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观察

2019-10-21 07:15时小红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心理护理

时小红

【摘 要】目的:研究采用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2名在我院进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和药物一般治疗同步进行。结果:采用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治疗效果、情绪、焦虑程度,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心理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005-02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其具体病因复杂,医学界对病因尚未作出明确判定。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时间较长,以及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身心的伤害,特别是在心理方面。因此本文就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以患者在心理干预治疗后,身体恢复情况、心理焦虑程度以及对医护人员护理满意度做为研究依据,现将结果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在本医院进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本次研究的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已经过92名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并签字)。按患者的治疗时间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人数平均,各为46人。在研究组中,年龄31~50岁,平均年龄(49.23±1.19)岁,患病周期4周~5周。对比组中,年龄32~51岁,平均年龄(50.36±0.37)岁,患病周期5周~6周。排除肠道有重大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的患病周期、性别、年龄等,差异没有统计学价值(P>0.05)。

1.2方法

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期间,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具体方法为:①常规的药物治疗。②常规的护理。③日常饮食指导。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首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先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相关资料,多与患者交流,减少患者的排斥心理。②对患者进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健康知识宣传,主要讲解此病在治疗过程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到对病情的了解,减轻患者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误区。③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由受过心理培训辅导的护士组成心理辅导小组,每天对患者进行30~40分钟的心理辅导,通过对话、音乐冥想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焦虑心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患者的压力和不安情绪得到释放。

患者在我院治疗期间期间,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心理情况、以及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等进行每天记录。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我院治疗期间的身体恢复状况、心理焦虑程度、对护理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等数据进行记录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情况(无任何症状者为完全康复、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仍然需要药物跟进巩固的患者为基本康复,仍然有症状者视为未康复)、心理焦虑、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等资料以(-x±s)表示,t做检验,(%)作为计数资料,以x2检验,数据分析用SPSS 20.0统计完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从数据来看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详细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产后对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

2.3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抑郁、焦虑程度。

3 讨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常见的、多发的一种肠道疾病。每年在我国的发病率为78%左右。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地点是,治疗周期长,容易反复发作,如若治疗不当,容易诱发结肠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危害[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以及反复发作的原因,主要是和日常的饮食习惯有关系。经常吃辛辣、生冷、酗酒的人更容易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所以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往往是限制患者的饮食。但是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对于饮食的限制较为严格,而且治疗周期长,以至于使患者对于治疗产生厌烦心理,抵制治疗,不仅延长了治疗时间,而且往往导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给患者本身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本次研究针对常规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这一点不足,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治疗[2]。

从治疗的开始研究组首先了解患者的病史、性格等相关资料,通过每日与患者的沟通、对话、以及医疗知识的科普,让患者了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知识,打消了患者疑虑。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音乐冥想等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患者长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释放。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抵触情绪,积极配合治疗[3-4]。从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有效康复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治疗后心理焦虑、抑郁程度打分等都明显的优于对比组。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程度,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威望。因此,建议推广此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彦粉,黄瑞娜.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05):64-66.

[2] 关亚萍,樊锦嫔.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躯体症状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34+36.

[3] 何莹莹,王红霞,刘晓辉,等.暗示性心理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07):147-149.

[4] 热艳古丽·努尔.心理护理干預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躯体症状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37+43.

猜你喜欢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心理护理
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分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分析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