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019-10-21 07:06林加东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实践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

林加东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储备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就更加需要积极也引进和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可以让所有学生都有效的参与到实驗教学中,还能加深学生对实验学习的印象,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和实践[1]。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研究

引言

在初中阶段,物理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才能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操作的机会,而且实验的氛围也能得到有效的活跃,所以教师应该将小组合作学习合理的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2]。

1、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将班级学生合理进行的分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应该合理的控制在4-6人,并为学生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由的发表各自的想法和观点,不仅可以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结合作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小学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2.1满足以及迎合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本就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迎合了实验教学的需求,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提升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效率。

2.2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创新了原有的学习模式,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可以提高自身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建立民主性课堂,从而将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极大提高。

2.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内容之一。未来的社会更需要主动探究性的人才和善于团队合作的人才。而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正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实验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团队语言沟通能力和与其他成员的协调能力。对于小组中的小组长来说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正式小组合作学习具备的以上优势,才促使该种学习模式可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学习小组的划分要科学合理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是提高物理实验学习效率的关键。老师在换分学校小组时需要秉持科学的原则,合理安排中低高层次的学生,确保每组的学习水平相一致。此外老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从学习小组中都能得到锻炼提高。举例来说,在学习《浮力》本章节知识点时,老师需要将分好的小组对其进行妥善的安排。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对实验进行设计,并主导实验流程。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准备实验器材。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对其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确保学生都能有效参与。

3.2科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作为初中物理实验合作教学的基础,合作意识具备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基于此,为保证物理实验课堂的效率与质量,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观念必须要及时改变,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良学习方式的同时,使学生能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受益。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引导学生建立相互理解、信任以及帮助的合作学习关系,尽可能创造出合作与竞争相融合的物理实验操作环境,进一步推动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优化。在实际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握,实现对合作过程的有效指导,将学生合作意识与操作能力逐渐培养起来,为学生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3.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

高质量的物理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加强老师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需要老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实验时,老师需要做好监督和引导的作用,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并监督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实验中来,避免小组冲突的发生。

3.4分层评价,确保各层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取得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是多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相互合作与交流,但这依然是一个学习过程,而完整的学习过程就离不开评价。考虑到每个小组的情况不同,且每个小组内的每个成员的特点都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该分层进行,而不应该利用一句话概括。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首先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善于发现他们探索问题方式存在的漏洞,然后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评价,从而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被评价,继而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进步。例如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这个实验时,可以对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分别进行评价,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让他们不断进步。

4、结语

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必然选择。物理老师在确定学生分组时,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点综合考虑。并加强对小组实验教学中的巡视监督,以此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可以全部发挥,从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3]。

参考文献

[1]白云飞.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中),2016,15(08):154-159.

[2]陆维金.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8,15(37):177-177.

[3]张忠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5,19(12):1477-1479.

猜你喜欢
实践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
大学数学建模大赛的实践与研究
试论多媒体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