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融资租赁承租人信用风险成因分析和应对建议

2019-10-21 07:25潘晓娟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3期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汽车融资租赁的概念和信用风险的具体表现,从两个层面分析了承租人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融资租赁 承租人信用风险 成因分析与建议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的消费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融资租赁悄然兴起,由于美国汽车融资租赁行业规范、拥有成熟的风险控制技术、美国消费者注重信用且违约成本高,美国汽车融资租赁业发展迅速。汽车融资租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不成熟,融资租赁企业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差等,导致汽车融资租赁存在很多风险,而承租人信用风险是汽车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1、汽车融资租赁和承租人信用风险的概念

汽车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与承租人签订的汽车融资租赁合同,向承租人指定的汽車供应方购买合同规定的车辆并交付承租人使用(或者汽车制造商或其分支机构直接向承租人提供车辆),承租人每月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合同结束的时如符合条件则将该车辆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的租赁方式。

承租人信用风险又叫承租人违约风险,即在融资租赁交易中,承租人或担保人没有履行合同规定的全部或部分义务而给出租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2、汽车融资租赁的承租人信用风险表现

(1)债权风险。债权风险是指承租人不履约而导致出租人不能按期收回租金的风险。债权风险中的承租人一般有两类:一是承租人存在道德因素,故意拖欠租金或骗取租金,这类客户增大了出租方的损失概率;二是承租人无还款能力,当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发生变化时,支付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债权风险。

(2)物权风险。物权风险指汽车作为租赁物受到侵犯所带来风险,包括转租、抵押、质押、变卖,过度使用租赁物等。物权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租人非法处置属于出租人的租赁资产的风险;二是承租人违约时出租人不能收回租赁物的风险。

3、汽车融资租赁承租人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

首先,融资租赁法律法规不完善。良好的宏观环境,有利于促进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虽然有一些法律法规,但是通常滞后于现实中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使其在适应范围和法律效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解决融资租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其次,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未完全覆盖所有的企业和个人,是汽车融资租赁承租人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对失信行为记录、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目前仅有部分企业接入了征信系统,这就预示着其他未纳入征信系统的企业或个人失信后,将得不到有效的惩罚,就会给更多的租赁企业带来风险。最后,汽车融资租赁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给失信人员钻漏洞提供了机会。对汽车融资租赁企业来说,上传失信数据不仅需要人力物力,成本高,收益低,而且不良信息属于企业内部保密资料,上传这些信息就会暴露自己的风险状况,同时会让其他竞争对手因为规避风险而受益,因此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共享自己的失信人员信息。

(2)融资租赁企业内部管理因素

首先,重业务,轻风控,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业务发展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有些业务人员为了追求较高的业绩,忽略对承租人提交资料的严格审核,导致企业产生较多的逾期缴租和坏账,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流转,严重时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其次,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全流程的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制度没有贯穿业务全流程,融资租赁企业普遍重视租前承租人风险,而对于租中和租后,风险控制普遍重视不够。例如生产经营情况变化可能带来潜在风险、多次毁约、长时间联系不上可能造成逾期或死账,汽车驶离约定的区域可能带来物权风险等,及时发现租中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催收措施,能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租后,缺乏对不良案件的统计分析,不能为建立合适的风险控制模型提供依据。最后,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有些融资租赁企业没有对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制订监督管理机制,使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很难发挥作用。有些企业虽然意识到了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性,也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规章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进而导致了企业的领导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造成企业各种风险的存在。

4、汽车融资租赁承租人信用风险应对建议

(1)外部环境风险的应对建议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针对融资租赁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相关法律,使租赁双方发生矛盾时能有法可依,另外需要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法律法规的合理制订提供参考。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使社会信用体系覆盖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建立黑名单制度,强化信用约束,对不守信的的企业和个体进行公开曝光、坚持整治,让失信者受到严惩和震慑,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最后,加强融资租赁行业之间失信人员信息共享。融资租赁企业本着互利互助的原则,建立失信人员数据共享信息库,并由专人负责共享数据库的数据安全,保证上传数据的企业机密不被泄露。企业在租前进行承租人信息审查时,通过查询行业共享数据中承租人的信用情况,一旦承租人存在逾期还款、多次抵押等失信行为,就可以将之拒之门外,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

(2)融资租赁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应对建议

首先,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是互为表里,互相制约。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平衡,是信用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最高理念,汽车融资租赁公司进行风险控制的目标是在保证收益的情况下,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其次,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健全风险控制流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健全的风险控制流程是企业风险控制实施的首要条件,风险控制应该落实到租前、租中、租后全流程中。租前风险防范重点是:一是合理设计融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能帮助出租人防范风险,保护出租人的利益。二是审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查内容包括:承租人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资产负债表等,弄清楚企业对外是否有担保和法律诉讼等;租中风险防范重点是关注承租人的车辆的使用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一旦出现承租人故意逾期或拒不缴租时,可以收回租赁物,确定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租后信用风险防范重点是对历史案件进行总结,分析逾期案件承租人具体情况、深入剖析逾期案件产生的原因,为后续风险控制的完善提供依据。最后,建议完善的风险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管理层应该积极带头遵守风险控制措施,严格按照风险控制程序进行审批,业务人员应该积极配置风险控制部门人员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风险控制部门应该监督风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结束语:汽车融资租赁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受外部宏观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双重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汽车融资租赁承租人信用风险频发。为了更好地防范及控制承租人信用风险:一方面,融资租赁企业要进一步做好内功,从思想上要重视风险控制,同时也要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国家应该从宏观上加强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企业发展营造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代凯歌.我国融资租赁业务信用风险的控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05):120-121.

[2]周茂清.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J].中国金融,2011(21):79-81.

作者简介:

潘晓娟,女,汉,1979年2月生,河南温县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在读,研究方向:工商管理。