验值等。在思政教育板块,要想激发人们的交流热情,就必须由社会、网络社交问答平台以及政府三方合作,政府主导,以网络社交问答平台为媒介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互动。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入股或者投资的方式,在思政教育板块获得一定的主导能力以提高思政板块问答的悬赏积分,吸引用户踊跃参与。

利用各大高校教学体统改革,鼓励师生注册相关网络社交问答平台账号,开展师生教学对话。大学的课程种类多,大学的学习主要在于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学生遇到问题时,大多数都是通过网络搜索答案,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大大减弱。随着当前网络社交问答平台的发展以及对思政宣传的力度的加大,应该以加大师生互动力度为突破口,鼓励全国范围内所有思政相关专业的师生注册使用网络社交问答平台,开展师生对话交流,即学生有问题时可以直接登录提问,除提问者外的师生均可以回答。最好设置话题模式,即当其第一步解答提问者无法完全理解或者观点相悖时可以继续交流问答。在话题模式中,思政相关的知识方能最为全面和深刻地为受众所接受。

3.重视及加强相关话题的监管与控制

针对思政板块的特殊性,制定专门、严格、详细的管理条例,罗列达到惩罚的条件与惩罚的方式,以此减少发表不良言论的次数与人数,净化思政板块的环境。利用网络社交问答平台自身完善的监管技术,对思政板块进行监管,对违反思政板块管理条例的用户进行提醒,用黃牌、红牌进行警告,达到一定次数后禁言,更严重的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交流氛围。“在问答平台上,尤其是像知乎这样的自由度高、以各个知识领域的精英用户为核心而构建的文化知识交流平台,每一个知识话题都贴上个性化的标签,群体中的每位用户都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提问、回答和讨论,相关知识则在这种自由的情景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入各个参与者的内心。”[3]因此必须加强对思政板块的管理。

总之,在互联网兴盛发达的今天,网络与政治、网络与教育已不可分割,微博问政便是网络与政治交流充分结合的范例。我们要着重转变固有观念,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网络社交问答平台的优越性,通过在各大网络问答平台建立醒目的思政知识板块,加大激励机制,促进思政教育在网络问答平台上的发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应该以研究思政专业的师生作为主导力量,带领社会开创思政交流的先河。

参考文献:

[1]潘家云.软新闻的语言变异探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6):59.

[2]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8(01).

[3]郭伟华,薛中军.国内文青现象的亚文化解读与反思[J].现代视听,2016(11):35.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方法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认识方法用好方法
掌握方法,直面高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